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十三章 弘光朝巨案 (第1/2页)
无奈的将手中公文放下,心中也是一片黯然,南京朝廷真是混乱,这些人除了争权夺利还会什么?新年了,可连个年都没心情过了。为啥?因为南京方面呗,你不作为也就罢了,还不断的内讧,有什么前途可言? 因为接济山东方面的义军,朱慈煃在进行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报系统安插到山东、山西、京畿地区,虽然只有雏形,可也能侦查到满清方面现在在京畿与山东的兵力薄弱。 此时清廷已经建都北京,顺治小皇帝已经登基。这根本就是气吞天下的表现,可笑南京那帮人还当人家是胡虏,不成气候的胡虏,还在盘算‘借虏平寇’,指望满清人和李自成拼个两败俱伤而后退到关外。这些人让朱慈煃很无奈,做梦都比这想法强。 他对马士英报以希望,可也明白,马士英做不出出格的事情来,弘光皇帝那边不点头,是不可能举兵北伐的。即便你马士英权倾朝野,可你还是臣子,还得听皇帝的。而弘光皇帝在忙什么?修缮皇宫、大肆选秀女、联合相互看不顺眼的复社中人限制马士英的权柄。 有这么个皇帝谁又有办法?遍惯形势,福王登基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换个人怕是连他都不如。江南已经是大明最后的根基了,实在是乱不得啊。现在莫说弘光皇帝没有北伐的心思,就是有马士英也不会离开南京,他不在的话,谁还能震得住复社那班野心勃勃的家伙。这些书生,一说起话来,好像个个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高洁之人,可只会吹牛和争权夺利,事实什么也干不了。 多好的机会啊,现在满清大军的主力在多铎、阿济格的带领下,在山西和陕西一代和李自成军大战。河北、山东、京畿地区非常之空虚,此时出兵,又是一个将满清人赶回关外的好机会。 朱慈煃知道现在让朝廷出兵有难度,现在藩镇割据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各地总兵都把军队当成自己的口袋,捂的紧紧的。马士英手上兵力虽然不少,可却不能轻易动用,现在南京方面的军队简直就是为防备藩镇叛乱而存在的。天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南京方面已经失去了他们最后的机会了。 也罢,打烂了就打烂了,要是现在大明如日中天又岂有自己的出头之日?野心已经在朱慈煃心中萌发,现在的他,一心就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实力。他的弊端就是明着来,干什么都要遮遮掩掩的,南京的那位弘光皇帝,放着满清人无视,对内的目光可盯得紧呢。 南京的消息善乏可陈,还在为三件‘惊天大案’闹腾。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这东西看的朱慈煃是哭笑不得,这都什么东西嘛。 大悲案,是一个法号大悲的和尚,在南京附近称自己曾经是大明藩王,从兵乱中逃出才做了和尚。对于宗室,弘光就是做样子也要善待不是,马上派人将这个和尚接到南京问讯。结果金銮殿之上,这和尚是信口开河,开始说崇祯帝时候封他为齐王,封地青州,他没有接受,又改封吴王,封地苏州。 对于这些说辞,金銮殿上的君臣都是嗤之以鼻,这不是胡扯嘛。崇祯先帝对宗室人员很好这不假,可这全天下藩王无数,能有两个封地的除了福州那位吉王爷外还没听说过第二个。对于这个和尚的话,弘光皇帝也发出了质疑。可刚等弘光皇帝质疑完,这和尚却开口高呼‘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敬服,该与之大统正位。福王严苛好色,不配登帝。’这话一出,弘光皇帝脸色就变了,朝廷之上也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运转,判了这大悲和尚是骗子,九卿会审之后处斩。 假太子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家人偶然发现一少年自称是崇祯帝太子,家人无法分出真伪,送到了高梦箕这里,高梦箕没见过皇太子,也是难辨真伪,可他知道,万一这孩子是真太子,那已经登上皇位的弘光皇帝断然不会罢休。出于对崇祯的忠诚,高梦箕急忙将少年送到苏州,先隐藏起来在辨别真假。 可想不到的是,这少年到了苏杭一带,却是招摇过市,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皇太子一样。到处宣称当今弘光皇帝得位不正,抢夺了自己的皇位,是无德之行为。这一下搞的满城风雨,高梦箕想瞒也瞒不住了,只有上报。对于这个事情,弘光皇帝说的倒是很正气:“既有稚子言为先帝东宫,若真为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 结果皇帝派人大张旗鼓的派人将这位‘太子’接来南京,大学士王铎却指斥这是假太子,大学士王铎任东宫教习三年,那自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