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你们确定这戏是我能演的?(2合1) (第2/4页)
,不过避免方式很多,并不是只依赖公司内部职员。” “放心好了,这些方面都不用你cao心的。目前为止可能难避免让你cao心的事情是‘X’。” 徐年:“……” 对此,徐年暂时没有太多的想法。 这个名义上定性为潮牌的产物,外界对它的期待与安排之复杂度远超想象。 客观说,是没有充分沟通,在时间的作用因素下,衍生出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矛盾。 现在这个阶段可能都谈不上利弊这种词。 不过那是要回到花城以后才需要去考虑的事情,与当下无关。 于是,徐年话锋一转:“也就是说,李成这波不是要插队?” “对,还没到终选的地步。” “所以是口碑还不够硬?有好本子的人都藏着掖着不想拿出来给我拍?” “你是对的。” “你应该庆幸今天天气不错。” “……” 找优秀的剧本其实并不容易,有时候跟金钱关系不大。 在版权保护愈发完善的今天,优秀编剧其实都不怎么缺钱。 譬如唐探系列,身为导演、编剧的李成能享受不少种类的版权分成。 比如唐探1,李成肯定比徐年身为主演能拿到的0.085%要多。 所以,优秀编剧在不缺钱后会有一些额外的追求。 譬如拿奖这种比较简单的追求。 乃至更高一点的追求……编导演,即什么时候都是编剧在前,剧本乃一剧之本的追求。 在眼下的时代,这个追求比较难。 一般谁在前的争论大多只会发生在导演和演员头上。 譬如弱势导演面对顶流,大多数会出现演员话语权更重。 一个典型的例子,赶在年前凉了的卢涛就是这样。 卢涛要是能有徐老爷这么老实巴交,听导演安排,很难说会有时宗鹏什么事情。 总之,虽然徐年拿下过百花影帝,表演能力一再被肯定,但好本子真不一定轮到他。 演员这个圈子里,内娱的实力派选手还是有一些的。 老牌影帝,新生代影帝等等,能压死好多个徐年。 哪怕单论票房号召力,徐年现在也还排不上号。 不说有好几个两百亿帝。 就说现在内娱有近20个百亿票房影人……虽然其中以男主身份拿下这么多票房的寥寥无几。 但起码现在还轮不到票房总数排不进内娱前百的徐老爷~ ………… ………… 午后三点,睡完午觉清醒后的徐年赶到了隔壁的老百京茶楼。 三楼临街的包厢里,正茶香四溢。 李成和另一个中年男人分坐茶桌旁,气氛显得有些安静。 见到徐年,李成直接起身迎了一步,笑着招呼:“来啦。” “给你介绍一下,优秀导演编剧庄辉。” 看到也已经起身走出座位的庄辉,徐年麻溜伸手:“庄导好,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庄辉笑眯眯的握手:“徐老师客气了,请徐老师多多关照。” 他又不是来摆谱的。 哪怕之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拿出本子,并不意味着都到了眼下的光景还要端着架子。 稍作寒暄,三人重新落座。 李成先给徐年倒了一杯茶,然后一副直言不讳的样子说:“庄导手上有个好本子,他精心打磨了许久,藏着掖着舍不得拿出来。” “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来充分诠释角色,并且兼顾商业收益,很苦恼。” “前几天我刚回国就找了他,看了本子,写得真踏马一般,还当个宝一样,哥们索性挂了个编剧的名头,简单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修缮吧。” “现在算是勉强能看了,所以想请二大爷你掌掌眼,看看合不合胃口,出演一下。” 李成刚说完,庄辉火速从旁接过话头,笑呵呵的说:“徐老师别听他一面之词,产生误会。” “天悦找我确实被我婉拒了,跟这个本子有关系,不过我对徐老师表演能力没疑问!”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确实期待凭这个本子再拿一次最佳编剧,甚至拿个导演奖。” 对此,李成嗤之以鼻:“听他吹吧,他那导演水平也就半吊子,还不如小田。” “没体验过你在片场的超强真实沉浸式表演,根本看不出来你表演能力的水准。” “外界对你在表演上的充分认可,还需要你诠释一定量级的不同角色产生出对比。” 虽然李成一点没给面子的亚子,但庄辉不仅没有反驳,还有点讪讪。 他执导的能力确实不强,辨别演员表演能力的眼光确实也差一点。 事实需要承认,才能进步。 跟庄辉在圈内的声望、人脉资源等各方面远不如李成无关。 也跟他刚导的一部电影扑街了,令李成拉来的资方亏损无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