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新厂 (第2/2页)
来统一经营全国食盐的想法。 周泽端的初步想法是实行政府指导制度,就是从盐场开始,政府给原材料收购设置一个指导价,所有企业从制盐民众手中收购盐的时候不得低于这个价格,这一点主要是为了保障广大制盐民众的利益。同时在终端的食盐销售的阶段同时制定一个指导价,所有食盐的零售价格不得高于这个指导价格的两倍,以便保证用盐民众的利益。 当然,这些只是周泽端视察上海精盐厂之后产生的初步的想法,具体的政策制定之类的还需要回到南京之后经过系统的协商才能够确定,毕竟食盐乃是关系到所有民众的民生大事。 离开精盐厂之后,周泽端只来得及视察了一下上海新建的港口情况,就不得不转道从杭州过南昌再到达长沙,那里有此时中国最大的化肥厂等待着他的视察。不过这一路就没有火车可坐了,从上海经过南昌再过长沙最后经过贵阳到昆明的铁路还在规划当中,除了昆明到贵阳这一段之外基本都还没开始动工,所以周泽端他们只能选择从公路前往长沙了。 不过这一段路比起去年的时候巡视北方的公路要好走的多了,毕竟南方建设的时间更长,道路的状况要好上不少,而且现在给周泽端提供的外出用车也比以前更加可靠,所以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很快越过了浙江进入江西。 当然,最好的话还是乘坐飞机出行,这七八百公里的直线距离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不过现在中国还没有制造出可靠的客运飞机,那些战斗用的轰炸机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周泽端距离乘坐飞机到全国各地还有一段时间,毕竟他现在的身份太过重要。 不过乘坐汽车出行的好处就是走到半路上的时候想到哪里去看看随时都可以停下来,非常方便。而周泽端去年大半年基本都在干旱的北方,回来之后又出了那么一帮子事情,所以在赶往长沙的一路之上看到看到水波荡漾的江南农村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要下去看看。 一路上观察过好几个农村之后,周泽端也发现现在南方的农民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至少走在乡间看到的很多小孩子多多少少也有了一两件衣服可以蔽体,不再像以前一样不论男孩女孩都是光着屁股到处逛了,而且他路过的几个农村也没有听说有谁再到处逃荒了,从这些农民的脸上周泽端可以看出,他们至少能够吃得饱了。 这些农民能够从以前的经常逃荒到现在能够基本吃饱,周泽端可谓贡献不少,别的不说,周泽端一手建立起来的南宁农科院就贡献了不少的力量。经过十来年的研究,南宁农科院研究出了一批适应性较广的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种子,这些经过科学培育的种子虽然还达不到后世那种惊人的程度,但是也比农民们自己留的种子普遍增产了两到三成左右。 而且国社党每占领一个地方之后,最先推行的永远是限租令,把原本超过一半的地租全部给限制到了三成五以下。统一全国之后,周泽端又搞了那么一出更换土地权证,从那些大地主手中收回了大量的土地,然后分配给贫农耕种,极大的缓解了农村贫富不均的局面。 而且这几年国社党政府在各地兴修的各种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当中无疑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至少现在小规模的水涝旱灾之类的无法对农民的收成产生太大的影响了,农民们也不用在隔个三年五年的就要逃离自己的家乡寻找活命的机会了。 最后,周泽端惊讶的发现长沙化肥厂生产的化肥已经普及到了江西浙江一带,当地很多农民都曾经使用过化肥,而这化肥却是能够给他们的农田带来两成左右的增产。只不过还是有农民抱怨,这化肥虽然不算贵,但是产量也太少了一些,每年他们都要提前很久去购买,稍微去完了一些就被别人买完了,而等到下一批的话农时又已经过了,让很多农民郁闷不已。 到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进入湖南境内,但是周泽端对长沙化肥厂所取得的成绩已经非常满意了。当初他之所以力主在长沙建立这么一所产量跟之前所有工厂比起来差不多的化肥厂,就是想要让整个江南的农业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而现在看来虽然还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预想中的效果还是基本达到了的,周泽端非常满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