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减员阴谋 (第2/2页)
是那种一点就着暴烈如火的,不是那种刚毅坚定百折不挠的,不是那种玉树临风酷毙大街的,也不是那种蔫巴巴死宅无敌的,若非要给他的性格下个定语,可以参见航海史研究所老所长退休前对楚锐讲过的话:“小楚啊,你这个人还算善良,也有爱心,有目标有理想有技术,就是这个小心眼太多,做事太不讲咱们中国人这个温良恭谦让的老传统了嘛!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为了评上个职称,那是各种拍马逢迎各种暗地下套各种背后捅刀啊,现在职称你有了,我也要退休了,以后照顾不到你,你要改改这个性子,踏踏实实比什么都强,价值观淡定点嘛。” 所以,楚锐没有立即拒绝赵兴,当面翻脸不符合他的性格,还是背后捅刀子来得销魂。于是他对赵兴这样说道:“这个计划听起来十分可行,军门大可放心,待会我就去和刘氏兄弟还有其他弟兄们打招呼,想必绝无问题。说起来,李桢此獠实为我大宋败类军中恶疾,一贯贪生怕死卖友求荣,子曰以直报怨佛云除恶务尽,除了此人真是上应天道下顺军心啊!再说天予弗取反受其咎,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自然是要做的。” 嗯?赵兴满心欢喜,他还真没想到这番说话会如此顺利,在他看来楚锐虽然一贯老实厚道但毕竟是个读书人,本朝的读书人哪个不是满口天人大道仁义道德?真想不到楚锐居然一口应承下来,不但让他把利诱不成就逼迫威胁的手段给省了下来,甚至还把这个赤裸裸的阴谋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什么子曰佛云的,嗯!厚道!楚指挥楚贡生这书没白读,是个厚道人! 赵兴笑眯眯地前脚下了船,厚道人楚锐立马后脚跑去找李桢。 要找李桢就得乘坐小艇去,而李桢所在的船位于整个船队的末尾。此时江面上极其热闹,货船渔船粮船还有罪卒们乘坐的运输船全挤在在江面上,加上王六郎这个原本的旱鸭子cao舟技能又非常低劣,所以要去到李桢那儿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楚锐就乘这档儿思考完善了一下应对策略和细节。 直接在经略、转运这两大帅司机构面前否定赵兴的说辞是断不可行的。尽管赵兴把犯人押送到地方就已经完成了任务,不过却绝不会在完成任务后便一走了之,得等到帅司确认并上报枢密院后,经由枢密行文,赵兴才有可能离开。广州距离京城何其遥远?文来文去的,加上这文又不是紧急军文,短则三两月,多则大半年,总之赵兴短时间内会一直待在广州城里,暂由两大帅司编管。如果当面揭穿赵兴,只要朝廷一天没定罪,赵兴就还能在广州城里当一天官,赵兴带来的押送官兵人数也不少,手里有枪心不发慌,要找他楚锐这个流放犯的麻烦就实在太容易了。 可如果当面不拆穿,背后密告呢?那就更不可行了,不但最终还是要得罪赵兴,恐怕连朝廷和帅司衙门都会对此有意见。在朝廷看来,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对待不法阴谋之事有何不可光明磊落直言,偏要去行那些诡诈鬼祟之道,莫非你等流放之罪卒,竟敢怀疑朝廷会偏私护短不成?而在帅司衙门看来,今天你们能在赵兴背后捅刀子,焉知明天你们不会在帅司背后下绊子?迟早有你们好看。 不能明告也不能密告,既要捅赵兴刀子又不能给赵兴找到报复的机会,整件事的难度确实大了些,不过楚锐终究还是有办法的,虽然这办法稍微有些行险,但只要得到李桢、刘氏兄弟等人的支持,并且一些细节把握得当,成功的可能性颇大。 “六郎,你去唤刘家兄弟过来,就说我有事相商。”在登上李桢座船的时侯,楚锐吩咐道:“如果他们问是什么事,你就说是关于上岸点卯的事情。对了,用不着去得太急,嗯,总之大约两柱香内不要赶到,待你跟他们说完之后,注意看看他们是否立即动身,或是先行私下商量完才动身,等你跟随他们到了这里,前一种情况便悄悄竖根指头给我看。” “就算你让我两柱香内赶到,我也做不到,奶奶的,这破船咋就不听使唤呢?”王六郎骂骂咧咧摆弄着手里的桨辑,努力却笨拙的让小舟转向,临了补问一句:“要是出现后一种情况呢?” “那就竖两根指头嘛!”楚锐头也不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