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张皇后_004 风波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4 风波起 (第1/2页)

    王采女被拖出去后,蔡琅站在一旁为万家小姐递茶送水,点头哈腰忙的好不热乎。而整个后院则陷入一片死寂。但凡一个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储秀宫里已经有个“主子”,且威严惊人。

    一宫女在长廊中奔跑,面色慌张。她远远地瞅见了院内的蔡琅,脸上的焦急顿解。

    这宫女走近蔡琅,附在蔡琅耳旁小声耳语一番。

    蔡琅一听,脸色大变,放下手中的茶杯,小声对万珍珠说了一番话。张沐眼见得万珍珠缓缓地站起身来,在侍女的搀扶下离了座,向正堂走去。

    出了什么事?

    正在张沐感觉疑惑之时,蔡琅突然摇起双臂,冲采女们喝令着:“诸位采女速去正堂”。此话一说完,她便率先向正堂走去。张沐手作小锤状,一面拍打酸疼处,一面随着诸位采女向正堂跑去。

    不知她们葫芦里又要卖什么药…

    张沐的脚程虽快,但因其故意放缓,算起来是倒数几个赶到堂内的,只能站在靠近后门的地方。

    这,正合她的意思。

    --------------------------------

    进入正堂后,张沐下意识寻找蔡琅,见她站在前方门侧,背对着自己等一帮采女。

    再看堂内采女,皆是闲闲站立。

    突然张沐听见蔡琅高喊一句“跪下”,下意识地屈膝触地,低头不语。

    一瞬间,所有采女两膝一弯,头一低,整齐划一地跪在地上。

    入宫两天众人什么都没学,但跪人的功夫却是大有长进。

    张沐跪在地上,眼睛看不了前方,只能竖起两耳。

    蓦地,听见一声不男不女的尖细叫声“太后娘娘,贵妃娘娘驾到”。

    接着,又是“彭”地一声,蔡姑姑跪在地上,高喊一声“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张沐耳听的旁边宫女也开始叫唤这句话,连忙跟着朗诵。心里却叨咕着,蔡姑姑这话,越听越像平日里巫婆跳大神时的“符咒”。

    良久,两人出声。

    “诸位都起身吧。”一慈祥的声音响起。

    “起来”一刁蛮的声音说道。

    蔡姑姑首先站起,采女们见蔡姑姑站起身,这才敢起来,宫里的规矩还没教,没人知道要怎么做,只能依葫芦画瓢,依着蔡姑姑的行为做事。

    “诸位都抬起头来,让哀家看个清楚。”

    张沐这才敢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原来说话的是太后娘娘。

    轻轻扭了扭酸疼的脖子,张沐暗想:这皇宫里真是麻烦,每天不是跪,就是低头。不到两日,自己的脖子已经开始有些酸疼…

    太后走入堂内,一边踱步一边看着两旁的采女,微微点头。

    她看了看左侧的一女子,温柔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儿的?”

    “我…”那采女没料到太后会问话,一时紧张竟自称为我。一说出口,她便吓得瑟瑟发抖。

    “大胆,你该称奴婢,竟然敢自称我。蔡姑姑,你的礼仪没教好吧”万贵妃充满怒气说道。

    太后和万贵妃是同时来这储秀宫,可是与太后入堂不同,万贵妃此刻正站在门旁,并没有进门

    周太后和万贵妃二人自打朱见深继位后,就没有休止过战争。可这万贵妃深知朱见深是恪守孝道之人,只除了皇后一事曾将争斗闹在明面上,其它时候…都是另一种斗法。周太后对万贵妃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但却无可奈何,只能在后宫中压压她的气焰。

    一个想要在新人面前立威,一个想要在新人面前灭对方的威风。两位都是宫里的大神,苦的…便是蔡琅和储秀宫的众人等。

    万贵妃这话一说出口,蔡姑姑已吓得七魂八魄不知何处寻觅。谁也想不到才第二天,采女规矩都没有教,太后和贵妃这两位后宫的大人物就一起来到储秀宫。

    张沐和别的采女一样,眼睛目视前方。故此也清清楚楚地眼见蔡姑姑,两腿一哆嗦,跪在地上,脸上充满了恐惧,边磕头边喊着“老奴该死,老奴该死。”

    “诶,她才入宫几天,无碍。”太后拦住万贵妃的话头,语气略带厌恶。

    “起来吧。”万贵妃冲着蔡琅点点头,她本就无心惩罚此人,以后她还用得上这人呢。蔡琅本就是宫中的老人,两主子争斗的事情摸得清清楚楚,头是真磕,但眼睛也没含糊。一看见万贵妃的点头,蔡琅立即站起身来,恭敬拘礼后,站在贵妃身侧伺候起来。

    太后那边,却不愿让这风波如此过去。她嘴角勾起微微的笑纹,轻声轻语地说“只要不是那口里叫着奴婢,最后爬上主子床上就可以了。”

    说此话的时候,太后瞥了一眼万贵妃。堂内诸人,但凡知道零星后宫之事的,都猜到太后意指的是身后的贵妃娘娘。

    那采女,并不知道太后意指是什么,只当是太后仁慈,为自己化解尴尬,欣喜地对太后说了声“奴婢谨记”。

    万贵妃听见此话,气得不轻。那扑着一层层粉的脸,开始不停地抖落下白色的粉末。右手上的朱红指甲深深地掐在右手的手掌处。

    太后见贵妃并没有回话,便继续向后走,随意地停在另一采女面前,看了看她身上的牌子,上写:杭州杨婉婷。

    一见那牌子,太后轻轻颌首,右手则缓缓勾起那采女的脸,仔细地看了看采女的样貌。

    “都说杭州出才女,杨采女你可否介绍介绍西湖?”

    太后所问的杨采女本出自书香世家,虽然容貌算不上佳丽,但却端庄有礼。

    她冲着太后盈盈一福“奴婢素来倾慕宋朝的东坡居士,他曾有过一诗赞美西湖。奴婢以为甚得灵韵。”

    她顿了顿,眼见太后充满鼓励地看着她,所幸鼓起勇气启朱唇,缓缓说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她闭目诵那诗,神情柔美,仿佛沉浸在故乡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