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言真录_第138章桓楚心忧纷争事 姬昌兵伐崇侯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桓楚心忧纷争事 姬昌兵伐崇侯虎 (第1/2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闻太师离朝歌,不但让纣王解了身上的枷锁,就连千里之外的姜桓楚也松了一口气,毕竟闻太师威名远播,若让他带兵前来讨伐东方,东伯侯自觉不能抵挡。

    自黄飞黄兵败之后,东方大地逐渐平静,姜桓楚经此一变,对逍遥山更加敬重。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区区数年间,一个十多岁左右的孩子竟然修成了神仙之体,若没有逍遥山的教导,打死他也不能相信次子姜武赫能有如此的神通。

    “虽然前途坎坷,但有圣师逍遥山一脉的照顾,定然不会有太大祸事的!”桓楚恭恭敬敬地在圣师道言神位前行礼,想到自己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心中逐渐平静了下来。正行礼间,姜侯突然觉得金光四射,抬头望时,不禁又惊又喜,只见面前一个道人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正是画中之人。

    “桓楚见过道言先师。”东伯侯一笑激动,又要下跪。

    道言轻轻挥手,道:“贤侯不必多礼,贫道此来一是为玄教发展,二来或可为你解得一些疑惑。”

    桓楚大喜道:“弟子心中确有不明,谢圣师指点之德。”

    “贤侯可是为今后的归途而苦恼。”道言问道。

    东伯侯连忙点头道:“正是,如今天下,纣王无道,天下乱象已生,我姜氏一门虽不愿做谋逆之臣,但不也能无缘无故被昏君所灭,况我女儿惨死,作为父亲我定要为她讨回一个公道。”想起女儿之事,桓楚满脸悲伤。

    “纣王无道,商汤天下气数将尽,贤侯早做打算是对得。为君者若以万民为猪狗,他自己也不过一畜牧尔!”道言的这番言论若放在别人口中说出,东伯侯是会与之拼命的,不过从圣师口中讲出,他却觉得理所当然。

    道言看着一脸期待的姜桓楚,又道:“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贤侯如今身在局中,已不能逃避,况为民请命,本应义不容辞。待时机一到,贤侯可顺应民意,挥师西向,与天下诸侯同讨伐商纣。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想方设法抵挡住商纣大军讨伐。若大功告成,姜氏一门在新朝继续为官也可,要想另谋发展,贫道也为贤侯设得一法。”

    “以臣伐君,终有不妥,姜氏一门只求护得一方平安,却实在不愿做背主之臣,还望圣师指点在何处可以发展。”听完圣师之言,姜桓楚好似抓住了什么,急忙追问。

    “贤侯应知,今大陆之上,分为四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东胜神洲发展最快,最是繁荣,但如今南赡部洲人族的发展也步入了正规,只是少了几个领路之人,若贤侯不怕艰辛,可带族人迁居此处,在贫道算来,五百年后,姜氏一门可能有大的机遇。”道言此番言语,也是一番苦心,给桓楚指出了一条坦途,虽然没有明说五百年后的机遇是什么,但东伯侯隐隐间已经明白。

    “多谢圣师指点之德,能否现在就让我带人前往。”说来说去,姜桓楚还是不愿面对纣王。

    对于东侯的心理,道言是能理解的,不过此时却不是离开之时,当下摇头道:“贤侯还需在此主持大局,若是着急,可派人先行前往南赡部洲了解一些当地风情习俗。贫道大弟子苍松已经在白石山立下道场,对此会有一些照应。”

    “若如此,我欲将长子姜文焕派往南赡部洲,还请圣师相助。”姜桓楚有了方向,自然行动积极。从内心讲,也是为自己的儿子谋一条出路,次子武赫已入逍遥山门下,修仙成道别人羡慕不来,若长子文焕再寻得一段机缘,也算放下了他的一桩心事。姜文焕虽然勇贯三军,力敌万夫,但对于征伐商纣影响不大,道言点点头,答应了姜桓楚的请求。

    道言见过东伯侯之后,将弟子鹏举招来指点一番,又赐下了后天灵宝九龙神火罩,飘然而去。

    自此,姜桓楚整兵备战,联系手下众诸侯,静待时机。半年后,拜鹏举为三军元帅,指挥全部兵马,以防商纣。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在姜桓楚找到出路之时,西方诸侯王姬昌也有了一番动作。自姜子牙在朝以来,民生渐强,兵甲日盛,为扩大西岐的生存空间,子牙决定兵伐崇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