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风云_第二章 私访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私访 (下) (第1/2页)

    凌晨,一道闪电从闷热的空气中劈过,砸在广州城西陈家祠堂南面的那一大片贫民区最后面的一棵老树身上,之后,一场大雨訇然而下。老树身后的大杂院里的住户们不约而同地从梦中惊醒,在一阵急似一阵的雨中开始盘算起新一天的生计来。

    最先穿好衣服的是沿街卖花的小妹,在第一声雷声响过后,她在心里恨恨地骂遍了老天爷的所有亲戚之后便急匆匆地穿好衣裤,找出蓑衣、蓑帽,穿戴整齐之后,就去敲鱼贩子的门。象往常雨天那样去帮鱼贩子到珠江边上凤凰塔码头买鱼,再送鱼去十字街两旁的酒楼。虽然比卖花少赚十几个铜板,但总比竹篮子打水要强些。

    鱼贩子已经做好出门的准备。他今天比往日起得稍早点,因为道上肯定比平时要难走些,他必须在巳时之前把鱼送到各家酒楼,否则的话,酒楼的伙计们极有可能买别人的鱼,让他的生意落空。从本心而论,他是不太愿意让小妹来帮忙的,因为这样的话,他会损失20个铜子的工钱,但考虑到小妹常常会买下一些他卖不出去的鱼,为此,他还是决定让小妹来帮忙。这样,他就可以少跑几趟。毕竟拉着百十斤的鱼在大雨中奔波也确实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啊!

    他们出门的时候碰到一脸苦相的算命先生柳神仙。柳神仙是个标准的江湖人,信奉“江湖一把伞,准吃不准攒”的信条,又有平时积蓄不多又大手大脚的毛病,偶尔还会去花船喝上一回花酒,因此,看到大雨就会觉得很绝望,因为,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几个时辰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他常活动的露天茶馆和集市,都不会有人,即或有,也难有请他指点迷津的兴致。因此,他也少有的早起,准备去找他改行帮人办丧事的师兄,去客串打打小锣或敲敲鼓,最不济,也可以混入哭丧人的队伍中挣两个哭灵钱。这也算是个室内工作。

    柳神仙见到鱼贩子,眼睛里灵光一闪,一理胡子面带羞色。鱼贩子一见对方无事献殷勤,就知道有猫腻,正打算开溜。柳神仙却不打算让自己的笑容白投资,一把薅住他说:“老弟,借你的那身孝服用一用,万一今天能又当上一回孝子呢?”“有总管人借这个的?不借!躲开,我要出门!”柳神仙挡在那里,鱼贩子扭过身子不理他,他就对着空气点头哈腰,仿佛鱼贩子的分子正充盈在空气中一样。小妹适时拉了拉鱼贩子的衣袖,鱼贩子很不情愿地说:“屋里老地方,自己去取吧!”

    找出孝服,柳神仙一脸瞧不起自己的神情,摇摇头出门,嘴里哼着他最爱唱的两句粤剧大戏唱腔:“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明磊没有被雷声惊醒,却被一杆人等的嘈杂声弄得再也没了困意,也爬了起来,站在檐下看着众人忙碌。在风雨中,明磊觉得柳神仙的声音显得很苍老。柳神仙的声音也惊醒了前院吹糖人的小陈。这个小陈是从河南一路逃荒来的,媳妇死在了路上,到广州也就半年的光景。小陈探出头看看窗外,正迎上明磊的目光,急忙友善地点点头就缩了回去。小陈知道今天这个世界不再会有地方能容纳他和他的家什,终于可以不怀愧疚感地歇息一天,给儿子做几个包子,然后背着他去免费的新式学校。这是儿子最盼望的两件事,只有雨天他才能办到。

    明磊透过打开的屋门,看着小陈小心地和着面,把昨天的剩菜放在菜板上剁得很仔细,然后开始包包子。小陈发现自己的手很笨拙,做出来的包子居然莽墩墩的像馒头。明磊就有些看不下去,毛腰进去,站在小陈后头,开始比划起来,毕竟来自“妇女力量大无边”的时代,明磊的家务活功底比小陈强了许多。但是,在上屉之后,由于面没有发酵过,包子居然一点都不长,老实得如同小陈这个人一般没有一点点花哨痕迹。

    笼屉里冒出的水汽使小屋充满一股温暖而好闻的气息。这是孩子他妈离开小陈之前的那种气息,是家的气息。这种气息离开他已经很久了,今天托雨的福,又光临到这间小屋里。小陈的眼睛有些潮湿,明磊也感受到那个已经遥不可及的家,仿佛看到很小的时候,还住在平房,冬天的炉子上正冒着热气的蒸锅和一旁忙碌的母亲,不觉已经泪流满面。小陈同情地看着明磊,捅了捅他,一时间,俩个大男人互相看着,谁也没有说话。许久,小陈转过头,看着还在熟睡的孩子,小声说:“狗仔赶上好时候了,能不花钱识字,将来一定过得比咱们好。没有这个想头,活着还真没有个意思了。你说是不是?”明磊没有回答,拍了拍他的肩就毛腰出去了。

    笼屉的香气也无声无息地传到隔壁的鞋匠老王的屋里,鞋匠往日晴天的时候每天回来都会往枕下塞一个铜板,一遇雨天,便会摸出来,当成今天的收益,这几个或十几个不等的硬币保证他可以心安礼得地睡个懒觉,并在隔壁传来的香气中,美美地梦到家乡和他的妻子儿女们……

    明磊很敬重老王,就因为一件小事。也就是三天前刚住这儿时,明磊特意和柳神仙、小妹在院子里闲聊天,那俩个一屁股就坐在青石台阶上,明磊瞅着太脏,顺手拿出看过的《广东旬刊》就垫在下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