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2 晨光重现 (第2/2页)
本就急了些。我虽然不知道他们两人之间情意深浅如何。但这事订得太急,就只能为了他在朝中的公事。现在他是后悔还是不后悔,自然是与我无关。是他自己的事情。我犯不着和他一起去担这个骂名。” 阿池听她声音平淡,说得如此冷漠疏远。不由得就斜她,道: “这样不解温柔。他没看上你,岂不是应该?” 车上的季蕊娘冲着他耸鼻子,阿池却根本不理。 她哑然失笑,道: “我与王世强的婚事,也是太急了些。我本也是想着建坊时他帮了大忙,我管理唐坊也得要他的助力——” “王世强的事我当然知道——” “现在。岂知楼云他突然有意于我,他不是为了韩参政fǔ的事而着急?” 她并没有忘记楼云在鼓楼上说过的话。 他提出切断金源,一旦被她拒绝,他就忍耐不住提出她和陈文昌的婚事, “更何况。又岂知我如今对他,不是为了迁回泉州城的事而着急?” 一如当初她与王世强的接近。 “大娘子不会如此。” 季蕊娘马上安慰她。 她失笑低头,看着她道: “心里想一想并没有什么,你日后也别待自己太苛刻了些。老虎还有个打盹的时候,何况我们?” 她自问,刚开始做一些不擅长的事情时,想找人靠一靠是太正常的事情。 “将来去了泉州城,你也要自己开始做些事情了。平常如果方便。向有经验的男子讨教,并不是坏事。但如果心里不踏实的话,就千万别仓促行事。” 她教完了小蕊娘。这才正‘色’看向阿池, “他心里事多着呢,单是他和顺昌县主的婚事能不能顺利解去都难说。若是他出使前没急着订亲,或是再过个四五年他安稳下来再遇上。这事都好说。说不定他还未必看得上我。但现在,却是不可能了。” 她顿了顿, “万幸他还有自知之明。没有开这个口。” 他在鼓楼上要是直接说了当初在蕃商大会上的事情,今日下山时。她都要避开另走了。 他不知分寸,她却吃够了教训。 “你也是太小心些了。王家小子是伤了你的心,但也不至于这样叫你畏手畏脚——” 她稍稍沉默。 季蕊娘对阿池怒目而视,姬墨也冷眼看他。 阿池面无表情,心里也觉得有些太直接的时候,她却又开了口,道: “有件事你不知道——认识我之前,王世强当初也订过亲。” 阿池第一次听说,不由一怔。 连姬墨都扭过头来看了她一眼。 “你是说——” 问到这里,阿池也突然觉得,王世强以前订过亲,才是正常的事情。 他也和宋商经常打‘交’道,知道王世强毕竟是大家的庶子,不是季家这样小‘门’小户父母不在的暴发户。 王家的嫡母再不待见他,却还是要为庶子订亲,‘门’面功夫毕竟要作好。 她慢慢说着,道: “他大了我六岁,认识我的时,他已经二十岁了。” 王世强没有如陈文昌那样举人功名,他也不是陈文昌那样父母溺爱的嫡次子,可以早早地在家里吃名下的铺面。 他怎么可能随心所‘欲’,没有订亲? “认识我的时候,他嫡母就已经给他订了一个亲。本也是嫡母远亲里一位小县吏的‘女’儿,听说做过一个穷县的县衙主薄。按说不是亲母子,替他找了一位小官家的‘女’儿也足够了。他也没有反对。但他心眼多,后来去打听,原来那小县吏是在做官的地方贪墨,被削了职的罪官。” 季蕊娘一听是个罪官,就睁大了眼,掩住了嘴。 “他那时就明白,他的婚事不能靠嫡母。所在才自己寻了我。” 她含笑看季蕊娘的吃惊样子, “这件事我当然也知道,我那时也觉得,这‘门’亲事既不是他自己意思,我和他两情相悦也无妨。” “当然是这样。” 阿池显然觉得订亲不订亲完全不值得考虑, “岂有不知自己的心事,反倒叫别人决定的?便是父母也不能如此。” 他是完全不会听父母的。 如今,他家父母在他面前,早已没有说话的余地。 “你说的当然没错。但——” 她摇了摇头,叹息着,只觉得那时她毕竟还是少了历练,不知道人心, “他和我在一起时,确实是解了这‘门’婚。那小县吏的‘女’儿如何我也不知道。但现在细想想,当初是太急了。他那时和我要好,又宁可和家里闹翻都要娶我,看似与我情深义重,只怕大半却是不忿于他的嫡母罢了。他本心上——还是想娶官家‘女’子的。” 说到这里,前面的人影停住了。 离着坊中大街还有一段路,她看得到,楼云在人群里转头看了这边一眼。 下山的大半都是男子,只有她和劳氏坐了两辆牛车。 她知道许大和许四会掩人耳目,把楼云送到南坊大屋,演完这一场戏。 江浙海商们心知肚明他去了驻马寺,但现在这个局面里,他们暂时也不会来多问。 又走了一段,她下了车,转头看向阿池,道: “所以,楼云和顺昌县主的事是他的事,我和陈文昌的事是我的事。我自然不会去听一个订亲在身的男子能说些什么话。” 不值得听。 好在他也没说。 阿池听到这里,便也不好再说话。 而她踏足到了坊中大街时,正是晨阳初升。她站在路口,认出了陈文昌,看到他在睹光中‘露’出来的微笑时,她便也知道: 这一次,她可以重新开始。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