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六章、第一节 寻祖觅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第一节 寻祖觅踪 (第2/4页)

是,以炎黄族为代表人的西北黄土高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的思想是自以为身居天地的中央,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一切以我为最尊贵的人,甚至连黄土之神黄帝也成了‘中央之帝’,或‘中央之神’。”

    喇嘛王:“所以,《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里,所反映出来的五行观念,也异口同声地说中央土,其色黄,其神黄帝。这就是我所想的主要问题。”

    偌尔曼:“你们所讨论的问题,使我对中国的远古历史渐渐明晰。中国这种传统的文化中心的观念,使得炎黄族把自己居住的土地视为中央之土,把中央之土的颜色视为中央之色,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也就不足为奇。”

    纪蒲泰:“这也是你不断地学习,才悟出其中的道理。我再告诉你一些古人的论述,《论衡符验》曰:‘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汉书律历志》也说:‘黄,中之色也。’。所以说,黄土高原作为炎黄子孙生活的根据地,是天经地义,无可争辩的,它也必然成为华夏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偌尔曼:“所以说在中国,黄色作为它的主元素,便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独尊的崇奉,自始之终地愈演愈烈,最后竟成为帝王的垄断色了。”

    纪蒲泰:“但到底怎么解释中华民族崇尚黄色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

    偌尔曼:“可我心中还有一个疑问?”

    纪蒲泰:“我们是在讨论,尽管问?”

    偌尔曼:“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已探讨过,可你并未说详尽。中国为什么称华夏,你可得详细地回答?”

    喇嘛众臣:“好哇,我们也想知道的更多呀。”

    喇嘛王:“那就让蒲泰讲得更详尽吧?”

    纪蒲泰:“承蒙大家关心,我尽可能回答大家的提问。我们中国,在古代有过许多称号:如中华、中原等等名称,而较著名,较有意思的,要数‘华夏’啦。”

    喇嘛王:“中国何以又称华夏,这不仅是现在,而是在几千年前,就杂说纷陈,相持不下。可其中的渊源,我也知道的有限,所以,得听一听蒲泰的讲解啦?”

    纪蒲泰:“那我就班门弄斧啦。华夏二字,最早见于《周书武成》中释:‘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孔顺达疏曰:‘华夏为中国也。’。《说文解字》则这么解释:‘华,意为荣(华部);夏,意为中国之人,古时华夏族居于中央之地,故习称中国。’。《左传》也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饰之美谓之华。’。而《尚书》‘华夏蛮貊’注则曰:‘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又是一种解释。”

    偌尔曼:“啊!竟这么多说法。”

    喇嘛首相:“这些说法之外,还一那些说法?我们可都想知道呀?”

    喇嘛王:“怎么看待上述纷岐杂立的说法,又怎么解释华夏二字?这可有重大的意义。”

    纪蒲泰:“我遵从大我的意思,稍再解释。有学者从《左传》定公十年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话里,认为‘夏’常与‘蛮夷’和‘裔’相对。因此,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里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夏从夏水(即汉水)而得名,华从华山而产生。这我已刚才阐明。”

    喇嘛王:“因此我心中不明。我查过《汉书地理志》,夏水只是江汉的一个小支汊。一条小支汊,怎能得到如此厚爱,竟成为一族的代称?”

    纪蒲泰:“是啊,我们确实得很好地研究这个伟大的名称。华山,在《尚书禹贡》里,只作为梁州北界出现,在古书中常与别的山岳相提并论,无甚独特之处。”

    喇嘛王:“所以,我们得看古书。《尔雅》有‘华山有三’、‘华山为西岳’等几条称谓,这些材料都说明,华山的地位并不算高。所以,我想这种称谓,似很难成为一国全境的名号。”

    纪蒲泰:“大王说得很好,一面之词很难解是华夏这个关乎中华民族伟大的名称。所以,我们要深入地探讨,才能逐渐明了。对此,范文澜另有高见。在《中国通史简编》里,他认为,中国西部地区为夏。夏还含有雅、正、大等意思。再比如,宗周诗篇称雅诗,《秦风》诗篇称夏声,夏声即雅诗。”

    偌尔曼:“夏声雅诗是何意?”

    纪蒲泰:“它的其意,就是西方人的声音歌唱的诗篇。”

    偌尔曼:“就这么简单?”

    纪蒲泰:“就是用歌声唱诗篇,就这么简单。”

    偌尔曼:“请往下说?”

    纪蒲泰:“东方齐鲁等国,本从西方迁来,所以,东方诸国称东夏,西方诸国称西夏,东西合称诸夏。”

    喇嘛王:“我也有话。”

    纪蒲泰:“大王,请讲吧?”

    喇嘛王:“我也喜读中原历史。周朝又崇尚赤色,大祭祀时常用骍牛(赤色牛)。晋国大夫羊舌赤字伯华,孔子弟子公西华名赤,都说明华含有赤的意思。按我解意,凡遵守周礼崇尚赤色的人和族,称为华人和华族,通称为诸话。”

    纪蒲泰:“我理解大王的意思啦。华夏这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是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

    喇嘛王:“啊,按照你所说,我理解其意。在古时,对文化低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按其方位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纪蒲泰:“大王讲的意思正确,我再稍来一点解释。”

    喇嘛王:“那就随你的意。”

    纪蒲泰:“秦汉时期,各族文化的交流十分频繁。随着‘中国;范围的扩大,华夏文化也随着发展、扩大,凡接受华夏文化的各族,大体上都纳入了华夏的范畴。”

    喇嘛王:“啊,我终于明白啦。华夏,遂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这华夏二字的名称真好!”

    喇嘛众臣:“经大王、你们一说,我们也都知道了。”

    喇嘛首相:“那还有没有人再提出其他的看法?”

    喇嘛近臣:“是呀,若有的话,我也记下啦。”

    纪蒲泰:“好吧,我再说一下翦伯赞的看法。他在《中国史论集夏族的起源与史前之鄂尔多斯》一文中,提出了他的看法:甘肃、河南、山西之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皆为夏族所遗留。”

    偌尔曼:“他这样说,是为啥呀?他有例证吗?”

    纪蒲泰:“他认为,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