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南宋雄起_第125章 复仇的理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复仇的理由 (第2/2页)

民居火灾之祸而焚毁,还又在其上修建了一座高十三丈的白色塔,起名叫“镇南塔”,以销王气,让宋朝的王气永不翻身。

    当然,这些事都发生在祥兴初年,那时赵昺刚刚登基,海上******到处逃亡,哪里能管到了此事。当然,崖山后赵奇兵代替了赵昺,可那时他又刚到海南岛,忙着富国强军的事,就是听说也顾不上这些事情。况且,那六陵对自己来说,似乎很遥远的事,也就更不在意。

    但是,现在他得到了一个消息,杨琏真珈重新回来了,而且还得到了桑哥的批准,要在废陵上再修寺庙。

    而今年年初时,至元二十三年正月,作为掌管佛教和吐善事务的总制院使,桑格的奏请忽必烈,要求江南释教总统已改为江淮释教总统杨琏真加遣送南宋宗戚谢仪孙、全允坚、赵沂、赵太一到大都为质。

    现在已是初冬,东北的乃颜正在备战,忽必烈正忙着去上都,以防乃颜叛乱。所以,这事暂时被耽搁下来。而这也正好给了赵昺出征躲避朝中大臣。

    当赵昺把自己亲征的意思刚刚说出来,顿时朝堂上又如扔下了一个重镑炸弹一般,各大臣又开始拚命阻拦。反正说什么的都有,总之归纳起来就两点,一则你赵昺是皇帝,亲征太过于危险,而且泉州战役后你就说过不再亲征,这次又要亲征,说话不算数。二则,你现在搞这个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弄得朝中人心不稳,争论不休,你到好,想扔下这个烂滩子一走了之,躲出去享清福,这也太不仗义了吧?连文天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三人也是苦苦恳求赵昺三思,不要再提亲征之事。

    “你们知道六陵里埋葬着谁吗?他们是先帝!你们知道度宗是谁吗?那是我的父亲,你们知道理宗是谁吗?那是我的爷爷。你们知道我爷爷的脑袋哪里去了吗?被杨琏真珈做了酒器。”赵昺说到里,眼里含着泪花和愤怒。

    “但是……”张世杰刚要说,就被赵昺打断了。

    “没有但是!当他们被从地下挖出来时,你们在哪里?他们被吊在树上几天几夜时,你们在哪里?当他的脑袋被拧下来做出酒器时,你们在哪里?当他们的尸骨被乱扔在野地里,你们在哪里?当他们的尸骨被夹杂在牛马枯骼中埋进故宫下,并在上面建成高塔镇压着,你们又在哪里?”赵昺几乎在喊着质问。

    大家从来没有看到赵昺如此愤怒的神情,他的面部扭曲,两眼通红,双拳紧握在胸前,胳膊用力夹紧,就像一个狂怒的野兽一般咆哮着。

    大家都不敢看他,低着头。

    陆秀夫咬咬牙,还是低声说道:“陛下,临安有如龙潭虎xue一般,陛下不应该紧临险地。如果陛下有不忍言之事,我大宋振兴之事,为臣不知……”

    “老师,你不用再说了。老师,平时你是如何教育我的,为人子者,孝心为先。我朝历代以孝治天下,朕不能看着挖我祖坟之徒消遥法外。朕必亲刃此徒方解我心头之恨。过去,朕年龄小,无力可为,现在朕长大了,有了与蒙元一拚的国力和军力,朕不能眼看着仇人站在面前而无动于衷。”赵昺打断陆秀夫的话恨恨地说道。

    看着下面的大臣们再不说话了,赵昺最后说道:“众大臣听旨,现由文天祥文总理为首,协同******各部首长,组成责任内阁团。责任内阁团总揽国家政务,责任内阁团全体成员协商后有权任命所有政府三品以下高级官员,同时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一切重大方针与政策,代表国家向皇帝负责。同时,陆秀夫议会长携全体议会人员,协同最高法院和督察院两级首长,监督内阁成员团执政。张世杰总参谋长做好一切战争计划和筹备工作,按本次制定作战总纲指挥各军作战。国防部做好应尽职责,动员预备役部队,做好军队的补充和本土的防守。记住,朕再说一次,军政分离,各司其职,不得互相干涉。你们放心,别指望朕会回不来。等朕回来,要看到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依然是尽职尽责,毫无懈怠。各位臣工,现在是非常时期,就要行非常之事。还希望大家放下杂念,搁置争议,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记住朕曾说过的话,投敌叛国,损害军民利益,犯我华夏者,不论是谁,虽远必诛。好了,有愿意送朕远征的臣公,明日辰时到白沙津码头见。张总参谋长,到作战室去,再细定一下这次的作战总计划。散朝吧。”

    说完,赵昺背着手转身向后走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