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第四节 禹王劈江 (第3/5页)
少,所以,对有些奇事儿,就感惊奇了?莫明其妙,莫明其妙?还有谁能解释得了?对此说于我们知道?” 纪蒲泰:“我谈谈我的理解。对于这些记载,有人认为纯系神话或迷信,不足为信,也有人认为,这些奇形怪壮源于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或图腾崇拜。由于当时生活于中原地区的汉人,不知其故,误认为本身如此,遂以致以讹传讹。在我看来,后一种说法更为贴切,因为它能对一些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喇嘛王:“那你是如何理解的?” 纪蒲泰:“例如黑齿国,很可能系一些部落的染齿之俗,互人国的鱼身,很可能源于一些部落视鱼为图腾,一臂国的黄马虎文,则是纹身之俗的体现。” 喇嘛王:“你还真不简单,竟能把这些古事看穿?那你还有啥谈?” 纪蒲泰:“以我之见,即使如此,仍有许多现象无法解释。如一臂国的‘一臂,一目,一臂孔’,至今仍令人困或不解,有关小人国的种种记载,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奇特现象,也与通常意义上的文明进程不尽相符。” 喇嘛王:“通常所说的文明,是在人们没经历过灾变所看见的历史文明进程,而那些文明毁灭废墟下掩埋的文明,是人们未知的几经毁灭又几经繁盛的历史进程,那些历程或经几千,几万,几十万年前发生的事情,只是后人完全不知情,而不相信远古曾有过的文明。我说的,你们能在说明些什么吗?” 纪蒲泰:“你说的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考古的发现还显证据不足,也许那些文明的遗记深埋地下,或深淹海中,有待于人们努力去发现,去发掘,才能获得证据。不过,目前,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古书关于巨人族类的记载。” 喇嘛王:“你能说出来,就能一语惊人,让我们相信。” 喇嘛众臣:“你真知道么?” 纪蒲泰:“你们也许不知道,古书的记录的故事。《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梭?)其上,张其两臂’。” 偌尔曼:“那段文字,是何意思?” 喇嘛王:“看样子,你的汉文还不中,对古文的理解还不如你师兄?” 扎布:“那肯定,若说洋文或许中,可,学习汉文还得一个长过程。那就让蒲泰说说那大荒之中的事情。” 纪蒲泰:“大荒之中,有大言山,系日月升起之地,在其附近,又有波谷山,山上有大人国,大人们议事之所,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张开他的双臂,蹲于堂上。事情大意就是这样。” 喇嘛王:“若说这现象,我也看过《海外东经》上这样讲:‘大人国在其北,为大人,坐而削船。’” 喇嘛近臣:“大王,读书万卷,知识似海。刚才那段文字为何意?请大王明示?以用记下。” 喇嘛王:“你们呀,除佛经外,也应读些汉人经典,那里面的知识学不完。那意为,在北边有大人国,其人身材高大,以梢船为业。削,即梢。我不说,你们岂能知道?” 喇嘛首相:“大王说得好。多学些汉史,有些经典故事就能知道了。” 喇嘛王:“有些书你们还得看,还得听。现在我先说《大荒北经》,上面记述:‘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尘。’。” 喇嘛王:“首相可否译说?” 喇嘛首相:“我识不如大王。也只能浅释一下,还望大王明训?” 喇嘛王:“若知就说,不必多慮。” 喇嘛首相:“卑职谢王明训。那我就说说译文:有号称大人之人,又有大人之国,以黍为食。该国产大青蛇,长着黄头,以尘埃为食。请大王明示?” 喇嘛王:“文意大差不差,我还说啥?我还真想听一听这位汉学家,还有啥说?” 纪蒲泰:“我真没想到,我们的讨论竟到了这般程度,几乎无话不探,可见我们有缘……” 扎布:“你们谈得投机,又有意思,那还不继续说下去,也不辜负大王一片好意?” 纪蒲泰:“多谢大王慈悲。” 喇嘛王:“谢什么?你们想想看,你同我说的话,有意思吗?” 纪蒲泰:“我们再细细地谈吧?” 喇嘛王:“这太好啦?但这些还是不够。我想让人们多住几日,养精蓄锐,好好长谈,也不妄我一片心愿。” 纪蒲泰:“大王的话,我一定珍重地记在心里。后世关于巨人族的记载屡见不鲜。《国语》引孔子的话说:‘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又云:‘(防风氏)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秋,今为大人’。时来客问曰:‘人长之极几何’?仲尼答道:‘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此文来自《国语-鲁语》下。” 偌尔曼:“这段文意是啥?你可要讲明白呀?” 喇嘛王:“即然你的同窗好友,有这要求,你就明说吧?” 纪蒲泰:“那我就译文。孔子说:‘我听说过去禹曾招集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去得最晚,禹遂将其杀戮,其骨节装满整部车子,其身材可谓大也。又说:’防风氏系汪芒氏之君,管封,嵎二山,姓漆,在虞,夏,商三代称汪芒,在周代称长狄,今天叫大人。当时来客问孔子,人身材极限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僬侥族之人身长仅三尺,可谓最短,长者是其十倍,可谓最大。’。长狄究竟有多长?郭璞注《山海经-大荒东经》引《河图玉版》云:‘长狄身横九亩,载其头,眉见于軾。’。也就是说,其人横躺时占地九亩,割一个死人的脑袋,用车子拉着,其眉额竟冒到车前的横木上。我看,显然是夸张之词,不足为凭。” 喇嘛王:“照古书上说,这是很可能的。年轻人,这世界,这年头儿,真是无奇不有,过去发生的事儿,就跟云雾似的,让后人看不透。我这些臣僚,对汉文记载知道的很少,有些事情也无法聊。现在,你们来了,我们得很好地长谈一次,不然的话,也许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碰到这样的机会,除去洛克之外,现在也只有你们了。可,他人也远在天边了,离我最近的,也只有你们了。” 纪蒲泰:“那我们就照您的意思去做,咱们多说说,多聊聊,也许有些事情我们还不知道。” 喇嘛王:“我非常喜欢跟你们这样的孩子说话,你们是天使,给我们带来知识。等我老了,老人都死了,那时候会怎么样?世界会怎么样?那我就不知道了。好在还有生死轮回,嗳,好在我将来也许还会和年轻人见面,好在我将来什么也看不见。不过,我想知道,古代巨人的故事。趁着我还健在,要是你所说的这些话,能让我带走的话,那就太感谢你了。” 纪蒲泰:“你身体还很健康,不要胡思乱想。这也不是世界末日,您就不要去想那遥远的天堂。现在我们欢聚一堂,并且我请求您不要再提那还未到来的事了。” 喇嘛王:“这很好。我听你说,不和你分辨。” 纪蒲泰:“好吧。这样,我就有话跟你说。” 喇嘛王:“说吧,我等着。” 纪蒲泰:“不错,更多的材料表明,古代关于巨人族的记载,还是有一定根据的。尽管不够确切,但,晋张华《博物志》云:‘大人国,其人孕三十六年,生白头,其儿则长大,能乘云而不能走,蓋龙类。’。又引《河图玉版》云:‘大秦国人,长十丈。’。及至唐宋以后,有关记载仍时时有之,宋洪迈《夷坚乙志》曾有如下记载:” 喇嘛王:“那快快说来?” 纪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