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四章、第四节 叶落归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第四节 叶落归根 (第2/7页)

巨大的墓地里,却保存了最丰富的墓葬品。”

    喇嘛王:“这些墓葬品,都得于保佑的神!才保存到如今?”

    偌尔曼:“因此,近一百多年来,这些墓葬在考古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如今,已发掘的墓葬就已达一千多座。在这些墓葬中,发现了大批丰富多彩的小型陶塑。杰纳小型雕像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不同年龄的贵族男女的日常生活细节,各种场合的举止以及服装、武器、男女的化妆品、珠宝等等。”

    喇嘛王:“还有什么,好像没有说完呀?”

    偌尔曼:“在杰纳岛,这些为数众多的小型雕像中,最为优美的手工塑成的艺术品,它们具有性格化描写的特点。从姿势到面部表情,都极为丰富和准确,可以与波南帕克的壁画媲美。”

    纪蒲泰:“这些小型雕像,都保持着当年着色的痕迹,有的甚至还很完整。”

    喇嘛王:“请举例说明,都有那些雕像使我感动?”

    纪蒲泰:“现藏于墨西哥城人类学国立博物馆的一尊高26厘米5的贵族立像,表现的是一个气宇轩昂的男子,身披大斗篷庄严伫立的形象。”

    喇嘛王:“这显然是一位地位高贵的男人!”

    纪蒲泰:“他高高昂起的头,高耸的直鼻梁、健壮的身躯、挺起的胸膛,都显示出他的贵族气派。他面部表情极其生动,傲慢的眼光、高耸的颧骨、内收的下巴。松弛而微微张开的嘴唇。他的头上是高耸的发髻,两耳戴着圆形的耳饰,颈部挂着一串核桃大的翡翠念珠项链,沉重的斗篷,从肩上直垂到肘部,手腕上戴着的是玉石块串成的筒形手镯。”

    喇嘛王:“还有什么,你都说说?”

    纪蒲泰:“他的双手放在身体前,手里握着一件拧成条壮的仪杖,表明他正在参加礼仪活动。他的面部和气质与波南帕克壁画中的贵族形象极其相似,尤其是眉宇间流露出来的那种从容不迫、含蓄内收的气质,完全是玛雅壁画和浮雕中见到的那种贵族的典型气质。”

    喇嘛王:“这说明杰纳雕像在形象的刻画上,体现出玛雅贵族的审美风尚与追求,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偌尔曼:“正是,杰纳小雕像也是刻画玛雅妇女最多的一种,也蔚然成风。在这些小雕像中,人们在遗存中,也难得看到如此众多的妇女形象,这在其他地区的浮雕或绘画中是不多见的。”

    喇嘛王:“这些小雕像,究竟怎么样?”

    偌尔曼:“那些遗存的小雕像衣着华丽、装饰奇异,形态有趣,姿态各异,有的忸怩作态,有的正襟危坐,有的还头顶这一个水罐,似乎正在作日常的家务。”

    喇嘛王:“通过你的叙述,使我有所悟。在我的眼前似乎看见,她们的外貌变化多端,仪态万千,仿佛使现代人看到当年玛雅社会各种场合中的贵族妇女形象,和她们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留给后人展示。”

    偌尔曼:“正是。杰纳小雕像的独特之处,是通过对人物的细腻刻画表现人物的身份。若想知道得更详尽,您可以向蒲泰问问?”

    纪蒲泰:“你不用将我一军,我自然要向大王阐述那些人物的身份。在墨西哥的私人藏中,有一尊高约25厘米的贵族立像。它表现了盛装的贵族男子梳着高高的发髻,戴着微微颤动的羽毛头饰,头饰上缀着翡翠,宝石串成的耳环垂到肩上。他仅仅穿着小型的紧身上衣和围裙,两脚分开,双手捧着一个祭祀用的礼器,似乎正在参加仪式。下面可让偌尔曼描述。”

    喇嘛王:“那你就按蒲泰的意思,给个说法?”

