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阳谋 (第2/2页)
以,赵挺礼心中有数得很。 乃颜再次瞪大的眼睛:“你胡说,你听谁说的?” 赵挺礼一听这话,知道自己手里拿的底牌了,淡淡地说道:“谁说的已经不重要了。就凭王爷这十万兵马,又有多少取胜的可能?现在伯颜虽说和林西拒海都,忽必烈手中兵马又何止十万?再加上赤马探军,新附军,只要粮草丰沛,百万强军东进辽东,也不在话下。王爷,你还觉得有必胜的把握?到时,忽必烈必定亲征,王爷,你又有何良计可挡百万大军?” “你到底是谁?谁派你来的?你有什么目的?”乃颜大声地咆哮道。 “实话对您说了吧。我是大宋的信使,奉我家官家来帮助你。” 乃颜不怒反笑:“你家官家?那个娃娃皇帝?他有什么本事帮我?为什么又要帮我?” 赵挺礼再一次微笑一下说道:“王爷,咱明人之前不说暗话。我临来时,我家官家就叮嘱过我,这次乃颜王爷联合出兵十万人,但一定抵挡不住忽必烈两路作战。特让我携带一些武器装备来支援王爷。” 乃颜彻底地怒了:“两路?哪里来的两路?还支援?他一个小娃娃占据一一孤岛,差点灭国,在我蒙古人面前连跑路都跑不快,还要支援我?好大的口气。他凭什么技援我?” 赵挺礼冷笑一声:“王爷,你也听说了忽必烈海运战船北上辽河,为什么就没有看到呢?这全是我大宋的北海舰队给王爷挡着。不错,过去大宋只有逃跑的份,自我家官家亲征后,蒙古人又有几次胜过我大宋海军?东征日本你们败了,南征安南、战城,连唆都都没有回来,就更不用说两次对海南岛的侵袭,到现在阿里海牙还不敢南下两广。” 乃颜听的是又气又怒:“那个娃娃皇帝凭什么好心肠帮我?你说清楚,说不清楚,你就留下命来吧。” 赵挺礼看着乃颜就要上道了,缓口气慢慢说道:“好叫王爷知道,我临来时,我家官家已经对我说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官家还对我说,‘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王爷你想想,我大宋支援你为什么?不就是想着趁忽必烈背后大乱时,趁机起兵北上吗?到时,你从背后进攻,我大宋从南边进攻,到时,咱大可划江而治。这就是咱们双方的利益所在。还望王爷深思。”
乃颜又一次气笑了:“这个娃娃皇帝有意思,小小的人就会玩这样的阴谋诡计了。你们想如何支援我?” 赵挺礼斜了一眼乃颜:“我家官家早就让我告诉王爷你,这不是阴谋,是阳谋。王爷你想反叛忽必烈,就必须要依靠我大宋才能成事。具体说到帮助,第一,我在宋可以和王爷你进行商业往来;二,忽必烈海路进攻的部队,我大宋帮王爷挡下来,免得王爷两线作战;三,王爷西进这时,就是我大宋强军北上之日,到时可以替王爷牵制南方忽必烈人马,减轻王爷的压力。当然,这样,王爷也牵制了忽必烈的一部分人马,也减轻我大宋北伐的压力。” 乃颜突然对这个赵挺礼感兴趣了,其实应该是对赵昺感兴趣了:“你家娃娃帛帝还说什么了?” 赵挺礼这才正式向乃颜行个礼说道:“我家官家说过,海都如果没有乃颜王爷西进力度,一定只停在和林西侧与伯颜对恃,不会再东进一步,最终势必败归。而海都远离辽东,忽必烈必定亲征,几倍于乃颜王爷的兵力。乃颜王爷只能孤军作战,势必不能全胜。官家还特意安顿我告诉王爷,注意不要与忽必烈决战,尤其是不要在不里古都伯塔哈之地与忽必烈决战。最好以小股部队多面sao扰为主,让忽必烈顾头顾不了尾,方能见成效。” 乃颜现在更是大惊,他本来还想着引诱忽必烈的大军于不里古都伯塔哈之地,利用两河交叉的三角地带,围住忽必烈的大军决战,不想,连这个都被那个娃娃皇帝提前猜到了。 他想到这里,冷汗忽然冒了出来。连那个娃娃皇帝离得这么远都能猜到,那忽必烈对草原了如指掌,还能猜不出自己的作战计划?到时,还不知谁收拾谁呢。想到这里,他的脸色缓和了许多,再次问道:“那你们的娃娃皇帝如何和我贸易?” 赵挺礼看到乃颜终于上了道,心中暗松一口气:“很简单,我大宋用粮食和武器与王爷交换战马、硝石等物。” “战马?哼,想得美。除了这个,别的都可以商量。”乃颜没好气地说道。 “那王爷难道不看看我带来的货物吗?” 乃颜一听,也对,还没有看对方的货呢。两人出了帐篷,就看到远处有一队马车停在营外的空地上。 到了车队旁,赵挺礼掀起一架车上的苫布,车上放着整整齐齐的铁刀铁枪,崭新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他又掀起另一个车上的苫布,下面放着整齐的木箱,木箱旁边还放着看似奇怪的竹架,其实就是“大力型掷弹器”。 “我家官家这次特意让我带了这首批的武器,共有钢刀五百把,钢枪一千支,手雷一百枚。另外,如果王爷愿意贸易,后期还可以再运货过来,当然,还有许多的粮食。” 乃颜看着亮闪闪的刀枪,爱不释手。虽说现在蒙古人也有了许多的工匠,但是草原上的钢铁还是比较缺少的。而海南岛的镍钢合金,那是草原上见都没有见过的东西。 当他要打开木箱的盖子去拿手雷时,赵挺礼一把拉住乃颜说道:“王爷,这个,你还是不要乱动的好。等我让人给王爷演示一下,让手下的人动手吧。这个夶危险了。” 其实,这就是赵昺最初搞的那个手雷,个头不小,只能用“大力型掷弹器”来发射,而且还是点火的,不是后来发明的那种拉弦的手雷,当然,这都是库存货,现在大宋军队早就不用的淘汰东西。虽说忽必烈也让人造出来一批这东西,可那个头要比这个大好几倍速,因为火药配方的问题,威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赵挺礼一挥手,后面过来两个大个子,他们要求找七八只羊过来,然后点燃了手雷,用力扔到羊群里,只听一声巨响,那七八只羊全倒在烟尘里,早已死得不能再死了。接着,他们又开始摆放好“大力型掷弹器”来发射另一个手雷,只见手雷飞到二百多步远的地方,一声巨响,腾起一大股的烟雾来。 “呵呵,都是好东西呀,你就不怕送上门来的东西,人货我都留下来?”乃颜阴险地笑道。 “不怕,我家官家说了,如果乃颜王爷强行留下,就凭这短视的眼光,这样的人也就没必要考虑合作了。所以,不怕王爷使强。”赵挺之轻描淡写地说道。 乃颜一时语塞,但还是强辞道:“呵呵,你家的那个小娃娃皇帝什么话都敢说呀。不过,这战马是我蒙古勇士的宝贝,这个不可能和你换。” “没有关系,我家官家说了,王爷你到时一定会求着和我们换的。” 虽说这次赵挺礼因没有换到战马而归,但赵昺自信满满的目光又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也只能遗憾地拉着一些硝石和东北的一些土特产回到了辽河的船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