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动荡的京都「中」 (第1/2页)
【这是今天的一章,完毕。】 “臣万死!” 凭借着隐藏于黑暗中掌控天下探报的身份,每代夏帝或多或少的都有些依凭,即便是性格再暴躁的帝王都不会过多的苛责“貂酋”,毕竟,这些活在暗无天日里的精锐细作统领,绝对是亲信中的亲信,近臣里的近臣。 所以,方才他才对乾德帝的怒视表现得异常平静。 但是百多年来的惯性,还有人类的欲望,让他选择性的淡忘了——不管他身为“貂”第七任首领的身份有多超然,他终究还是皇家的走狗。 若夏帝想除掉他,甚至不需要经过刑部勘审…… “咳、咳、咳…” 急促的咳嗽使乾德帝的呼吸略有些困难,长长的吸气声分外刺耳,拍击的响声里夹杂中闷闷的撞碰,好半晌,夏帝显得极为虚弱的声音才慢慢缓转,断断续续道,“朕、朕再给你五十万两银子,抽调…八百精锐,务必给朕探查出幽地的动向!咳、咳、咳…朕将整个“貂”的精华都给了你,莫要…让朕再失望!去吧。” “诺。臣,以死报皇恩!”貂万分恭谨的双手伏地,行了一个祭祀时才偶尔用到的敬神大礼,缓缓起身,躬腰慢退。 “查查…朕的大儿子,朕想知道,他是不是会说话了。” 临门的身影稍稍停顿,躬背得愈发深了…… …… 夏,圣武元年,孝圣帝十五年。 由工部牵头上奏的「缮都疏”摆上了夏朝开国帝君的案头,几番权衡,“孝圣帝”下达“扩缮令”,夏王朝的都城开始了唯一一次扩建翻新。 外扩城墙、规划民宅、规范集市、修缮街道、缮葺皇宫,浩大的工程持续了十年,整个京城最终被分成六大块,拼出了一个巨大的“王”字,并用人工开挖了数道清渠,引入渭水,形成了东西宽近万米,南北长亦八千余米的雄伟京都! 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不同逐渐影响着功用的改变,临近皇宫的二片里坊开始为人们追捧,慢慢的形成了京城内最著名的区域。 京城的百姓都知道,若想为家人祈福,京城西北角,内城西侧的十二里坊是最好的去处——京都有名的寺院、道观、清真寺大半集中于此,每隔五日,还会有有道高僧、大成法师授经讲道,堪称众佛云集。 市井中流传的“敬神十二间”,指的便是这里。 皇城东侧,京都东北角的十四里坊则汇集了满城的财、色、酒、气——最漂亮的雏妓、最醇香的美酒、最妖娆的花魁、最豪奢的赌坊、最昂贵的酒楼,尽皆聚于这奢靡的“销金十四窟”。 稠密的烟尘柳巷使十四坊的名头响彻中原,文人士子尤唱诗词,巨富勋贵斗财狎妓,这里从来不缺一掷万金的豪客,亦有众多绝世才子从此登入庙堂。 风花雪月的悱恻传说掩盖不了十四坊的烟柳本质,顾忌清名的朝廷高官鲜会选择此处购置宅院,纷纷默契的把府邸放入了“敬神十二间”,但是久居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关于朝臣显贵们的传言,大多都是从这里流出的…… 夏朝立国日久,皇族的人数不可避免的迅速激增,终于百年前,临靠着“大明宫”的“光宅”、“翊善”、“长乐”、“泰宁”被辟为皇家私访,大兴土木,最终形成了现今的“皇坊”。 皇次子二岁的悬弧之辰,夏帝又亲下制令,征用“兴庆坊”及大半“永嘉坊”,建造“兴庆宫”以为赏赐,往日的“销金十四坊”缩至八坊,其繁华奢豪却分毫未减,在夏帝病重不能临朝的二年中,这里更一度成为了王朝的权力中心。 呈长方形的兴庆宫东侧开有夹墙复道,与大明宫、芙蓉院相通,宫墙设七门,以正门兴庆为轴,筑以高墙,分割南北,北建宫殿,南造园林。 夏帝陷入昏迷时,权倾朝野的董贵妃毫不顾忌礼制,携着不满三岁的赵构从内闱搬入兴庆宫,数年里从未再返深宫,并二次下诏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扩建,极尽奢豪。 至乾德十五年末,兴庆宫已然朝堂高置,城楼叠起,号称“南内”。 夏帝修建兴庆宫本为皇次子成年后的府邸,所用事物皆选最上等的材料,稀贵的五色滴水琉璃点饰就多达千余件,奢华之处远逾皇宫。 兴庆宫的精华尽聚南苑,南苑点睛尽在龙池。 从清渠引入的溪流汇入龙池,栽种着荷花、菱角、金鱼藻、狐尾藻涤荡着淡青色的水面,从西向东萦绕着龙堂、长庆轩、沉香亭、华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一泓碧水中,湖广楼色相会互印,摩挲的翠绿芬芳中秀水山色,刻意截取的光影映照得犹如仙境。 董氏搬入时,兴庆宫北的宫殿还未彻底完工,华萼相辉楼便成了她的居所,然后一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