    偌尔曼:“尊大王的命,我接着叙述。这是一个年轻而敏捷的男子,他那灵巧而修长的四肢,说明了在一点;他的头饰又说明他的地位不同一般的贵族,而是一个城市首领之类的人物。他的外眼角微微上翘的眼睛,向下俯视,似乎是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或金字塔顶部向下俯视他的臣民。他那挺直而高耸的鼻梁、棱角分明的嘴唇、精致的下巴,无一不反映出他那贵族的纤细。”

    喇嘛王:“你说的很仔细,那是否还有别的衣着?”

    偌尔曼:“这些雕像,除了盛装的肖像之外,极为日常化的衣着随意的贵族雕像,在杰纳小雕像中也很多。”

    喇嘛众臣:“那你说说,我们听着。”

    偌尔曼:“在众多的小雕像中,比如有一尊高仅16厘米的雕像,刻画了一个仅穿着缠腰布、头裹一块头巾的男子,他左手已残缺,右手屈肘放在左耳前,头向右偏,似乎正在镜前戴耳饰。他那身体扭动的随意动作,表现得十分自然,仿佛是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即兴做出来的速写式作品。头的转动、偏斜,肩的活动,腰胯的变化,都刻画得很微妙。”

    喇嘛王:“这雕像制作的真好!那一场景那么真实,仿佛是一个刚刚出浴的贵族男子,正在从容地梳妆打扮。我说的不算,还的听听你们的意见?”

    偌尔曼:“在玛雅社会,贵族男子生活的繁琐和考究,决不亚于妇女。”

    喇嘛首相:“这在我们听来,是个问题,听你解释?”

    偌尔曼:“这种令现代人费解的事情,在玛雅人眼里,尤其在重大的宗教节日和活动中,男子的仪式性服装比女子更繁缛。”

    扎布:“这为啥?”

    偌尔曼:“因为,男子在宗教仪式中,充当主要角色。”

    纪蒲泰:“奇怪的是,这些空心的小雕像,往往都被用来做哨子。”

    喇嘛众臣:“用哨子干什么?”

    纪蒲泰:“用它们可以吹出声音来。不过,这种哨子的作用,到底意味着什么?到现在仍然是一个谜?”

    喇嘛王:“人们是否会继续研究下去?”

    纪蒲泰:“这还要说到杰纳墓地,它主要用于公元650——1000年间。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似乎不再被使用。”

    喇嘛王:“那是为什么?”

    纪蒲泰:“原因似乎是,玛雅人在抛弃了许多大城市后,逐渐走向衰落。因此,他们再也没有精力去关心葬在何处,和用什么东西作陪葬了。”

    喇嘛王:“阿弥陀佛,文明衰落,,玛雅辉煌,何日再现?”

    纪蒲泰:“好歹莱顿石碑,又在危地马拉的东南沿海发现。”

    喇嘛王:“这碑上难道还透露出玛雅文明的再现?”

    纪蒲泰:“晶莹透明的翠玉莱顿石碑,实际上是玛雅国王服饰上垂挂的佩件,类似现在的名片。”

    喇嘛王:“这倒稀罕!它是什么样子?什么内容?”

    喇嘛众臣:“我们更是不懂,也想听听?”

    纪蒲泰:“那佩件在设计上,它很象一块玛雅石碑,雕刻着人像和象形文字。这对今天的玛雅学者而言,无论人像或象形文字,都已不难索解。”

    喇嘛王:“可我们并未知道其中的意义与样式?”

    纪蒲泰:“石碑的正面磨得非常光滑,镌刻着某位玛雅国王登基时的肖像。国王身穿象征权威的服饰,手持两头蛇节杖。国王身子挺直,半侧脸,肩膀朝向正面,两腿侧转分开站立,目的在使脚踝上饰物的细部清晰可见。他身后脚边有一个准备用来祭祀的人牲,正匍匐在地上,扭过头来往后看。”

    喇嘛王:“那石碑上雕刻的是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