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三十四章、第四节 二十八宿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第四节 二十八宿 下 (第3/5页)

起的星。”

    喇嘛王:“哈,哈。终于有外国人肯替中国人说话了。这一下,中国人可有话说了。”

    喇嘛众臣:“啊。真的。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是,既然我们都在这儿,还是请这两个小伙子,跟我们多谈谈。”

    纪蒲泰:“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那我们就继续吧。如果二十八宿与北斗有关,则它必起源于中国无疑。我说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印度的纬度较低,他们对北斗星的来历不大重视。而在我国中原大地上,北斗星是全天最显著的星座,在中国古人的心里,号称帝王之车,而载入史册。”

    喇嘛王:“是啊。这一点确信无疑,这一切都是古人安排好的,才有这伟大的称号,把我们的心点得亮亮的。还有什么问题,你说呢?”

    纪蒲泰:“这问题吗……另外,我还需要说明,二十八宿若与北斗有关,则二十八宿的分布应在天球赤道上,而不是在黄道线上,这也是学者们激烈争论的问题。大王,您说呢?”

    喇嘛王:“哈哈,这一下把问题揭破了。事实上,根据我看的参考资料,和长期观测天象的结果。我可以这么说,目前流传下来的二十八宿,所在位置介于两者之间。但这不能反映原始的二十八宿不在天球赤道上。”

    纪蒲泰:“您说得对。我国古代特别重视天球赤道附近的星星,印度和欧洲则重视黄道附近的星星。中国学这和李约瑟都认为,二十八宿是安赤道划分的,这种观点并成为起源于中国的论证之一。”

    偌尔曼:“不过,我还得补充一句。李约瑟还认为,二十八宿是由印度和中国分别发展起来的,后来才彼此有了交流。”

    喇嘛王大笑;“哈,哈。是我把你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了,你一说,我才知道。可怜的李约瑟!费了多大的劲儿……他其实还没真正看懂印度和中国西藏是紧邻。又有谁能保证,印度人不是跟中国人学的呢?”

    喇嘛首相:“这就不一样了。喇嘛们,你们都听到了吗?”

    喇嘛众臣:“啊,啊。也许印度人,现在早把这老祖宗发生的事儿,忘在一边了。”

    喇嘛王:“这话会让假装糊涂的印度人生气的。现在,此事已经公开,争论也非公开不开。”

    扎布:“管它呢,那是以后的事。”

    偌尔曼:“证论是公道的。你们看呢?”

    喇嘛众臣:“冥冥天中自有主宰。我们都赞同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的论证。”

    纪蒲泰:“偌尔曼,你倒沉得住气?”

    偌尔曼:“这——倒又是一场纠缠不清的论证。”

    喇嘛王:“哈哈。这场翻天地覆的热闹可都是你引起的。”

    偌尔曼:“天啊。大王,真开心,单单看重了我。”

    喇嘛王:“哈哈。争论吗?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

    偌尔曼:“嘻嘻。我还在乎吗?象今天您这样宽宏大量,倒很能训练出一个辩论家来。你说呢?蒲泰。”

    纪蒲泰:“大王就是这样主持公道,哈哈,你怎么个想法?”

    他拍拍偌尔曼的肩膀。

    偌尔曼沉湎在一段回忆中,经他一拍,醒了过来,动情地说:“啊,是的。各有说法,这事儿,我无法回答。不过,我这辈子,不再疏神了。关……关于我所知道的一点,队长,我不知道该对你说什么。这就是我的想法。”

    纪蒲泰:“你怕什么,各抒己见吗。”

    众人笑了。大家的心,又都回到原来话题。

    喇嘛王:“偌尔曼。你不要在意,争论就会有分歧,由不得自己。”

    偌尔曼:“人情世故,叫我快乐,任由评说,我感荣幸。”

    喇嘛王:“往下进行,进行。”

    喇嘛众臣:“看样子,这家伙还是比较有理智呀。”

    偌尔曼:“这种事,我都明白。让我表现出一点才气,是大家把我瞧得起。”

    喇嘛首相:“这个法过小伙,具有多么优秀的品质。”

    纪蒲泰:“他就是这样,明白道理,在我们的讨论中,引导我们,通过争论,达到目的。”

    偌尔曼:“诸位大人,我们现在讨论,除非我说错了,大家纠正。”

    大家顿时有了好心情。

    扎布:“行。我半天没吭,就等着大家往下进行。”

    喇嘛王:“蒲泰,你还不首当其冲?”

    纪蒲泰:“中。那我们就书归正传吧。数字二十八与一月的天数很近似,但作为天文观测来说,误差则显得过大(一月差一天左右)。因此,用它来确定月亮每天的位置,只适于民间,不大用于准确的天文观测。”

    喇嘛王:“在中原,数字二十八就那么重要吗?它还和什么有关?这个重要的数字,你看得给我们好好谈谈,以便我们好弄懂它的渊源。”

    纪蒲泰:“这个数字决不是偶然。我把其中的道理告诉您,您就会明白。这个星宿数字,还与一个重要的天体运动周期有关。”

    喇嘛王:“啊,事情原来是这样的。那是怎么一回是哪?”

    纪蒲泰:“在我国古代,古人相信土星二十八年一周天。土星又名镇星或填星,这个名称,含有每年镇守或填充天上的一宿的意思。因此,有研究者认为,二十八宿的起源与土星观测有关。”

    喇嘛王:“为什么?这事儿变化多无常,你还得把道理讲。”

    纪蒲泰:“若用科学的语言讲,土星为五大行星中移动位置最慢的一颗星。”

    喇嘛王:“那为什么会用土星作为参照?你可得说于我们知道。”

    纪蒲泰:“实话说,我早就想到,您会一问到底的。因为,对它的观测有助于更长的时间计算。不过,土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实际为29。46年,与二十八年一周天的说法,仍有较大误差。”

    喇嘛王:“既然有这样的计算法,也算是一种说法。这倒叫我想起一个神话,关于土星的神话传说……”

    喇嘛众臣:“那大王快说说。那些二十八年一周天的说法,我们可不懂呀。可神话传说,我们倒是愿意听呀。”

    喇嘛王:“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不过我一时想起。”

    若尔曼:“大王,想起什么?您就告诉我们。也好叫大家惊奇惊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