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伟大_第三百零五章 大练兵运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五章 大练兵运动 (第2/2页)

,远处山坡上传来剧烈的爆炸,砂石飞溅,烟尘滚滚。

    这样的场景让那些新兵们看得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是啊!那个青年人面对这样的场面不会心潮澎湃,这样的效果正是路胜所需要的,先激发起新战士的热情和动力,才能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演示结束后,军事技术教导队一分为四,每个连一个,具体指导部队的训练,以老带新这是快速提高战斗力的最有效办法,老战士不仅把具体实用的技术传授给新战士,还能在训练中把一些战斗经验、技巧甚至一种风格、一种精神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影响,这更是一种无价之宝,也是一种无形力量的传承。

    政委郭云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的集体,对于常年在步兵部队的他来说,装甲部队的一切都是新的,也非常吸引他的注意力,尽管不必像新兵那样,每天都泡在训练场上,一身水一身泥的,但郭云却不这样想。诚然,在部队中一般来讲,政工人员不需要冲锋陷阵,特别是政委这一级的高级政治干部,更不需要掌握太多的军事技术。只要在后方抓好部队思想工作即可。

    但郭云却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更是一员猛将。在步兵部队时,他作为部队的军事主官,往往是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其实这也是我军长期形成的一种风格,当然这样做也会导致前线指挥员过多的伤亡,不过确实能够提振士气并取得战斗的胜利。

    虽然现在转到政工工作上来,但是郭云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惯。所以,尽管没有人要求政委到训练场,郭运却非常严格的对自己提出要求,从一名新兵做起,只要是战士们能够学会的技术自己一定也要会,战士能吃得苦自己也能吃。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郭云把剩下的时间就几乎全部放在训练场上。和战士一样的军装,在热火朝天的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无论新战士还是老战士对这位年纪稍大的政委也在共同的相处中逐渐熟悉起来,亲近起来。对于郭云的作为,路胜从心里佩服、欣赏,从这位老同志身上,他看到了一种我军最优良的传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善于学习,这也是我军能够在残酷的环境坚持并不断壮大的法宝之一。

    在这种良好氛围之下,部队的训练效果非常明显。新战士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最基本的技能,战术素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对武器装备性能的了解和把握,许多新战士有着惊人的天赋,比如江兆龙营里一个叫刘华树的小战士,年仅十八岁,入伍不足一个月,却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所有坦克、装甲车的驾驶技术,无论是苏式T—34还是美式的谢尔曼,都能灵活自如的cao纵,俨然是一名老兵。这再次说明,武器的使用最终还是要依靠人来cao作,不管什么装备只有彻底掌握其性能,才能真正让其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在训练场上,两辆坦克正在比赛,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两部车怒吼着冲出去,沿着崎岖不平的道路奔驰,过水塘、爬斜坡、越路障,两台车一路风驰电掣、不相上下,周围观战的人群大声叫好,当然这样的声音已经完全被战车的轰鸣声掩盖,尽管如此,周围的战士依然叫喊着,为两位勇士加油助威。

    接近终点,两部车几乎同时急停,一个漂亮一百八十度转弯,庞大的车体随之转向,再次开始咆哮起来,给油、加速,车辆在短时间内从停止状态加速到最大速度,一系列动作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人们的阵阵欢呼声中,两台车一前一后到达终点。

    车辆停稳,驾驶室的舱门猛然打开,两个满头大汗的人从里面跳出来。汗水和油渍已经让两人成了大花脸,分不出相貌,等两人匆匆洗把脸,再次站到路胜和郭云面前,一位是张远东,老资格的坦克驾驶员,驾龄足有三年,而另一位却是非常年轻,长着一张让人喜欢的娃娃脸,嘴唇周围一圈刚刚变黑的茸毛,这一位就是新兵刘华树。

    一群人立即上前围住两人,七嘴八舌。郭云努力摆摆手让大家静下来,大声宣布:“这次一营和二营比赛,最终结果二营营长张远东获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