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模拟总结:世界之主!!绝境下的通关!(求订阅!) (第4/6页)
/br> 在这战争的泥潭中,三国的国力都在不断消耗。 虽说孙权作为著名的合淝经验包,可实力还是有一些的,他还真咬着牙,不断支撑了下来。 蜀汉和魏国的进展虽然有,但并没有顺利的攻占下吴国全境。 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和苏澈的划水有关。 他虽然在攻占吴国,但相对于出了大力气的魏国而言,显然没那么用心。 苏澈每攻占一处土地,都开始迅速恢复正常的治理,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让崩坏的经济迅速恢复,相对于其他战火纷飞的城池,这边仿佛没有战争的影子,东吴人和蜀汉的军队互不侵犯,相敬如宾。 不少东吴人甚至从军加入蜀汉的军队,就为了建功立业。 而这,也正是诸葛亮的治军之法,苏澈可谓是完美继承了这一套风格。 如果说,魏国出了十份力,得到一份土地。 而蜀汉则是出了半份力,就能得到一份土地。 虽然一直在划水,但效率反而非常夸张。 蜀汉的国力消耗,也是三国中最少的一个。 在这战争的泥潭中,一直划水的蜀汉,保持着最好的状态。 久而久之,作为盟友的曹叡自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可魏国已经被拖入了战争的泥潭,再想抽身离开,显然是没那么简单的。 只能硬着头皮进攻了。 所幸,东吴的国力已经被消耗殆尽了。 吴国已经无法再支撑下去了。 灭国在即! 不得不说,东吴能面对蜀汉和魏国的联手进攻,能支撑到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 一年后。 吴国被灭。 这场长达四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最终的结果是:魏国吞并了吴国三分之二的土地,而蜀汉则吃下了吴国三分之一的土地。 曹叡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他花了大力气,最终成功拿走了大部分的胜利果实,这是最好的结果。 就先将那三分之一的土地,放在蜀汉那里! 等到魏国整顿完毕,一统天下之日,近在眼前! 曹叡已经打算好了。 不出三年,不,只需要两年! 只要两年时间! 等魏国彻底消化完胜利果实,从战争的疲倦中走出来,让国力稍稍恢复一些,那就是收拾这蜀汉的时候了! 曹叡毫无疑问是一代雄主。 不仅是曹叡。 曹cao、曹丕、曹叡三代都是雄主。 他们将魏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逐渐和蜀汉、东吴拉开了差距。 然而曹丕和曹叡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死得太早了。 就在曹叡期待着一统天下之时。 次年。 曹叡驾崩了。 就像是算准了日子一样。 正月初一这一天,年仅三十六岁的魏明帝曹叡病逝,临终前托孤曹爽、司马懿辅佐年仅8岁的齐王曹芳。 而原本决定讨伐还没有发育起来的蜀汉,只能暂时将计划搁置。 此刻的司马懿,随着曹叡的死亡,心中对于权利的欲望不可避免的开始了不断的膨胀,他生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他要效仿曹cao。 曹cao能从挟天子以令天下,那他司马懿为何不能呢? 这个念头自这一刻产生,已经再也不可能丢掉。 如果曹叡不死,那司马懿永远也不可能产生这个疯狂的想法。 但曹叡死了。 司马懿一个人,将曹cao、曹丕、曹叡祖孙三代全部熬走了,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一刻,司马懿的最大目标已经不再是南方的蜀汉,而是魏国集团内部的曹爽,是那些阻止自己执掌大权的绊脚石。 在他看来。 南方的蜀汉,一隅之地,再如何发展,也不可能是魏国的对手。 天下大势,已经定下了。 对于司马懿而言,蜀汉的唯一对手,可能就是诸葛亮了,而深谙苟道的司马懿,决定不管怎么样,先把诸葛亮熬走再说。 而这,恰恰给了蜀汉发育的时间和空间。 这一切,和苏澈预料中的完全一致,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这,也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 随着一年又一年的过去。 蜀汉的一切,逐渐走上了正轨。 苏澈一边治理地方,发展民生,一边修习整理武道,同时还尝试再次修仙,不说修得世间真法,若能强身健体,多活一些岁月也是不错的。 只要活得更久,等到司马懿发动政变,那便是他一统天下的时刻。 但可惜的是,这一次的模拟世界,没办法修仙,天地间的环境完全不一样。 想通过修仙延年益寿的希望也就此破灭。 简直太可惜了。 随着岁月流逝,苏澈能清楚的感觉到一点。 自己大寿将近了。 距离当年诈尸五丈原,已经过去了十一年。 苏澈有理由怀疑,还有一年,自己就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