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模拟总结:世界之主!!绝境下的通关!(求订阅!) (第3/6页)
这是万世之基业! 要有开拓精神,要将目光看向更长远的地方,先和贵霜帝国进行贸易,同时一路向西推进,借助孟获这些土著人,再依靠先进的中原为背景,不断教化,不断征服。 在苏澈的描绘之下,南方的那些瘴气之地过去后,就能抵达贵霜帝国! 随着这一路的发育,到时候,就有能力和贵霜帝国开战了! 值得一提的是。 所谓的贵霜帝国由大月氏五翕侯之一贵霜翕侯部落建立的国家。 而大月氏则是被匈奴按着头打的国家。 他们之所以出现在身毒,还在这里建国,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匈奴击溃了他们,不得不放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最终来到了这里。 而匈奴,则在很长时间被大汉按着头打。 在贵霜帝国的巅峰时期,因为帮助汉朝进攻车师有功,就在班超击破莎车的同年,贵霜王派遣使者来到班超的驻地,向汉朝进贡珍宝、狮子等,又提出要求,想娶汉朝公主为妻。 班超一直不知贵霜王名,仅以“月氏王”呼之,他直接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 结果贵霜王怀恨在心,于是让副王谢率兵七万,东越葱岭攻打班超,后来被班超轻松击败,吓得他们连忙继续进贡。 而班超,则是当时的西域都护。 当初巅峰时期的贵霜帝国,战斗力就是这样,而现在,随着这么多年过去,贵霜帝国已经来到了晚期,政权可谓是腐败到了极点。 毫无疑问,这是一块更大的蛋糕! 身毒这片土地,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他们阶级鲜明,将人分为各种层级,如果出现入侵者,那就将入侵者拉过来,让他们成为统治者,也不闹事,让他们享受,不断腐化着他们。 这样一群听话的贱民,可以说是所有统治者最喜欢的人了。 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这里根本没市场。 大部分平民的普遍看法则是:他们真的有种! 即便从古至今,这片地方,一直处在各方势力的压迫之下,成为了不同国家的殖民地。 但他们不在乎究竟是谁统治他们,他们更不在乎统治者推行怎样的统治方式。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们每天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如何活下去。 长期的宗教压迫、外国侵略、种族制度已经让所有人都完全丧失了原本的斗志。 王侯将相,就是有种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自古以来,面对所有人,身毒都是逆来顺受,腐化一切的外来统治者。 而华夏文明的教化之能,同样也是强项中的强项。 苏澈相信,即便是身毒这样的地方,同样可以教化。 底层的人长久见不到阳光,已经彻底麻木和绝望了,但并不代表他们已经成为了害怕阳光的人。 按照道理来说,以蜀汉的国力,是没资格来两面开战的。 对东吴动兵,才是重中之重。 可既然有魏国先动手,那蜀汉就没有必要跟着硬拼,苏澈命魏延,带着两万军,自己带着三万军队,开始慢慢跟上魏国的脚步。 苏澈实现了当初的承诺,让魏延独自率领一军,让他在前头莽。 对于吴国,苏澈的主要目标自然是荆州。 诸葛亮麾下大部分的人都是来自荆州,在这里或多或少有些影响力,此刻有魏国大敌当前,与其投效魏国,那还不如投效蜀汉,这是很多荆州人的想法。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简单:民心所向。 在这个时代,蜀汉的名声是很好的。 因为刘备是三国里唯一的一个不屠城的君主。 三国志记载: 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虎等。 孙策攻打严白虎的时候,还没完全拿下江东,照样屠城了。 孙权同样如此,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是岁举兵攻术于皖城。术闭门自守,求救于曹公。曹公不救。粮食乏尽,妇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余人。 孙权平定自己地盘的叛乱都可以屠城。 至于曹老板,屠城的次数那就更多了,前前后后,总共屠了五次城。 史书记载:遇曹cao至,坑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陶谦帅其众军武原,曹不得进。引军从泗南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坑杀的人堵住了河水,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简单的描写,却是无数条人命。 而这,仅仅只是其中一次。 可刘备却一次城都没屠过。 携民渡江中,更是说出:“夫成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何忍弃之?” 后世会有人说刘备是个伪君子,但在这个时代,刘备的评价和信誉可以说是非常好的,顺带着,连蜀汉的名声也变得非常不错。 得益于此,蜀汉的进攻占了不少便宜,大有一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感觉了。 吴国本就处于内乱状态,面对魏国和蜀汉的联手,招架起来非常吃力。 孙权的应对和当初的魏国一样,派遣大将去抵抗诸葛亮和魏延,然后御驾亲征,去抵抗魏国的进攻。 无论是魏国还是吴国都没有将蜀汉当成第一对手,这也正常,毕竟国力在这里,可也正是如此,才给了苏澈偷鸡的机会。 这场战争足足持续了三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