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第二节 格萨尔王 上 (第3/5页)
喇嘛王:“事情终有始终。那时岭人的总管王绒察查根说:岭人可从不空手而归,便叫他的同父异母弟弟森伦打卦,看应该往哪个方向追才好。森伦由打卦得知:‘不出一顿饭的功夫,刀不必出鞘,箭不必上弦,美女和财宝将唾手可得。’。错通不相信森伦的话,他说要是在这个荒无人烟的野地里,能能得到美女和财宝,就归你一人享用。” 偌尔曼:“那森论打的卦是否能成?” 喇嘛王:“他等待着森论被众人耻笑。但等来的是一个美女跟在一头母牛后面朝岭人飞奔而来。” 偌尔曼:“那可是一个想不到的美女和意外之财?” 喇嘛王:“这时,错通抢先上前打问:‘美丽的姑娘,你是哪儿的人,你往哪儿跑?’。龙女生怕仇视郭人部落的岭人伤害她,只说自己是龙王邹纳仁庆的女儿,名叫梅朵娜泽,没提她丈夫然洛敦巴的名字。” 偌尔曼:“那岭人相信吗?” 喇嘛王:“起初,岭人对龙女的话,半信半疑。后来,她说对面山上有个洞,那洞里有有幅黄金马鞍。结果,总管王派了几拨人去找,都没找着。于是,龙女自己去,很快把那幅鞍子取了回来,岭人这才明白,他们眼前的这个美女不是普通女人。只好照错通事先所说的,他们把龙女梅朵娜泽和她的母牛及马鞍,都给了会打卦的森伦王。此事,气得错通好几天睡不着觉,因为龙女来自郭人部落,所以,有人称她郭姆。” 纪蒲泰:“对此,是否有必要探讨海伦与郭姆,在史诗故事中的异同,借此比较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人文特点,应由专家学者商榷而定。但史诗《奥德赛》与《格萨尔王传》,均由美女引发出波澜壮阔且高潮迭起的复杂故事,是显而易见且耐人寻味的。” 喇嘛王:“这两部史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在此之前,我们却不知道?还有谁知道格萨尔的故事?讲一讲以补其中的遗漏?” 喇嘛首相:“遵从大王指令。我讲一则故事也耐人寻味,这故事纯粹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说的是,莲花生大师托梦给格萨尔,叫格萨尔远离家乡,到黄河那边的一个叫玉隆改拉松多的地方去。于是,格萨尔和他的母亲郭姆,一同沿雅砻江往北走。另一种说法是,他的叔叔错通,为霸占他父亲生前留下的些许菲薄的家产,狠心把这母子俩从家乡赶走。” 喇嘛众臣:“他母子俩背井离乡,这让我们好悲伤!” 喇嘛王:“故事没说完,往下说说看?” 喇嘛首相:“格萨尔到了黄河那边,不但用投石器打死了鼠王扎哇卡且,扎哇米茫兄弟,而且用法力杀死了抢劫拉达克商人的七名霍尔强盗。” 扎布:“这格萨尔王干得好,为人民除了强盗!” 喇嘛首相:“那时候,有两千多匹骡子的商队头人白登晋美、朗嘉洛桑和拉达曲噶,一定要把他们的一半货物送给格萨尔,但格萨尔不收。他对这拨商人说:‘现在我不需要你们的任何东西,以后你们路过这儿去汉地做生意,见了我给我送哈达,并捎些汉地的茶叶来。’。” 喇嘛近臣:“这就完了?还有没有故事?让我记下。” 喇嘛首相:“有哇。为了给拉达克商人一个报恩的机会,格萨尔请他们去玛卓鲁古卡隆,替他建一座新宫殿,建设费由他自己出。而建这所宫殿的主要目的是让路过这儿的商人,在野地里有个落脚点。” 扎布:“啊!那是格萨尔王对商人的可怜!” 喇嘛首相:“是呀。格萨尔给他们每一百人的食物,是一袋糌粑,一块酥油,一包茶叶及一包rou,一包面,并合情合理地对他们讲:‘吃完这些东西,你们就可一走,没完工也没关系。’。” 外交大臣:“吃完东西,商人们走了没有?” 喇嘛首相:“结果,那些感恩的商人,一直忙到宫殿完工的最后一天,也没吃完那些少得可怜的糌粑、酥油和茶。” 偌尔曼:“那时格萨尔多大?” 喇嘛首相:“我说实话吧。当时,格萨尔还不足八岁,人们还叫他觉如。待他12岁那年,通过赛马夺得岭国的王位、财产和美女珠牡,才被称为世界雄狮大王格萨尔罗布扎堆。” 偌尔曼:“这样的故事,我心领神会。在《圣经》马太福音里,也有类似这样的故事。” 喇嘛王:“那好哇。讲一讲,也让大家分享?” 偌尔曼:“《圣经》中这样讲,希律王叫人把施洗约翰的头,剁下来放到盘子里,拿给希罗底的女儿看。得知这一残酷事件,耶稣决定上船渡海出走。那时,跟随他的人,除妇女和孩子,有五千人之多。渡海前天快黑了,耶稣的门徒请示耶稣,问是不是叫大家各自去村子里找东西吃。耶稣说,你们应该把自己的拿出来给他们吃。门徒说,可我们只有五个饼、两条鱼。” 喇嘛王:“那么多人,怎么会够吃呢?” 偌尔曼:“那时,‘耶稣说,拿过来给我。于是,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空(给众人)祝福,掰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吃剩下的收拾起来,还装满了12个篮子。” 喇嘛王:“这种事,和格萨尔的故事一样神奇!” 纪蒲泰:“这类故事的民间意识相当浓厚。处在底层社会的平民百姓,他们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有一种食物可以永远吃不完。于是,他们通过象耶稣和格萨尔这些具有非凡神性的传说人物,表达了他们的这种朴素愿望。” 喇嘛王:“是啊,我也常这样想,黎民百姓需要安康。自古至今,食物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待有了吃的,人们才会想到吃得好一些。” 偌尔曼:“什么才使人们吃得好一些?” 喇嘛王:“那时候,有一样调味品,就显得非常重要——盐。” 偌尔曼:“啊,不错,这可是天下第一调味品。我想,关于盐的故事,大王一定知道?” 喇嘛王:“你想知道就好。在格萨尔时代,姜国的萨丹王不缺金银,拥有无数财宝,可他还是满足不了,心里还是不高兴。这就是他的心病。当时,他的保护神,那个骑三条腿紫骡子的魔鬼,猜出了国王的心思。并怂恿他去抢岭国的阿隆巩珠盐田。” 偌尔曼:“这种抢夺的事情,萨丹王是否敢干?” 喇嘛王:“其实,萨丹王早就有这个念头了。但他对岭国的格萨尔王心存恐惧,一时还打不定主意。因为,那时的格萨尔已经征服了亚尔康魔国和霍尔国,早已威名远扬。见萨丹王犹豫不定,魔鬼便鼓动他道:‘不要怕,我的萨丹王。你的头别怕,我做金盔护着你;你的身子别怕,我做银甲裹着你;你的脚别怕,我做大地驮着你。’。这就是魔鬼的坏主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