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3 鼓影心声 (第1/2页)
她不过仅是试探,果然发现: 虽然听说楼府里的家将都是他的同族兄弟,却都是由楼云安排婚配。 她顿时就放了心,便也不急不忙起来。 “并未想到大人府中还有‘女’子,年纪又如此之小,所以才白问一句,倒是我多事了。” 楼铃当然被阿池捉住秘密扣押。 这几日她去看俘虏时,楼铃被捆着怒视阿池,阿池却正逗着她玩。 那时她的心情只有震惊。 十年前的那件事之后,阿池对谁都是一副冷脸的样子。楼铃这几天被他捉住,他却有心思一直和她说话,她就猜测着总有几线希望。 而且,她当时在一边看了半晌,她觉得楼铃那小姑娘虎头虎脑,,可爱得很。 虽然对阿池很戒备,但她应该还是不会讨厌阿池的。 阿池的脸,还蛮能哄小姑娘。 十年前,她也是极喜欢他那张脸的。可惜的是,喜欢他张脸的人,还有僧官们…… 楼云何等的‘精’明,只听她探听了这一句,便知道是有人看中了楼铃。 她这是吞吞吐吐是背着人家来探他的口风。 “……听说这驻马寺里的寮主阿池,与坊主是旧识?楼铃在寺中,应该是得他的照顾?” 季青辰含笑不语,只当听不懂“照顾”两字里的讽笑。 她与阿池、谢国运可不一样,不会八字没有一撇就蹿上跳下,非要把死马当成活马治。 见得楼云沉默等着她回句话,她才笑道: ”阿池是我弟弟三郎的好友。其余我与他也不太熟悉。” “……原来是三郎的人?我记得,那位寮主三天前送坊主搬到了松风居,原来是三郎托他照顾坊主?” 他明知道她的话不尽不实,倒也愿意和她说些闲话。 看着她婷婷而立,笑意晏晏给别人下套子。总比时刻防着她从他身上捞好处,谈条件好。他的心情要舒畅得多。 “看来,这阿池在三郎面前能说得上话? 他稍一回想,他就知道三天前送她来松风居的那‘阴’柔男子就是阿池了,“坊主是打算先从他这里下手相劝了?” 他倒不认为有人敢把他府中的‘女’家将如何。反倒在心里跺脚: 楼铃是半点没学会‘女’子害羞掩饰的功夫。她还是和西南夷山里一样,只要她觉得喜欢。她就时时盯着不肯放。 在这寺中被捉到了也不知道收敛。 这才被季青辰看到了眼里。 “……” 因为楼铃的不矜持,他斜眼看她,终于也不打算和她兜圈子,直问, “坊主的意思是。我要是不答应楼铃的事,坊主就不打算把他们还给我?” 她正等着这句话,慢慢以扇掩面,只‘露’出双眼,笑道: “大人的意思,如果我不答应陈家的婚事,即使我唐坊之人迁回大宋,大人也是不会出面。召三郎一述了?” 在楼云皱眉间,她掩在扇后的‘唇’,漫声叹息着。 “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宋船队在患难中保护了唐坊。如今扶桑兵船退去,坊民们必定都对大人感怀在心。只要大人开口,三郎是不得不听从几句的。” “……” 他一时无语,知道她就是扣着两个家将,在和他谈条件。 至于。他是不是一定要让她嫁给陈文昌…… “坊主的家事,只需与坊主的兄弟商量。至于本官……” 他微微垂眸,然后挑眼看她。 “本官不远万里而来,只是希望坊主暂停了对韩参政fǔ的供奉罢了。” 这句话,却不止等了十天。 她知道现在不能再含糊过去。 “大人应该知道,我供给韩府的金砂通过了黄氏商栈,都是由王纲首一人使用。他 仅是在修复废旧河道。并没有拿去在朝廷上下打点,拉拢朝官支持韩参政……” “坊主也应该明白,朝官也是常人,有些大人需要钱货打点,有些大人需要实缺官位。但也有几个人,却是要看到实绩才会动心。” 他直视季青辰,忍着没去问她和王世强还有什么密约。 她把金砂‘交’给王世强,修复一段三百五十里的大宋废旧河道。这样的工程看似和唐坊挖掘出十二条河道一样,实则大大不同。 无论将来有没有北伐一战,这份功劳完全和她无关,仅成了王世强将来的升官之阶。 王世强得了官,到最后得到诰命的也绝不是她,而是他的族妹楼鸾佩。 他更清楚,她绝不可能就如此损已利人,便宜了王世强。 她同样不动声‘色’,只是笑道: “如大人所言,就算朝官里有不爱钱财和官位的人,他们非看到实绩才动心。但他们如此固执,必定上不讨官家的欢心,下不得朝官扶助。这样的人被韩参政拉拢过去,大人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坊主对朝中之事果然是耳目灵通……” 楼云深知,朝中几位一直要求北伐的老臣,他们的情况正如她所言。 早在多年前,这几人就因为不被官家所喜,也没有重臣说情,所以被远远贬到了江西、秦川等地。 虽然在边远之地穷困潦倒,此生几无复起的可能,但他们不论在朝在野的的声望都极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