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虎的远见卓识 (第1/2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林虎的远见卓识 为什么我军能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始终保持活力,这与我大批的基层指挥员积极主动的心态有密切关系。试想,如果人人得过且过、安于现状,哪会有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冲天豪气!哪会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这就是一支军队不灭的灵魂,这就是一个团队无往而不胜的秘笈! 作为一名最基层指挥员都如此远虑,作为方面军“大脑”的林虎想的自然更远、更广、更深。连续一周时间,林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谁也不见,又开始了长期养成的习惯——每逢大战之前的必修课,研究地图。 这一次他的眼光已经不再注重于锦州地区了,而是放在了更为广大的华北,甚至整个长江以北地区。那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于他而言并不陌生,自己曾经在那里战斗过,还流过血。现在作为大军统帅,他将在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尽管胜负未知,但是他有足够的信心再次创造辉煌! 经过几个昼夜的反复斟酌,一份重量级报告出炉,其中凝聚着林虎几十年的战争经验、敏锐的眼光、超凡的勇气以及高出常人的战略思维。报告集中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就将来华北的作战战略,提出应以“分割包围、各个歼灭”为主。华北傅重义所部,兵力强大,战斗力突出,且集中于坚固城防之中,各部之间互为犄角,相互驰援。如果与敌人展开逐点争夺,我军将不可避免的陷入众多的城市攻坚战中,耗时耗力且容易造成巨大的伤亡,致使兵力转用困难,失去我军机动灵活的优势。这样的局面应该最大限度的避免。所以大战开始,应以我强大的机动兵力,将敌人的牢固联系坚决的割裂开来,同时控制强大的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各处。 二,立即组建我军快速装甲部队的提议。华北大平原地区开阔,十分适合机械化兵团的大范围机动作战。我军下一阶段的作战将集中于长江以北地区,这些地区的战斗同样需要攻击迅猛、防守严密、火力强大的拳头部队。可以预见,将来的战斗结局可能取决于装甲部队的表现。 在二战中,德军、苏军都曾经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担负战役中最主要的作战任务——主要作战方向的上突击,并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战果。如德法战争中,德军装甲部队一马当先,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连续突破法军多道坚固防线,直插法国心脏,从而速胜。这些成功的战例都说明,现代战争的模式已经到了机械化时代。我军可以借鉴苏军现有的成熟装备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迅速组建我军机械化部队,从这一点上来看,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三,强化我海空军正规化建设的意见。锦州之战,再次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海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将越来越突出。就现在的力量对比来看,我海军无论从规模还是整体作战实力都要逊于国民党。而空军的情况虽然要好一些,但是也没有绝对优势可言。 未来关内的大战,必将是立体式的现代化战争模式。制空权、制海权的争夺将越来越激烈,并且随着敌我双方都加入了第三方力量,这种局面将更为突出。葫芦岛的海空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要尽快制定详细的海空军建设计划,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至少形成能够与敌人相抗衡的实力。 一零一等中央军委全体人员都极其重视这份报告,转门召开会议商讨此事。经过细致而谨慎的研究,最终形成一致意见。为此,林户、罗荣、刘亚飞特地赶到梨树沟屯。 一零三把大致的意见交代一下,三个人非常兴奋,因为报告里的意见基本被采纳,并且还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又经过细致的商讨,就具体实施细节初步达成共识: 关于华北作战的战术问题,一零一提出自己的看法:华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像承德、张家口、塘沽等地都要坚决夺取。但北平是千年古都,天津是重要商业城市,如果把它们全部打烂,将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因此也就成为千古罪人。所以必须保住这两个地方,力求毫发无伤、完整的接收下来。 为此在具体的战术上,应该设法把敌人的重兵集团吸引出来,在野外村镇间与之决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