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梦_第142章 第二波援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第二波援军 (第1/2页)

      此时的日本国内,正是一片欢欣鼓舞的时候。通过政府出色的外交手段,日本在战后从列强手中接过了太平洋上大批殖民地。虽然这些殖民地都是一些地盘不大的岛屿,但是却占据了很多至关重要的位置。

      有了这些岛屿之后,日本海军就可以在太平洋上拥有众多的基地,通过这些基地日本海军的影响力也将大大的加强,从而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有着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海军,不再只是在亚洲偏安一隅。

      同时也正是在战后,日本跻身到一线列强的队伍里面,不再是跟着英国屁股后面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弟。在这个英法德三大列强实力受损,纷纷收缩自己的势力的时候,跟美国一样坐山观虎斗的日本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种改变,是日本从民治维新以来就梦寐以求的,经过诸多先辈的奋斗,日本国终于再次屹立在亚洲。

      对于这次派兵前往山东,大部分日本政客都认为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自从当年举全国之力击败了他们学习模仿了上千年的中国之后,他们就没有再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同等的对手了,尤其是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击败了沙俄的远东军团之后,这种自豪更是渐渐开始演变成为一种傲慢,政界或许还有人高看中国一眼,军界却是沉浸在一股对中国俯视的优越感当中。

      所以日本军部在受到大岛健一的求援电报之后,第一反映不是赶紧调集援军,拯救那些被中国军队所包围的部队,而是开始痛斥大岛健一的无能。在日本军部看来,大岛健一作为一个陆军大将,率领两个师团的部队到山东去作战,居然被愚昧落后的支那陆军所包围,现在尽然需要向国内紧急求援,简直是日本军界的耻辱,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了大岛健一求援电报里面对国防军数量至少有十万的描述。

      虽然首相本人的意见是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这次事件,但是日本军部根本没有采纳首相的意见,源敬这个平民首相在军界的影响力实在是太低了。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之后,日本陆军部还是决定紧急抽调三个师团的兵力支援山东战场,在日本军部看来,这三个师团到达山东之后,帝国陆军在山东就有五个师团的兵力,完全足够平推整个山东了。

      支援计划确定之后,整个日本军部开始紧急动员起来。现在的日本陆军只有西伯利亚一处地方可以施展拳脚,但是在西伯利亚那寒冷的平原之上日本陆军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现在的苏俄红军虽然还没有经过五年计划,但是在人数和士气上的优势还是日本陆军无可奈何的,再加上西伯利亚的地势实在太宽阔了,战略纵身太大,日本干涉军加上其他列强的干涉军也不过十万人左右,放在俄国远东地区根本就是沧海一粟。

      所以在很多日本军人眼里,这次在山东由支那军队主动挑起的局部战争无疑是一个绝好的为帝国开疆拓土的机会,如果他们在山东战场表现出色的话,没准还有机会取得跟击败了沙俄的军神乃木希典一样的荣耀。

      所以在陆军部的调令下来之后,被选中的部队士气高昂的朝着港口集结,憧憬着在支那大地上建功立业的场景。而没有被选中的部队则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仿佛错过了什么天大的好事一样。只有部分政界人士看到了这高昂士气背后的危机,现在的日本国内可就只有两三万人的部队了,镇压国内局势都有一些捉襟见肘,万一这援军要是再陷入山东的话,那帝国要么紧急抽调西伯利亚干涉军回国,要么就只能进行大规模战争动员了。

      而一旦进行战争动员的话,日本国内好不容易开始有所起色的经济形式又将迎来一次寒冬,而且战后的利益已经瓜分完毕,整个世界基本都在休养生息当中,可没有机会再给日本国左右逢源占尽便宜了。

      不过这种想法在国内并不是主流,甚至拥有这种想法的人都不敢在公共场合把它表露出来,毕竟现在的帝国正是一片风生水起的模样,谁要是在这种关头泼冷水的话,说不定第二天就会被沸腾的舆论所撕碎,甚至还会有激进的军人跑到他家里去找他谈心之类的。

      就这样,在军部的命令之下,日本陆军第2师团和第102、103两个预备役师团一个周之后在横须贺完成了集结,登上了运兵船当中,准备在第二舰队的护航之下前往山东战场支援。

      而远在山东的鳌山卫,接到援军已经集结准备出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