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三十四章、第四节 二十八宿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第四节 二十八宿 下 (第2/5页)

代出土的陶器上已有天文图,这些都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甚至更远。”

    喇嘛王:“我们前面讨论过,尧典四星的观测可能早在七八年以前。因为我相信,印度的二十八宿源于我国中原。再说,西藏和印度是近邻。”

    纪蒲泰:“大王的这种观念,令人赞谈。”

    偌尔曼:“我赞成二位的意见。因为我看到过欧洲人的著作,盛赞过东方中国人的学问。”

    喇嘛众臣:“那西方人写的什么?”

    偌尔曼:“1875年,荷兰人什雷该尔出版巨著《星辰考源》(八百页),他认为中国天文学历史极其久远,内容浩瀚,全部星座名称都自成一体。而西方星座与中国相同者甚多,他研究断定,均由中国传入西洋。他还认为,中国苍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的安排,始于一万六千年前,牵牛织女两星座的故事,亦起源于那个时代。真可惜,这一论点,在西方没有被其他学者接受。”

    喇嘛王:“啊,只要你明白,荷兰人什雷该尔的功夫就没有白费,我感觉到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呼声,不关西方人有的赞成也罢,有的不认同也行,他的书还是能发行,这就证明他的成功。这也说明,他的著作对世人是没有什么秘密的。”

    纪蒲泰:“现在,幸亏偌尔曼让大家知道。这也算是我们赏给作者的一份快乐,慰藉了他的在天之灵。”

    喇嘛王:“这是作者写作的成功,让天下人都知道中国人最先研究星象,传入西洋。”

    纪蒲泰:“你们说话,真带劲,赏给作者快乐,不是很公道的吗。”

    喇嘛王:“对作者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因为,在中国,有着某种最重要迷人的东西,吸引着他去勤奋著作。”

    偌尔曼:“大王能这么说,我太高兴啦。我早就想把这事说出来,今天在木里,我竟找到了知音,让我如愿以偿。”

    纪蒲泰:“这一切和刚才所想所谈的一摸一样,在木里才给我们带来好运气。总之,天文学在中国发源最早,且自成体系。这种观点,有历史可以证明。因为,世界文明古国中,惟汉族没有饮食牛羊乳酪的习惯。”

    喇嘛王:“这是为何,这有和二十八宿起源有何关联?”

    纪蒲泰:“正因为没有这种饮食乳酪的习惯,这似乎更能说明,汉族很早便进入农业社会,而没有经历游牧阶段,或许,汉族的游牧阶段在其他民族之前,而率先进入农耕阶段,所以说,在中国的星座中没有羊。”

    喇嘛王:“你这种解释,使我豁然开朗,如同古人在观看天象。”

    纪蒲泰:“啊,大王能这样认为就好了。西方黄道十二宫里有白羊座,摩羯座(牧羊神潘恩的变形,它的尾尖即我国的牛宿),古希腊人以星为羊群,太阳为老羊,北斗亦为老羊,大角星为牧羊人(我国文字中‘羊’为美好的象征,王亥的故事有放牧羊的情节,说明古代亦很重视羊。在在星座命名里却没有,这令人疑惑。)但是,这可以更加证明,中国的星座命名自成体系。”

    喇嘛王:“有道理,有道理。依我看呀,西方人是跟中国人学的,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

    喇嘛众臣:“那谁还能说出更多的道理,以便使天下人服气?”

    纪蒲泰:“这我可以满足你们的要求,把这事告诉你们。”

    喇嘛众臣:“你怎么知道的?把其中的缘由说出来,我们才喘出一口气。”

    纪蒲泰:“我也不是自明不凡,胡思乱想出来的,我说的自有道理。因为二十八宿,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数字,它由四和七的倍数组成,二十八宿的天文意义当与这几个数字有关。”

    喇嘛首相:“那你就说出其中的意义?”

    纪蒲泰:“我来打消你的疑虑。在古老的中原,数字主要用于划分四方,和一年四季,一月思星期。我国自古至今都将一年分为四季,而印度纬度较低,他们在古代分为六季,即冬,春,夏,雨,秋,露。现在则为三季,即寒,署,雨。二十八宿若用于一年的天象观测,显然应起源于中国。”

    喇嘛众臣:“这还差不多。”

    喇嘛王:“这样就打消了你们的胡思乱想。这位学者有大学问,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喇嘛众臣:“对了,正是为了这个,我们才让他开导开导我们。”

    纪蒲泰:“哪儿的话。我也是和大家共同研究吧。你们要求什么,只要我知道的,尽可能回答。”

    喇嘛近臣:“哎。你们干吗这样紧追不放?让他说吧。”

    纪蒲泰:“大人,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力。在中国,一月分为四周是一种很自然的方法。因为月相每天都在变化,可分为朔,上弦,望,下弦四种状态。我国早在周代,便很重视月相的变化。”

    喇嘛众臣:“既然这是实话,你就往下说吧。”

    纪蒲泰:“因为,月亮每天在空中大约移动13度,28天转一圈……二十八宿若用于一月的天象观测,则难分先后。偌尔曼,你是西方人,你说呢?”

    偌尔曼:“我也只能笼统地说上一句。一般来说,纯粹观测月亮的位置,对于判断季节没有很大的帮助,只能用于记日。阿拉伯人便称二十八宿为‘月站’,即月亮每天休息的地点。蒲泰,你是中国人,你说呢?”

    纪蒲泰:“这一下,我可有话说啦。我国古代则称二十八宿为太阳和月亮的宿舍,这显然不局限于对月亮的观测。”

    偌尔曼:“还有什么解释?”

    纪蒲泰:“在中国,数字七和天文有关的是一周分为七日,天上有七个重要天体(日,月和五大行星),十九年有七个闰年及北斗七星。其中北斗七星,与二十八宿有着密切的关系。”

    喇嘛王:“我国古代,就用二十八宿表示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

    喇嘛首相:“你们都听见了没有?大王一句话,就把我们的心照得亮堂堂的。”

    偌尔曼:“日本人新城新藏,在论证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时,一个重要的理由,便是二十八宿发源地当有以北斗为观测的标准星象。英国人李约瑟也指出,古代中国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永远不升不没的极星和拱极星上(即围绕北极星旋转的星),而二十八宿即是和北斗星栓在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