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云飞扬_第十七节 计降朱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节 计降朱俊 (第3/4页)

,一出旋门关、黄马关,就要准备和朱俊开战了,希望我们中垒营这战能打好啊。

    大队人马正在大风中向东行进,突然听见后面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大约四五十骑兵快马赶了过来,很快就从我们中垒营旁边一越而过,向前面牛辅的中军跑去。

    在他们卷起的漫天尘土中,我稍微瞄了一眼,不仅心中一突。

    因为我发现了贾诩(字文和)也在马队里,我和他虽然只有过不多的几次会面,但对他忌惮的很,主要是因为陕县的一次酒宴。

    那次酒宴是牛辅出面宴请陕县的重要将领,贾诩因为是讨虏校尉也在上座,虽然早都听说过武威姑臧贾诩贾文和的智名,但对这个眯缝着细眼、留着三缕长须,满脸沧桑、身材瘦长的家伙也没怎么看重,觉得他故作深沉,和那个梁衍梁长史是一路货色,都是故弄玄虚而已。

    刚好庄灿有点事情来请示我,我当时也酒喝多了,就拉着他子颜长子颜短的说了几句,说完事情回头刚好看见斜对面的贾诩笑眯眯、目光炯炯地看着我,这一眼似乎看穿了我内心的所有秘密,吓得我顿时酒醒了一大半。

    这时候除了士大夫和读书人,大部分人都是只有姓名而无字,庄灿和李傕、郭汜一样都出身于马贼,当然不可能有字,李傕的字稚然还是他成名后请李儒帮他取得,郭汜、樊稠等人包括牛辅对这个根本就不看重,到现在也没有字。庄灿来到我中垒营后,我觉得他行事沉稳狠辣、阴骘果决,颇有大司马吴汉的遗风,就替他取字为子颜。其实象他这个名,应该取文亮、子明或者仲轩之类的比较合适。中垒营绝大部分都是老粗,也没人去细纠,裴绾虽然懂,但也懒得理会,就这样叫下来了。

    没想到我酒多了声音太大,让贾诩听见了,说不定他仅从庄灿的形貌气概和字上就窥破了我暗藏的野心。他如果告诉董卓或者牛辅:杨飞这小子竟然以光武帝自居,那我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事后我随时都做好逃跑的准备,还好过了一段时间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过从此我不仅言行更加小心,对于贾诩也是敬而远之,即使不得已见面也是谨言慎行,深自约束。

    这老家伙不是留在陕县镇守大营的,不知道为什么快马跑到大军这里?没奈何,只有心里揣着无数疑问继续低头策马往前走。

    当天夜里大军抵达虎牢关、汜水关和旋门关。明天就可以抵达荥阳与朱俊大军开战了,晚上可得好好休息一下了。

    初平三年(192)一月二十四日,荥阳

    丑时刚过,中军就开始吹起号角,全军开伙,准备拔营。

    寅中,天还没亮,大军就开始按照郭汜、牛辅和李傕的行军序列象东挺进。

    午时赶到荥阳城西北十五里处,远远就可以看见朱俊大军的旗帜在风中摇摆。

    大军由适合于行军的纵队改成适合于作战的横队,郭汜部八千人为左翼,牛辅部一万为中军,李傕部八千人为为右翼,另有四千辎重队在后依托车阵形成营垒。总共作战兵力两万五千人,其中中垒营两千四百步兵,另外两百骑兵被调到翼侧由李军中的骑督杨奉指挥统一使用。

    大约半个时辰后,两军排阵完毕,相向挺进,相距三百步后,鼓角三通都停了下来。

    我站在中垒营位置,冷冷的看着对面由各种人马拼凑的朱俊大军,不由得对这位老将军生出深深的敬意。

    讨伐董卓是张超等人最先发起的,又因为袁氏势力庞大,而推袁绍为盟主,不过这些人虽然话说的漂亮,宣传搞的好,声势十分浩大,但个个怀有私心,谁都不愿意当出头鸟。几十万大军驻扎在酸枣和河内,就没有前进过一步,等董卓带领部队奇袭打败了河阳的王匡,其他人很快就作鸟兽散,徒让天下有识之士耻笑而已。真正主动出击与董卓作战的,也只有豫州刺史孙坚孙文台和奋武将军曹cao两个人而已,特别是孙坚,杀了董军中的猛将华雄,并击败了勇将吕布,打的董卓一路败退。其他的象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徐州刺史陶谦等都是中怀私心,说多干少的废柴。

    后面就只有河南尹朱俊朱大将军一人而已,现在朱大将军竟然用这两万四处收罗的乌合之众对抗两万五千董军虎狼之师,这种气概还是很让人佩服,当然这种话只能放在心里,如果公开说出去,按照军法:“赞扬敌军、动摇士气者,斩”的规定,那可是要被杀头的。

    这时就听见对方一阵鼓角齐鸣,我还以为他们要开始冲锋了,只中军旗角开处一位红袍玄甲,身体矮小的老将军一骑越众而出。摘下头盔高声叫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董卓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所过堕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官,而行桀虏之态,殄国虐民,毒流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缯缴充蹊,坑阱塞路。俊虽不才,愿董统三军,讨伐逆贼,还我大汉清明世界,朗朗乾坤。

    诸君或为北军英锐,或为六郡骠骑,或为三河材士,世代忠勇之名播于海内,而何甘心天子失统,朝纲凌替,百姓流离?君等忠心,天下所知,若能临阵倒戈,建立硕勋,则功名爵禄可待,而天下百姓幸甚!”

    听了这段话确实为老将军的一片忠义之心所感动,也为他的文采而叫好,不过也未免为他不识敌我、对牛弹琴而暗叹。他这一大通文赋,文学功底稍微低点的人根本就听不懂,我都是估摸着猜他的意思,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将士更别提了,恐怕心里都在说:这糟老头咋这么多废话,叽里咕噜说啥呢?

    朱俊说完,勒马回去准备开战。他说这些本来就是为了说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