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言真录_第137章梦飞熊文王拜相 筑神台太师回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梦飞熊文王拜相 筑神台太师回兵 (第2/2页)

禹,现东南兵锋起,苍生怨。数年以来,朝纳大变,国体全无,臣日劳边疆,正如辛勤立燕巢于朽幕耳。惟陛下思之!”

    纣王无言可对,也许是念闻仲劳苦,也许太师的话引起了他片刻的警觉,只是安慰闻仲几句,回宫阙去了。

    闻太师自然不肯如此甘休,与众官相商一番,闭了府门详细思考对策,三日之后,再次面君,却是造成条陈十道。此十策,尽显太师忠义,有诗为证:太师兵回奏凯还,岂知国内事多jianian。君王失政乾坤乱,海宇分崩国政艰。十道条陈安社稷,九重金阙削jianian顽。山河旺气该如此,总用心机只等闲。话说闻太师已回,纣王不得已临朝听事,聚两班文武共商国事。闻太师具疏上言:“陛下近yin酒,亲jianian佞,亡恩爱,将皇后砲手剜睛,杀子嗣,自剪其后。此皆无道之君所行,自取灭亡之祸。臣愿陛下痛改前非,行仁兴义,远小人,近君子,庶几社稷奠安,万民钦服,臣带罪冒季天颜,陈十策于大王:第一件:拆鹿台,安民不乱;第二件:废砲烙,使谏官尽忠;第三件:填虿盆,宫患自安;第四件:去酒池、rou林,掩诸侯谤议;第五件:贬妲己,别立正宫,使内庭无蛊惑之虞;第六件:勘佞臣,速斩费仲、尤浑而快人心,使不肖者自远;第七件:开仓廪,赈民饥馑;第八件:遣使命招安于东南,使诸候归服;第九件:访遗贤于山泽,释天下疑似者之心;第十件:纳忠谏,大开言路,使天下无壅塞之蔽。”闻太师说完,上前一步,立于龙案旁,请纣王批示。

    要说太师的面子还是有的,纣王看了十款之中竟然准了七件:废砲烙,准行;填虿盆,准行;去酒池rou林,可行;开仓廪赈民饥馑,善;遣使命招安于东南,准行;访遗贤于山泽,甚善;纳忠谏大开言路,准了。至于剩下的三件,纣王也有辩解:“鹿台之工,费无限钱粮,成工不毁。今一旦拆去,实是可惜,再议;妲己德性幽闲,并无失德,如何便加谪贬?此事绝不可行;中大夫费、尤二人,素有功而无罪,何为谗佞,岂得便加诛戮!可再议。

    闻太师不死心,继续道:“鹿台功大,劳民伤财,万民深怨,拆之所以消天下百姓之隐恨。皇后谏陛下造此惨刑,神怒鬼怨,屈魂无申,乞速贬苏后。费仲、尤浑谗佞臣也,斩之则朝纲清净,圣心无惑乱之虞。愿陛下速赐施行。”

    纣王与闻太师讨价还价之时,中大夫费仲见闻太师矛头针对自己,不识时务,竟然联合尤浑出来强辩,被怒火上涌的闻仲打了个头破血流。纣王默默无言,暗道费、尤二人不知死活,无奈之下,将二人抓了起来,交有司审理。至于其余两事,却再不松口。此次纣王纳谏,在群臣看来已经是少有的胜利了,至于其余两事,有太师在朝,自不难慢慢劝解,当下齐劝太师先施行纣王恩准之事,其余之事容后再议。

    闻太师见纣王再三委曲,反有兢业颜色,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毕竟纣王一国之君,虽然自己忠心为国,但也不能相逼太甚,跪而奏曰:“臣但愿四方绥服,百姓奠安,诸侯宾服,臣之愿足矣。”纣王强笑着勉励几句,回宫去了,百官各散。此次殿议,只吓得后官之中的妲已一身冷汗。

    闻太师回朝不过数月,朝政日渐起色,不防又反了平灵王。征伐之责,正是闻仲之本份,眼见得太师又得出征。可叹,商纣天数已尽,实在无法挽回。

    次日早朝,闻太师上表欲领二十万人马剿平反叛,黄飞虎恐太师去后朝局再变,与太师争着出兵,可惜,此时的黄飞虎在纣王心中的地位已经下降,再加上纣王巴不得闻太师去了,不在他面前搅局,自然不肯换人,急忙下了旨意令闻太师择日起兵。闻仲自然知道纣王心意,也感觉到了黄飞虎等人心中的担忧,却是无法,叹一口气,请比干和武成王等人照顾朝中之事,一声砲响,起兵径自平叛去了。在闻仲想来,有这些人在朝,纣王应当会收敛一二。可惜此次他却有些一响情愿了,设砲烙虿盆,造酒池rou林,建鹿台,杀妻灭子,哪一件不是在这些人眼皮之下发生,他们的影响力在纣王那里简直可以视而不见。只有他,在纣王眼中才有一席之地,闻仲的位置实在已经让他处在了大劫的风口浪尖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