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第三节 藏医药学 (第3/6页)
意思!大王还未说到底?” 喇嘛王:“这书,可惜也已失传!我们也都无缘看见!” 纪蒲泰:“看样子,一部著作往下传,真难,真难!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现有的文化遗产,千万可不能再让它们中断!” 喇嘛王:“从历史上看,汉藏友谊并未中断。” 偌尔曼:“大王再从何处讲起,让我们学习?” 喇嘛王:“公元8世纪,藏王赤德祖丹,再次请求与唐王朝通婚。” 偌尔曼:“那具体时间是哪一年?” 喇嘛王:“710年,唐金城公主入藏,再度带去了大量医学著作和医师。” 偌尔曼:“啊,还有这段历史。原先我还意味只有文成公主进藏,那还会想到又有金城公主入藏。看样子,文成公主是金城公主的榜样!” 喇嘛王:“汉藏友谊源源流长。这些医著在翻译过程中,与藏医学相融合,最终形成了一部具有藏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藏医著作。” 偌尔曼:“那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是何名称?” 喇嘛王:“那是一部现存最早的藏医著作,叫《月王药诊》。” 纪蒲泰:“我也有一事不明,那《四部医典》,是何人何时编纂成?” 喇嘛王:“此后,吐蕃王朝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赞即位。他在位期间,鼓励各国名医入藏传授医术、编译医药著作的政策。” 纪蒲泰:“那么说,他大力扶持藏医学的发展?” 喇嘛王:“是的。在他执政期间,应聘入藏的唐朝名医东松嘎瓦,获得了藏王的赐名,并定居西藏。” 喇嘛众臣:“那藏王赤松德赞,真英明!” 纪蒲泰:“藏王后来又干了哪些事情?” 喇嘛王:“为使东松嘎瓦的医术后继有人,他在全藏挑选出九位青年,追随东松嘎瓦学习医术。” 偌尔曼:“名师出高徒,那些青年出成绩了么?” 喇嘛王:“他们在东松嘎瓦的培育下,最终成为吐蕃王朝中期的九大名医。” 偌尔曼:“那九大名医,是否排有名次?” 喇嘛王:“这问题记载也不详细。不过,在他们当中,最著名的是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偌尔曼:“他有何名绩?能成为首席?” 喇嘛王:“他跟随东松嘎瓦学医有成后,又曾到全藏各地,及尼泊尔、印度等国游学。” 偌尔曼:“那他一定是饱读医术,满腹经纶啦?” 喇嘛王:“是呀。他学成归藏后,被藏王任命为首席侍医。” 喇嘛众臣:“他这种学习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喇嘛王:“你们缺少的就是学习?今后还需更加努力。” 喇嘛众臣:“我们一定不辜负大王的心意!因为,从您心中所涌流的,只有仁慈和宏愿,远非微言所能称颂!” 偌尔曼:“啊,这是一群多么讲究礼仪的人!那宇陀宁玛元丹贡布,是否出了成果?” 喇嘛王:“他经过二十余年的辛勤钻研,广泛吸取《医学大全》、《月王药诊》等医学著作精华,总结个人实践经验,终成大器,著成举世闻名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为藏医药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偌尔曼:“他二十余年孜孜不倦,辛苦著书。令人佩服!” 纪蒲泰:“他是我们值得崇拜的人!这也标志着藏医学,从此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 喇嘛王:“这样一讲,你们可晓得了吧?” 偌尔曼:“好一部藏医学史!” 喇嘛王:“这就是值得我们谈话的题目?” 喇嘛众臣:“大王,这儿初了您,我们谁也不知道的这么详细?” 喇嘛王:“听到这话,我很高兴。”他话题一转,说道:“不过,吐蕃王朝最后一个藏王达磨时期,出现了不可调和的问题。” 纪蒲泰:“这我稍微知道。那时发生了苯教和佛教的斗争,并最终爆发了灭佛运动。可这又与医学有何关系?大王还得明示?” 喇嘛王:“那我就稍微讲一讲。由于《四部医典》,是采用药师佛传授医药知识的形式写成,因而也与其他重要佛经,一起被秘藏起来。” 偌尔曼:“啊,竟然还发生过这样的事!那《四部医典》何时才问世?” 喇嘛王:“后人没人知道他们所做的事。因为他们所做的事,不要叫人们知道。直到阿里地区的古格王朝,重新弘扬佛法以后,《四部医典》才被发现,并流传于世。” 喇嘛众臣:“这是藏人的福气!” 偌尔曼:“可是藏医学的发展史,你们好象还未讲到底?” 喇嘛王:“好吧,既然你这样爱学藏医药史,那我就尽量满足你。” 偌尔曼:“那您再从哪开始呢?” 喇嘛王:“我就从15世纪讲起。那时,由于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藏医药学空前活跃起来,逐渐形成南北两大学派。” 纪蒲泰:“那南北学派,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喇嘛王:“北方学派的名医叫强巴南杰扎桑,在昂仁地方,北方学派是他首创。北方学派的代表性著作有《药学宝箱》、《甘露源流》、《所需可得》、《验方集成》等。该派擅长使用温热药物,方剂药味较多,精于艾灸、放血等外伤治疗,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南方学派由索卡地方名医索卡年姆尼多吉创建。南方学派的代表性著作有《草药鉴别》、《药方汇集》、《千万舍利》、《医学历史》等。该派擅长使用清解药物、方剂药味较少、精于草药的鉴别,应用和温热疾病的治疗。” 纪蒲泰:“这两个学派,各有特长,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将藏医发展。” 偌尔曼:“藏医学的历史,我也逐渐弄清。这两大藏医学派的竞相争鸣,是件好事情。” 喇嘛王:“他们不仅充实了《四部医典》的具体内容,也活跃了藏医药学术领域,还促进了藏医药理论发展和内容。在座的也可以说说藏医药学,好让他们多学学。” 喇嘛首相:“甘丹颇章王朝藏医药学,更加繁荣。” 喇嘛众臣:“这段历史,我们也愿意听。” 喇嘛首相:“甘丹颇章王朝时期,更加重视藏医。五世**大力发展科学文化……” 偌尔曼:“那他可是个好喇嘛。首相,说吧,我不再乱插话啦。” 喇嘛首相:“那时期,特别是当时总理西藏政务的第司桑吉嘉措,他非常重视《四部医典》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他收集不同版本,一一对照校阅,并召集全藏名医共同讨论。得出一致看法后,最终对《四部医典》,作出了一次最为全面彻底的修改、补充、和注解,命名为《四部医典蓝琉璃》。另一方面,为了便于学习,使《四部医典》的内容通俗易懂,桑吉嘉措还组织人员,精心绘制了一套以《四部医典蓝琉璃》基础为内容的唐曼。这套唐曼不仅甚是好看,而且还是直观的教具,又是珍宝,它是世界古代医药体系中难得的稀世文物。” 纪蒲泰:“除此之外,藏区还有哪些我们所不知的医药学专著?” 喇嘛首相:“那是1475年,桑吉嘉措去世后,藏医史上又出现了一部《晶珠本草》的书。这部重要的本草著作,是帝玛丹增彭措所著。全书收录各类药物2294种,是对《四部医典》药物知识的发展与继承。” 喇嘛王:“因此,《晶珠本草》在西藏得以广泛流传,成为藏医史上影响最大的药物专著。” 偌尔曼:“即然藏医有药物专著,那一定得有懂医药知识的师傅?传授医药知识,让人们耳染目睹他的风采?” 喇嘛王:“真没想到你这个洋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