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四章、第三节 根系何源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第三节 根系何源 下 (第4/6页)

石碑,是素面的(虽然当年有可能用颜料装饰过),不过也有数百件石碑上有雕刻,其中大多数仅在正面饰以浅浮雕。通常是一名单独的站立人像,或由连个乃至更多人像构成的场景。但是某些纪念碑上的雕刻,经侧面环绕到背面,成为一尊雕像,已经不是一幅图案了。”

    喇嘛王:“啊,这倒像中国帝王的陵墓!”

    偌尔曼:“大王的想象力真丰富。如基里瓜遗址著名E号纪念碑,在石碑的侧面和背面,也可以发现象形文字铭文。”

    喇嘛王:“那些铭文都记录了什么?”

    偌尔曼:“那些铭文与纪念碑上雕刻的统治者的生平事迹有关。上面的画面,统治者姿态刻板,装束齐全,携带着表现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器物——其中可以包括一根饰有一对双体蛇头的法杖,或是一件人体模型壮的君王权杖。”

    喇嘛王:“那持有权杖的君王雕刻的什么样?”

    偌尔曼:“那些画面上,统治者可以站在一名被捆绑的俘虏身上,或者面对形态较小的臣属。在伯利兹南部地区尼姆利普尼特遗址,发现的一件石碑上,统治者正把‘硬树脂香’撒入燃烧的火盆,旁边是他的妻子和一名年轻人,也许是他儿子或者继承人。”

    喇嘛王:“或许这就是玛雅人心中的神?”

    偌尔曼:“或许这就是被玛雅人神话的君王,都是来自他们的想象。所以,在皮德拉斯一内格拉斯遗址的一处石碑上,统治者通过掷撒树脂香,与一位神化的先祖交流思想感情。”

    喇嘛王:“玛雅人竟有这种事情?”

    纪蒲泰:“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在皮德赖斯一内格拉斯遗址的几处纪念碑,和基里瓜遗址的一出纪念碑上都刻有‘即位主题’,一名刚即位的统治者居于梯凳的顶端,仰面朝天,傲视下面。”

    喇嘛王:“难道这就是玛雅王的权限?他真实身份的显现?”

    纪蒲泰:“这不得不提到科潘,因为科潘的1号石碑,正面雕成披挂齐全,盛装华服的国王形象,雕刻的无比威严。整个纪念碑高达3。5米,国王的头部,手足都要比常人大一倍多。”

    喇嘛王:“是啊,只有这种高达的形象,才能显示出君王的威严!”

    纪蒲泰:“不过,画面礼仪上的要求,又使得他的姿势有点呆板,脸上的表情也不免僵硬。”

    喇嘛王:“这种僵硬的表情,能表现出他的威风!”

    纪蒲泰:“正如大我所说,庞大的体形和凝重的抽象感,才能令人感到他的威严和千钧之重的力量。”

    喇嘛王:“那他身上还有什么装饰?”

    偌尔曼:“我来描述一下。人物的身形体态在玛雅雕刻时,惯用的还是复杂的头饰、衣着覆盖下显得若隐若现,而且腹部部位的大大压缩,使得头脚之间很不成比例。”

    喇嘛王:“画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偌尔曼:“经研究,这些都是玛雅雕刻造型,在宗教礼仪下不得不作出的‘牺牲’。”

    喇嘛众臣:“这种雕刻造型,我们不懂?”

    偌尔曼:“要看玛雅雕刻的处理,在常人看来,这确实大大损害了形象的生动与完整。而事实上,这是在神权政治控制下造型艺术所犯的通病。”

    喇嘛首相:“玛雅人不是很懂艺术吗?为什么会犯下这种雕刻的毛病?”

    偌尔曼:“这只是现代人的看法。当然,这不等于玛雅匠师们未能掌握正确的人体比例,和表现行动灵活的姿态。实际上,这些衣着头饰虽然繁杂,但它们的线条与变化多端的图样却很优美,而且那些夹杂其间的羽毛蛇,小神灵的雕像更不乏鲜活跃动的自由和自在。”

    外交大臣:“那么说,他们的雕刻还很有些接近现代意识的流派?”

    喇嘛王:“古往今来,会有着某种意想不到的联系。只是现代人没有领会吃透其中的意义。所以,正如你们所叙述的,整个纪念碑的雕刻看起来,在宏伟精美之余而不失生动与丰富。”

    偌尔曼:“还有,在一块托尔特克人树立的纪念碑上,以高浮雕技法表现了一位神情欢快的丰收女神。她象征丰年的羽冠和华丽服装,寄托了树碑者对农业收成的巨大期望。”

    喇嘛王:“这能让人想象,因为她是玛雅人心中的渴望?”

    纪蒲泰:“所以,在一些独立的雕像,和用作神庙建筑装饰的雕像上,玛雅艺术家们受到的约束,与限制并不象纪念碑雕刻那样强烈。”

    喇嘛王:“那这种雕刻又会是什么样?”

    纪蒲泰:“通过它们的图样,人们可以看到玛雅匠师们的惊人技巧。”

    扎布:“这种技巧,我想知道。”

    纪蒲泰:“我给您说一下科潘神庙,庙中的玉米神像,就是著名的例子。”

    喇嘛近臣:“你说,我记。”

    纪蒲泰:“在科潘神像的头上,只简洁地刻了一束玉米为标记。”

    喇嘛众臣:“你说说其中的道理?”

    纪蒲泰:“玛雅匠师们的高超技艺,表现在神像本身却是近乎裸体的人像,但感情的表现非常丰富、深沉、富有创意。”

    喇嘛王:“那是不是玛雅匠师们,即使在神权政治的高压下,也能利用各种机会创造令人喜爱、情趣昂然的作品?”

    偌尔曼:“还有一尊贵族像,则表现出一位身着盛装的玛雅男子,高耸的羽冠。粗大的项链和精致的手镯、脚镯都显示出他非同一般的身份。”

    喇嘛王:“看样子,只有掌握权力和财富的贵族,才会有这样的装束!”

    偌尔曼:“还有,武士塑像对于武士装备的刻画,就非常细致。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铠甲不是皮质就是金属质的,但玛雅武士在战斗中,赖以保护身体的则是这种用布缝制的‘甲衣’。”

    喇嘛王:“他们的甲衣,里面充填着什么东西?才能保护自己?“

    偌尔曼:“玛雅武士,为了增加抗击打性能,布中絮有厚厚的棉花。考虑到当时的武器,都是石质或木质的,这种装甲应该具有一定防护能力。”

    喇嘛王:“这样的考虑有道理。”

    纪蒲泰:“玛雅人雕塑的艺术,在托尼纳市卫城中,一个寺庙的外墙上,装饰着神态夸张的美洲虎头像,它是月亮神帕斯的保护者,并与阴曹地府、血腥的祭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

    喇嘛王:“他们是用什么材料雕刻的呢?”

    纪蒲泰:“托尼纳地区用火山灰塑造的这类雕塑,体现出高超的技艺,比石雕和陶塑更富于表现力。”

    喇嘛王:“他们雕刻的是什么东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