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第二节 根系何源 上 (第5/5页)
现了变形。但基本形态完全变了,成为上部羽扇形、中间蛇身下部蛇头的羽蛇神形象。” 喇嘛王:“羽蛇神是管什么的神?是何意?” 偌尔曼:“羽蛇神在玛雅文化中,扮演着与雨季同来的角色。而雨季正好是玛雅人播种玉米的时间,因而,羽蛇神又成为玛雅农人最为崇敬的神祗。” 喇嘛王:“那羽蛇神何时降临飞腾?” 偌尔曼:“在玛雅人生活的地区,每年的春分、秋分两天,是羽蛇神降临和飞升的日子。” 喇嘛王:“那玛雅人怎样才能看到这种神圣的情景?” 偌尔曼:“现在的人们听说,只有在这两天里,在现存玛雅最大的遗址,奇琴伊扎的库库尔坎金字塔神庙,才能看到羽蛇神显形。” 喇嘛王:“你的意思是说,现代人也有看到羽蛇神显形的可能?” 偌尔曼:“是的。所以,现在它已经成为墨西哥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喇嘛王:“我明白了。那就是说,在当年,玛雅人可以借助这种将天文学,与建筑工艺精湛地融合在一起的直观景致,准确把握农时,同时也把握对羽蛇神顶礼膜拜的准确时机。” 纪蒲泰:“这只是解释的其中之一。” 喇嘛王:“那还有什么别的解释?” 纪蒲泰:“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羽蛇神的形象,还可以在玛雅遗址中著名的博南帕克画厅等处看到。” 喇嘛众臣:“那它又是什么样子?” 纪蒲泰:“要说它的形象,与中国人发明的牛头鹿角、蛇身鱼鳞、虎爪长须,能腾云驾雾的龙,还着实有几分相像。” 喇嘛首相:“啊,原来是这样!那更加具体的画像,又是什么样子?” 纪蒲泰:“羽蛇神的基本形象,起码在蛇身主体加腾飞之势(羽蛇的羽毛)的基本组合上,是一致的。此外,如画厅一室屋顶上画的羽蛇头、玛雅祭司所持双头棍上的蛇头雕刻,与龙头也有较大的类似。” 喇嘛王:“这种深层次的含义,以我的理解,可能羽蛇神和中国龙崇拜都与祈雨有关。” 偌尔曼:“这种观点,我们还得回到刚才的论点。如果说玛雅人的羽蛇,是殷商时期的中国人,为躲避战争飘洋渡海带过去的中国龙。那这种猜测得引起我们的极大慎重。” 喇嘛王:“假如说这种观点能成立,那么这个问题中所说的玛雅人,除了产生于美洲,而且还应改成中国人的后裔。这个谜,谁能进一步解释?” 纪蒲泰:“我只解释其中之一。因为,羽蛇神并非玛雅人的独创,而是一个舶来品,是托尔特克人统治玛雅城时带来的北方神祗。” 喇嘛王:“偌尔曼,你对这个问题,如何解释?” 偌尔曼:“这个神祗带有普遍性。不只是玛雅人,中美洲各民族普遍信奉这种羽蛇神。” 纪蒲泰:“在中美洲信奉这种神祗的地区,不同的是,羽蛇神的崇拜在玛雅文化中被发扬光大了。因而,与龙有关的雨水纹图案,也可以在中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古迹中发现。” 喇嘛王:“难道事情就这么简单?” 偌尔曼:“是啊,要证明中国龙,与中美洲羽蛇神的源流关系,这也不是一个轻易能证实的问题。” 喇嘛王:“那以你所见,是何种渊源?” 偌尔曼:“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中国龙这种想象出来的动物图案,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发现了新大陆’的时间,是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前的数百年……即使当时中国与大洋彼岸的美洲就有了洲际间的文化交流。那么,中国龙远渡重在中南美洲落户生根的时间,应该是晚于这个所谓的‘发现’的时间的。” 喇嘛王:“那你认为是什么时间?” 偌尔曼:“这只是我的浅薄之见。深层次的问题,还是让队长谈谈?” 纪蒲泰:“以我的判断,恰恰相反,玛雅及其他中美洲地区的羽蛇神崇拜,远远早于这个时间,那就是中国人的殷商时期。不过,还曾有人提过,玛雅人是在冰川时代跨过白令海峡,向茫茫美洲大陆的南端进发的蒙古人种的后代。” 喇嘛王:“若按这种说法,是不是在这个迁徙的过程中,蒙古人所带着崇拜的龙,也传到美洲了呢?” 纪蒲泰:“在任何时代,都有这种可能。因为湮没的历史,谁也无法说清?虽然,有人认为,这种推测在时间上有些牵强……不过,冰川时代距离龙的降临,有着万余年的沧海桑田,谁也不能武断地断言,因为,历史有着某种不可阻挡的进展。” 喇嘛王:“世界上人类有着千变万化的历史渊源,谁也不能无端地排除同一个文化源头的亲缘关系。假如违背这个原则,那他的理论研究就没道理。” 偌尔曼:“是的,是的。文化是不断在交织、碰撞、变化、融合中才产生进步发展的。” 纪蒲泰:“只是这种交流的形式,才使有一些根本的,原始的元素却会以种种变化了的形式保存下来。” 偌尔曼:“这就是人们不能轻易认识到的深层次问题。在玛雅人所创造的神祗,羽蛇神羽扇作尾,保留蛇身的形状,就有着外来文化的原始元素。” 纪蒲泰:“而中国龙在蛇身这个基本形态之上,又添加了那么多特异功能,几乎把动物界飞禽走兽游鱼的特长集于一身。实在是个非常令人深思又有趣的现象。” 偌尔曼:“说到蛇,另一个赋予它重要意义的文化就是圣经文化。在此,我很难说羽蛇神就是中国龙,也不能说它就是圣经中的撒旦化身。” 喇嘛王:“那么,你说它究竟是个什么神?” 偌尔曼:“这其实就是一种集多种动物的化身,但是,这三者确实都是蛇的变体,最终形成了一个人类想象的神祗,又确实都从最初就在各自的文化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文化角色,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人类世代所崇敬。” 喇嘛王:“实际上,这就是玛雅的宗教和艺术发明与传承!” 纪蒲泰:“这种精神的寄托,更说明了玛雅人与神共起共眠的过程,他们与星辰共度时光,才产生了奇妙的幻想。所以说,宗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更是他们引以为荣的璀璨历史,而艺术又正是他们才智的具体体现,他们所展现的一切,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向往美好的精神家园。” 喇嘛王:“因此,玛雅人敬神,也祭神?” 偌尔曼:“可是,玛雅人祭神的过程,也是血淋淋!” 喇嘛王:“这种事儿,我们已经探讨过,不过,我看你还有活说?” 偌尔曼:“是的,我语犹未尽。他们祭神的主要目的,在于祈求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是,为此,他们不得不做出壮烈的牺牲!” 纪蒲泰:“玛雅人的祭祀,其中繁琐的礼仪,可谓惊天动地,庞杂的祭品、浩大的场面,令现代人胆颤心寒,这与他们贫乏的物质生活形成不可思议的对照。” 喇嘛众臣:“这种惨绝人寰的事儿,你们不说,我们怎能知道?” 纪蒲泰:“这种致命的方式,常见的做法是把血液献出来。他们用石刀或动物的骨头、贝壳、荆棘等锋利尖锐的东西,给自己放血。” 喇嘛首相:“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