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献策 (第3/4页)
是仅有一身武力的莽汉,早生二三十年就属于那种能威胁到李林甫的出将入相之人。 且因为听了哥舒翰的命令,李晟真打算把薛白劝到陇右幕府,说了许多陇右之事,同时也被薛白套了一些话。 “方才在酒宴上,我听将军们都称良器兄为‘万人敌’?” “就是叫着玩的。”李晟应道。 “定然有原由,何不与我说说?” “好吧。”李晟只好道,“我十八岁从军,随王节帅击吐蕃,有蕃将守城拒战,我们攻城不下,士卒损伤甚大,节帅命弓手射之,我恰好一箭命中了那蕃将。” 薛白惊讶道:“从城下射城头,一箭命中?射死了?” “恰好毙之。”李晟谦逊应道。 “不愧是万人敌。” “陇右军中猛将无数,我就是个无名之辈。” 薛白依旧感慨。 当然,如今陇右军中猛将无数也不假,所以薛白才认为哥舒翰是目前形势下最关键的人物。 哥舒翰一旦表态,是真有可能让李林甫罢相的。 ~~ “竖子一贯这般烦人。” 右相府,李林甫得知薛白回京之事并没有太多意外,毕竟薛白说的事他早就知道。 南诏王阁罗凤又不是寿王李琩,能有什么样倾国倾城的妻子值得张虔陀去抢?这不过是个台阶,眼下被薛白鲁莽地公诸于众了。 但每每想起,还是生气。 “与乡野愚夫谋事,简直沐猴而冠。” “阿爷。”李岫进了议事厅,道:“薛白递了拜帖。” “不见,本相与他无甚可聊的了。” 李岫正要退下,迟疑了片刻,却是道:“阿爷,薛白昨日见了哥舒翰。” “知道,哥舒翰、阿布思皆说过,欲带那竖子至陇右。” “但薛白提醒阿爷……在这拜帖上。” 李林甫本不欲看,但没忍住瞥了一眼。 只见那拜帖上写的是“今吐蕃观衅,恳请右相切莫自欺欺人,失陇右人心……” “他这是在威胁本相啊。”李林甫缓缓道,浮出讥笑。 李岫则是想了想才明白过来,南诏一事关于吐蕃,圣人势必看重哥舒翰的意见,薛白昨夜若已说服哥舒翰,则右相府大势已去。 一念至此,他登时紧张起来。 “那,阿爷是否见薛白?” “不见。”李林甫气势非凡,端坐不动,道:“堂堂宰相,岂能被一小儿所欺?” “薛白这次像是来示好的。”李岫道,“他就在门外,与我说,他与阿爷有联手的可能,原话是‘实则南诏之叛并非右相之错,右相承担了朝野之怒火而已,眼下当务之急为选精兵良将平定吐蕃,此为大唐臣子之本分’。” “他要选谁?” “还没说,他说还可助阿爷对付东宫。但,唯有一个条件。” “不必说了。”李林甫径直一挥手。 李岫正要张口,不由讶道:“阿爷何不放弃安禄山?” “薛白非要与胡儿势不两立,但我问你,论官位、权力、圣眷,乃至于忠心,他有哪一点比得上胡儿?不自量力,以卵击石。” “阿爷……” “不必再与这竖子掰扯。”李林甫轻描淡写摆了摆手,道:“放心,哥舒翰不会轻易动摇,要解决南诏之事,不管是合纵连横,还是以大军击之,圣人都得倚重于我。” “十七娘有话想与阿爷说。” “无非是劝我放弃安禄山,联合薛白,不必说了。”李林甫叹道:“他们一道去了华山,此事我已知晓,小女儿的心思,待南诏之事见了分晓再说。”
他咳嗽了几声,吩咐李岫去将各部官员们召来。 出乎他意料的是,是日,陈希烈、杨国忠却是不来。 陈希烈派来随从很着急地说,左相是才出门就被举子堵住了;杨国忠则是被圣人召进宫了,另外,还特意遣人来偷偷提醒,圣人今日还召了哥舒翰、安禄山、阿布思。 李林甫气得又咳了几声,骂这两个墙头草见识短鄙。 但对于圣人召见三个边将,他并不意外。 “圣人还是想打南诏啊,一辈子开疆扩土,岂能受得了这等羞辱?” ~~ “从圣人批复张垍的奏章就能看出来,连薛白都赦免迁官了,可见圣人绝不容南诏之叛,阁罗凤必会如小勃律王一般,被押到长安城,跪倒在圣人脚边。” 兴庆宫门前,杨国忠喋喋不休,凑近哥舒翰,又道:“那右相是否估错了圣人的心意?” “圣人想打南诏,与右相发榜公告阁罗凤的请罪书,此事并无冲突。”哥舒翰道:“比如,阁罗凤虽不是有意要叛,但大唐还是要横扫南诏。” “这倒是……有道理。” 杨国忠于是明白李林甫为什么要那么做,一方面应对张垍、薛白等人的攻势,另一方面,维护右相威望的同时,维护的也是圣人的面子。 不是怕南诏,怕的是丢面子。 “那就差一个高仙芝了。”杨国忠喃喃自语道。 哥舒翰听了,不由想到右相绝不会那么简单就被张垍、薛白打败。 ~~ 右相府门外,薛白等到了快傍晚,李林甫也没见他。 他不由在想,长安城舆情都这么激烈了,李林甫这次却还很镇定,底气在何处? 应该不止在于顾全了李隆基的面子与心意。 于是,等薛白转回家中,拿出南诏的地图来看,思忖了许久,到最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