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伟大_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虎的远见卓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虎的远见卓识 (第2/2页)

同时也能避免我军大规模的攻城作战。方案有两个,一是想办法把敌人从城里“挤”出来。二是以重兵包围,迫使敌人投降。

    对于主席的这种考虑,大家深以为然,是啊!未来这些地区解放以后,将变成我军的重要战略基地,成为支援其他战场最可靠的大后方。更为重要的是,等到全国解放后,这里可能就是未来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这一层上考虑,更要选择最为稳妥的战术。

    对于装甲部队的建设,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步骤:

    基本宗旨,以苏军兵种为基本模板,结合我军实际特点,建立规模适度、人员精干的的装甲部队。所需装备,与苏方协商解决。

    具体计划,第一步,以总部直属的两个坦克师为基础,扩编为两个装甲军。每个装甲军编成内:包括一个主力坦克师,辖两个中型坦克团,一个重型坦克营,一个坦克侦察营,一个坦克修理营;两个装甲步兵团,一个团配备履带式装甲车,一个团配轮式装甲车;两个重炮团,一个装备苏式76.2毫米加农炮,一个装备122毫米榴弹炮;一个自行火炮营,配自行火炮车十二辆;一个重型反坦克炮营,配76.2毫米反坦克炮十二门;一个工兵营;一个汽车运输营;一个辎重团;一个舟桥连;一个野战医院。全军编制约三万五千人左右。装甲军以锦州为训练基地,加速整编,人员、装备以最快速度调集。

    关于海空军的建设,也拿出具体措施:海军继续加强大连、营口两大军港的建设,同时扩建葫芦岛军港。所有海军部队统一编成人民解放军海军渤海舰队。以大连为基地的第一舰队,以营口为基地的第二舰队,以葫芦岛为基地的第三舰队。同时加速从苏联引进更为现代化的舰艇,除了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艇、登陆艇等基本舰只以外,考虑引进更大型的巡洋舰、战列舰。海军官兵也要大规模扩编,着重吸收有文化的青年学生、有一定海上经验的陆军官兵加入。

    空军的加强也是重中之重。最紧要的是飞行员的培训,各种空战战术的学习。决定再从全军选择有知识、符合飞行条件的人员,不少于五百人与现有三分之二的飞行员秘密派至苏联,接受最系统、最正规的训练。剩下的人员与苏军飞行员共同执行战备任务。同时,加快沈阳飞机装配厂的建设,以后力争从苏联进口飞机零配件,在沈阳进行组装,从而大大加快战机的补充速度。

    此外,对于步兵轻武器的装备情况也作出安排,鉴于苏联对“JF—1”式冲锋枪仍然不能满足我军要求的情况下,决定从缴获的美英武器中,选择一部分适用的枪械装备基层部队,以满足部队提升火力强度的需求。

    叶轩现在已经是坦克一师的排长,指挥三辆坦克。在锦州战役中,坦克在外围战和巷战中有力支援了步兵的战斗,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受到方面军总部的通令嘉奖。但是对坦克兵们来说,普遍有一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虽然参加了战斗,但是终归只是配合步兵作战,战斗中只是起到火力掩护的作用,说起来顶多算战场的配角,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让坦克部队的官兵们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叶轩倒是非常乐观。他和手下的战士们经常说,不要只看眼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锦州是典型的城市攻防战,就战役特点来看,并不适合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再说我军坦克部队刚刚建成,对装备的使用、战术的应用都还不够熟练。

    上级不敢放手使用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从二战众多的战例来看,现代化战争绝对离不开坦克的参与。坦克就是名副其实的“陆战之虎”,将来一定会在战场上大放异彩。所以大家不要灰心失望,还是要打起精神来,加倍训练,及早掌握一切军事技术,尽快形成强的战斗力,将来大仗、恶仗有的是。

    现在的叶轩越来越像一个指挥员的样子了。不仅军事技术过硬,而且还会做思想工作。经他这么一说,大家的情绪果然稳定了许多,各项训练有条不紊地展开。

    刚过了几天,一纸命令下来,坦克师全部编入第一装甲军建制。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的坦克兵都立即兴奋起来,这就意味着坦克部队,终于可以在以后的战斗中独立承担任务了,终于等到扬眉吐气的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