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5 理当如此 (第2/2页)
透过这些,他仿佛已经看到,她向他背转身去,与陈文昌在小书院里举案齐眉的叠影。 “你……” 或许因为不需要与她再针锋相对,或许已经到了最后一刻,他眼中的神情更像是月光树林里假扮的生番。 他向她投注所有的目光,并不需掩盖。 “我……” 他挣扎着还想要说些什么。 说一说当初在蕃商大会上,那不由人定的惊鸿一顾, 说一说十天前那一晚,他在暴怒中,从月光树林里闯出一条路来,追逐在她的身后。飞奔而来。 说一说,他渡过千仞大海,终于来到了她的面前…… 虽然错过,却仍然相遇。 他的话还在‘唇’边,她的裙影中却悄悄探出一个小小的身影。惊引了他的目光。 却是那小寺奴因为久久听不到动静,小心地从楼梯口探出了半个头。 他便看到了那小‘女’孩子半旧的僧衣,单瘦的脸庞,她剪到齐耳的短发,懵懂而明亮的大眼。 虽然害怕,她仍然努力探出头来。看着天光落下的外面世界。 意外撞到他的眼光,小‘女’孩又连忙地把头缩了回去。 慌张而小心。 也许,正如她当年入寺为奴的身影。 突然间,他几乎要落下泪来。 为她。 也是为自己。 “……坊主请起。” 他凝视着恳请他保媒的她,弯下腰。双手虚扶,却又在她抬眸与他相视的那一刻,他微闭了双眼, “理当如此。” …… 从鼓楼走下,他与她在沉默中分头离开,各自心知肚明: 如今的她,仅是想要一处的安静小院,有一人相伴。静静地恬息。 他却想走得更远。 掉头不顾的季青辰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求了楼云出面保媒,她接下来就开始盘算着要去说服阿池。 说服阿池。才好让她带着三郎一起回大宋。 三郎的病只有她和二郎知道,许淑卿可能也明白,但其余的人都以为三郎就是一个勇猛无敌又前途无量的‘乱’世豪杰。 包括楼云。 然而她找到阿池时,从他嘴里首先听来的却是: 过几日,山道上安全了,陈氏叔侄准备上山进驻马寺。 陈文昌来接她回坊。 “三郎和陈家人一起上山?” 她沉‘吟’着。想着陈家叔侄上山的意图。 虽然陈洪是有在订亲前给她留个好印象的目的,但三郎能够愿意带上他们同行。当然也是对泉州陈家有所认同。 去年她从泉州回来时,三郎看了陈家送来的陈文昌的画像。只有嗤之以鼻一个表情。 尽管他从没有反对过。 “是,总不能让外人来接你回去。陈纲首要让他侄儿来献殷勤,三郎总不能干看着。让他们以为家里巴不得你赶紧嫁出去——” 火中半毁的秋获院里,几天过去仍然浮着烧焦的气息,阿池点了点头。 “本来有许家兄弟来接你,三郎不用亲自来的。但他们既然回坊了,三郎正好来一趟。” 十天前,三郎派上山来接他的许老大和许老四,他们一听到驻马寺围寺的消息,马上就回坊去报信了。 事态紧急,是他们没想到把她一起接走的正当理由。 她当然也没兴致和三郎的心腹计较这些,反倒是阿池,他打量着她的神‘色’。 “刚才那姓楼的和你在鼓楼上说话了?” “……” 她在心里拿定了主意,压根没过要和楼云有什么真正的瓜葛,然而此时听到阿池又开始了每天的例行查问,她终于烦躁了起来。 “你去和三郎说,把我卖给楼云,楼云也不可能支持平家与新国主对峙。我就算是托他的福高攀了国使呢,我也不可能把内库、田庄全都给他,一毫都不分给二郎。” “……” 比她更牙尖嘴利的阿池居然也没有反‘唇’相讥,而是皱了眉,端详着她的脸‘色’,猜疑道: “你这是发什么脾气……” 她顿时也清醒了过来。 没有因为外人,反倒和亲弟弟怄气的道理。 “……我来把国使的家将带回去。” 她深吸了一口气,平静开了口,果然看到阿池的脸‘色’变了变。 她直视阿池,道: “陈家叔侄是为了是来接楼国使回去,顺带捎上我罢了。也是时候把家将还给他了。陈家在唐坊分股的事,国使答应去说服陈洪让步。” “……你们在上面磨叽了半晌,结果就谈了这一点事?” 阿池显然不以为然,“他没和你说别的?” 她没理睬他。 因为脚步声响起,她深知阿池的眼光虽然还落在她脸上,淡定地等着她的答复,但他的心思早就不在了。 她抬了眼,看向从破屋子里走出来的俘虏们。Q ps:鞠躬感谢md12,小菊灯,秀子71303,螃蟹‘毛’的粉红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