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第2/4页)
可苏大为不会。 在军中,苏总管从来说一不二。 一口唾沫一根钉。 说过的话,从没有不算的。 何况他身为大唐一品异人,真仙之境。 若说他能看透因果未来,也没人会去怀疑。 萧嗣业胡须微微颤抖:“未来……老夫会丧师辱国?” 历史上,至调露元年,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奉职二部落相继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得到二十四州响应。 李治遣鸿胪卿萧嗣业、右千牛将军李景嘉率兵讨伐,被温傅打败,兵士战死万余,为大唐征吐蕃后,前所未有之大败。 一时海内震动。 萧嗣业免死,流放桂州。 这是正史所载。 也是这个魔幻大唐上,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唯一的变数只在苏大为。 萧嗣业不敢不信,但也无法全信。 “突厥已经不存在了,哪还有突厥?” 东西二突厥,都已经被大唐铁骑犁过无数遍。 现在只有部族,也被大唐监管,就算是可汗,也是大唐立的。 怎么可能再反叛? 苏大为只是冷笑。 不再多解释。 他有他的原则。 萧嗣业若不是玩弄人心,用士卒自残去逼迫他。 待聂苏的事情解决,他自会将所有一切因果都偿还。 包括帮萧嗣业一把。 但如今,恩怨两清。 他心中有一本帐。 待大事做了,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苏……苏县公。” 程务挺在一旁讷讷一声,插话道:“今日之事,大家都有些冲动,但是……圣命难违。” 圣命难违! 又是这句圣命难违! 苏大为心中隐隐有一丝戾气。 一种掌握绝对力量后,不想被任何束缚的戾气。 他甚至有一瞬间想要回去洛阳,将李治除掉。 看看圣人不在,还有谁能下令。 但是理智还是让他飞快将这个念头压下。 心里那个属于黑暗暴戾的分神,化为黑气,冲天怒吼。 忍忍忍! 要忍到什么时候? 不如杀入洛阳,夺了鸟位! 夺,很简单。 想夺就可以。 但是…… 小苏怎么办? 现在回去洛阳,小苏的事怎么办? 可以不管小苏死活吗? 另一个念头,同时升起。 将暴戾的分神,狠狠压下去。 有些事,仗着神通不是不可以做。 但也要有轻重。 先救小苏。 再回洛阳收拾局面。 苏大为微微阖上双眼,似闭目凝神。 心中早已天人交战。 各种念头在争夺主导。 最终,仍是为小苏的心,占据上风。 “阿弥。” 薛仁贵一直黑着脸,在一旁一言不发。 也不知是流血过多而脸黑,而是本来就脸黑。 总之他的脸看起来比往日更加黑瘦了。 他的位置其实很尴尬。 在这里,与苏大为最亲近的就是他。 但是最尊重皇帝,最听令的也是他。 毕竟,他起于微末间。 昔年太宗皇帝征辽东时,薛仁贵因为作战勇猛,被太宗发掘于行伍之间。 才令他从草根,一跃而成大唐顶尖将领。 这知遇之恩,片刻也不敢忘。 可是此时,圣人李治的命令是不惜一切带回苏大为。 苏大为,也是他这么多年同生共死的兄弟。 薛仁贵很为难。 忠孝仁义,当这些相冲突的时候,如何取舍? 纠结。 纠结得要命。 铛! 薛仁贵狠狠一拳砸在自己脑袋上。 拳面撞击着铁盔,发出响亮的声音,吓了众人一跳。 薛仁贵仿佛要用这一拳,打醒自己。 把头脑里嗡嗡乱吵的声音赶走。 “仁贵,你想说什么?” 苏大为的目光向薛礼看去。 却见薛仁头上的铁盔歪了半边,头盔护面一侧还有一个凹陷的拳印。 可见方才那一拳,他真用足了力气。 薛仁贵向苏大为看过来。 黝黑的面上,两眼微微赤红。 胸膛起伏,似有无数情感和冲动,但最终还是咬牙道:“我不如你们读书多,大道理,我讲不出来,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圣人有令,你……不可以抗令。” “我已不是军人了,战争结束了。” “但你还是大唐县公!” 薛仁贵的声音转厉。 胸膛起伏得更加厉害。 这话,也只有他敢说。 旁人都怕了苏大为。 哪怕萧嗣业这个老狐狸,在苏大为面前,也有几分惧意。 但薛仁贵不怕。 大家是兄弟,是袍泽。 何况我说话是占住道理的。 阿弥你到底想如何? 做人,不能不讲道理,不能不尊圣上! 你若真变了,你若真要做无君无父之辈,那你就连我一起打死吧。 我就在这里,你把我活活打死吧! 薛仁贵双眼直视苏大为。 那眼里,藏着无尽的怒火。 既有兄弟情,也有对圣人,对朝廷的忠诚。 对苏大为所作所为,难解的怨念。 “你为何要这样做?” 所有人的目光,随着薛仁贵,一起落在苏大为身上。 军中敬苏大为如神明。 这是自苏定方后,大唐这一代唯二的名将! 与裴行俭,并称为大唐擎天双璧。 也是唯一百战百胜,从无败绩的名将。 是大唐未来的希望。 原本有大好前程。 但却做出这等事。 大唐军中上下,谁不痛惜? 谁不疑惑? 完全不能理解,苏大为是为了什么。 要做这等出格的事。 居然还敢违抗圣人旨意。 在这个时代,是不可思议的。 也是大逆不道的。 当心中偶像,军神,与大唐精神象征,权力象征的皇帝陛下起冲突时。 可想而知,对唐军这些将领、士卒心中,造成多大的冲击。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不尊圣人旨意,那定是错的。 可是…… 可是……苏总管不是这样的人啊。 他是什么样的人,军中袍泽们还不清楚吗? 但事实就摆在面前,你让人如何去辩解。 今日之事,虽为将士们自残相逼。 何尝不是心中痛苦。 无法判断对错。 与过去苏大为做的一个了断。 就像是当时将士斩向自己时说的:恩怨两清! 我们无法背叛大唐,背叛朝廷,无法背叛圣人。 可是我们也不想对苏总管你出刀。 那我们只有把刀砍向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