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云飞扬_第十七节 计降朱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节 计降朱俊 (第2/4页)

公济私的行为也不很高兴,但理解老马的心情,没有过多苛责,只是提醒了一下。此后老马也收敛了不少,没有再象以前那样把我们中垒营军费大笔大笔当零花钱送裴绾使用。

    为了类似事件以后不再发生,事后我就把金钱物资的调拨权交给了桥良,并正式任命他为辎重队副统领,具体负责辎重队的工作,让老马挂个名应个景。要不然这样下去,用不了一个月,中垒营兄弟辛辛苦苦贩卖私盐、赔了几十条人命赚的血汗钱都成裴家的财产了。

    虽然如此,也没影响到裴绾到我们中垒营来。这里面除了老马的缘故外,就是因为郝锗。

    郝锗武艺高强,骑射技艺精妙,尤其是马矟使得十分出色,称得上出神入化、神鬼莫测,乃是我中垒营第一高手。裴绾以前就听说过郝锗的威名。一次过来刚好碰到郝锗在校场演示矟法,登时就着了迷,当时就想拜郝锗为师傅,跟他学习矟法。

    回去后给他大哥一说,让裴徽狠狠臭骂了一顿。裴家虽然秉承孔夫子的教诲:“文事者必有武备”,在教授子女们学习研究经史文艺的同时,也要求他们练习骑射强身。但和当时的士大夫一样右文轻武,对武师十分看不起,裴徽对他弟弟这种自甘堕落的行径十分气愤,一腔怒火全发在我们中垒营身上了,认为是我们带坏了他小弟,从此严格禁止裴绾到中垒营来,连带对卫觊也没有好印象。

    虽然长兄如父,不过这也没能挡住裴绾偷偷溜出来到中垒营玩,说实在话,这是少年人的好玩爱动的天性使然,相对于坐房间读什么经史子集,他们更喜欢军营的练武打仗,相对于儒家繁琐的礼教约束,他们更喜欢军营的自由奔放,相对于士大夫的矫揉造作,他们更喜欢军人的洒脱豪迈。

    当初平二年(191)三月中垒营奉命离开闻喜向陕县开拔的时候,他偷偷从家里跑出来,在黄河北岸的大阳赶上了我们。文崇这孩子当时才十七岁,而且从小读书,身体太单薄了,我是不愿意他跟着我们的受苦的,而且这要让他老爹裴茂知道我诱拐他心爱的小儿子,不知道怎么恨我呢。但不论我怎么说,他就是不走,老马虽然开始担心他的安全,但后来也舍不得让他走,最后只好把他留下,随着老马一起,在辎重队当个文书,管理钱粮。

    在董军里,在中垒营里比裴绾更小的孩子都有,我之所以对他特别关爱一点,主要是因为每次看见他就好像看见了当年的我,那个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的我,那个从身体极差、胆子很小的读书人逐渐变成统兵屠戮、杀人不眨眼的我。

    看着他裹着两件大氅还抖个不停,不禁摇摇头。没办法,小树只有经过风霜雨雪的洗礼才会长大的,慢慢承受和适应吧。

    随着老马和裴绾一起策马往前移动,看着我们中垒营长长的队伍,心里不由涌起了一股自豪感。

    初平元年五月整编后,中垒营已经扩大到了一千九百人,虽然后面行军法杀了几十,但很快就补上了。而随着中垒营贩卖私盐赚了不少钱,不仅部队装备服装生活待遇大大改善,人马也大大扩充,现在中垒营已经有三千人了,以前那种领导体制肯定不行,所以我又把中垒营分成前后左中右五部,每部下辖五屯,把杨芳和蒲俨提拔为军侯,统帅前五屯和后五屯。五部中杨芳领率的前五屯是长矛手,牵逵的左五屯和庄灿的中五屯都是刀牌手,刘遇的右五屯和蒲俨的后五屯则全部是弓弩手。目前中垒营已经成了一个以射声营和步兵营老兵为骨干,由长矛兵、刀牌兵、弓弩兵和骑兵组成的混成兵团。

    蒲俨就是那个在雀鼠谷唯一一个射中敌军的射手,说起来他还是白波军的人呢。在巫咸山一战被我们俘虏后,整编进中垒营。他以前是蒲子县的县吏,和徐晃一样,虽然暂时屈身于白波军,但都觉得是shi身于贼,一旦有机会就投靠官军,以求争个出身名分、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也不辱没了祖宗。

    骑兵队经过招诱俘虏南匈奴的人和在河东本地选拔,扩大到了二百人。辎重队人数虽然没有增加,但仿造武钢车造了不少新车,危机关头可以围成车阵。连亲兵队也有一百人,而且全部是骑兵。

    现在李傕各部中,不仅我们中垒营人马最为众多,而且装备最为精良,旗帜服饰也最为鲜亮。一眼看去,立即就能和其他各营破烂杂乱的服装和旗帜区分开来。这也是因为我们运气好,董卓与孙坚的各次战役我们都没有参加,而且还在河东大捞了一笔,否则也和他们差不多。

    李应(从赵温的司徒府调到李傕麾下当司马带兵,皇甫郦现在和裴茂是同事,在皇帝身边当谒者仆射)、赵岑、卢颀和宋果这些家伙每次一见到我,都说:子云这家伙现在富的流油,让他出血请客。

    其实初平元年(190年)二月,董卓迁都长安,纵兵在雒阳附近大肆抢劫,雒阳的富家大户无一幸免,甚至把历代皇帝的陵寝都打开了。这些家伙当时跟着吕布一起抢劫,几乎每个官兵都得了不少珠宝金钱。但别人就是没有象我这样爱显,全部都用在部队建设上。不过说心里话,在这样的乱世里,你守财奴一样积累那么多珠宝有什么用处?一不当吃,二不当穿,还惹的手下将士不高兴,平白给自己种下祸端。

    虽然如此,我还是把我们营里上百套多余的精良甲仗送给李应。因为我了解李应,虽然平时嘴上胡说八道,但实际心地很不错,我从不相信他会和吕布这样的无耻小人一起干那样的事情。

    他虽是李傕的侄子,但不象他哥哥李利、李暹那样较早就自成一营,而是当董卓从陕县西撤的时候,才被李傕留下来的,因此现在他的营里也就不到六百人,算是李傕麾下中垒营、宋果营、杨奉营、张苞营、张龙营、李利营、李暹营、胡封亲兵营等九个营里实力最弱的一个,麾下的主要军官基本是李傕从他亲兵队里派过去的,武器装备也比较差。自己兄弟,我不帮谁帮,给他点武器装备也是理所当然。

    沿成皋道再往前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