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梦_第184章 搞协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搞协会 (第1/2页)

      照例,周泽端一行人进入长沙的时候受到了湖南地方政府的隆重欢迎,要不是周泽端明确表示反对形式主义的话,一些干部甚至准备到省界去迎接周泽端了。不过在看到周泽端是带着满脸微笑下车的时候,现场迎接的所有干部都松了一口气,至少主席目前为止还没有对他们工作不满的地方。

      从当年护国战争当中拿下湖南算起,现在国社党已经治理湖南差不多六七年了,在这六七年当中湖南也确实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别的不说,清末的时候整个湖南为满清贡献的财政收入大概只有千万两左右的白银,而现在湖南每年可以为国社党提供的财政收入接近3000万银元,这个数据比起之前已经翻了好几番。

      而国社党取得的数据还不是在横征暴敛的基础上,而是实实在在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前的长沙城基本就只有老城墙内的一块比较繁华,现在的长沙城城区已经扩张到了原来的城墙之外,而且长沙市已经有在湘江上面修建一道公路桥的计划,准备把湘江西面也发展起来。

      六七年之后,长沙市区的居民人数已经比以前多了一倍多,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从遥远的乡村赶往省城来寻找发展的机会,湖南本地的特产在长沙和其他城市汇集,然后被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而外面的产品也随着日渐发达的交通体系给运送到湖南各地,给湘南大地带来现代化的气息。

      当然,就周泽端的眼光来看,整个湖南的发展也不是一片繁华似锦,至少湘西地区的数据在周泽端看来就很不理想。对于这点周泽端也能理解湖南的官员们的想法,毕竟跟其他地方比起来,湘西的自然条件要恶劣的多,而且当地少数民族众多,管理起来很有难度,很多地方甚至刚刚改土归流没有多久。

      但是站在周泽端的角度,并不能容许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要是继续照着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整个湘西地区将会越来越贫穷,直至被抛弃在主流世界之外,甚至引发严重的区域矛盾,这是周泽端所不能允许的。

      只不过这一次过来周泽端主要还是考察长沙化肥厂的,所以他暂时让秘书把这些事情给记录下来,等待以后开会的时候给下面的人敲敲警钟。至于现在嘛,周泽端还是决定到化肥厂实地视察一下生产情况。

      化肥厂的生产还算不错,建成不到一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当初设计产能的8成左右。周泽端知道现在中国的工业化不仅缺少设备,更为稀缺的是相关的技术人员,所以他也没有责怪工厂的负责人,毕竟这个国内最大的化肥厂已经是集中了很大一部分化肥生产方面的专家了,再要更多的人才的话只能等待学校进一步培养了。

      在考察完化肥厂之后,周泽端难得来到了湘江边上的长沙大学视察了一番。长沙大学是国社党占领湖南之后在本地建设的一座综合性大学,周泽端本人也通过系统为这里培养了数十名教授,再加上一些从国外招揽的专业人才,长沙大学现在的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都算得上非常不错。

      可以说在国社党治下,能够顶着大学名字的学校教学质量都非常不错,毕竟现在整个中国大陆能够有大学名头的也就那么几十所,远远达不到后世那种遍地都是的地步。而长沙大学在其中虽然算不上多么出名,但是也是有着自己的特点的。

      现在国社党治下中国大陆的大学当中最好的自然是南宁大学,而化工方面最有研究的却要数长沙大学了,尤其是在化肥工业上面,长沙化肥厂的很多高级技术人员都在长沙大学担任教学工作,而长沙大学的化学系学员们也亲身参与到了化肥厂的建设和运转当中,可以说理论知识和实践积累都非常优秀。

      在视察完长沙大学之后,周泽端提议可以由化肥厂出资,在长沙大学设立一个化工研究院,由老师和学生们一起研究世界化工最前沿方面的技术,而研究出来的收益则是由学校和工厂两方面按照比例瓜分。周泽端希望有了逐渐开始盈利的化肥厂的支撑,能够让长沙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化工产业提供更多的可用之材。

      考察完长沙现在的发展情况之后,周泽端又来到了湖北武汉,当然,这次来他并不是为了考察武汉的合成氨工厂,虽然这个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