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春秋_第二章 针锋相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针锋相对 (第3/4页)

弟连装一下都不会啊。

    郭怀既已如此楚名棠只好干笑道:“郭大人以后你我同殿为臣还请多多照应。”

    郭怀却默然不语。

    楚名棠都不知怎么开口了心中骂道:难怪朝中之人都叫你郭石头你总要给我个台阶下吧。

    忽听一个太监尖着嗓子叫道:“皇上驾到。”

    众人纷纷入列方令信和楚名棠各自站在百官左右拜道:“臣等恭迎皇上。”

    赵明帝坐到龙椅上道:“众卿家平身。”

    百官起身楚名棠偷偷看了赵明帝一眼只见他满脸病容精神不振身体恐怕真的不容乐观。

    赵明帝两眼一扫见楚名棠站在百官右两人眼神一碰均若无其事地闪开。

    楚名棠心中清楚皇上早就知道他已到了京城。楚名棠一行数千人进了京城若没人报知皇上那才是咄咄怪事。

    赵明帝身后的太监叫道:“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吏部尚书汤受望出列拜道:“启奏皇上新任太尉楚名棠楚大人已至京城今日前来叩见皇上。”

    楚名棠出列长揖:“臣楚名棠叩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明帝挥手道:“平身吧。”

    “谢皇上。”

    赵明帝盯着楚名棠良久方微微笑道:“楚卿从平原郡一路赶来也辛苦了在京城安置下来了吗朕怎么没见礼部的奏折?”

    按赵国惯例地方官赴京任职若在京城原本无住处的可向礼部申报由礼部奏请皇上后再行安排。楚名棠赴京由于直接住到了楚府并未向礼部申报况且他已是楚氏宗主可以说是楚府的主人了自然不需朝廷另行安排住处了。

    楚名棠知道皇上此问别有深意道:“多谢皇上关心只是臣大伯年老体弱知名棠来京便邀名棠住到逍遥侯府故未向礼部申报。”

    赵明帝道:“哦是这样啊。只是楚卿久住逍遥府恐怕不大方便吧要不要朕让礼部为楚卿另寻一住处?”

    楚名棠有些犹豫知道如果拒绝的话等于和皇上彻底决裂了。可想想自己还能退吗只好低头说道:“皇上不必为臣费心了臣在逍遥侯府住得很好。”

    赵明帝大怒。昨天得知楚名棠进京后便住到了楚府他对楚名棠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告破灭在书房破口大骂把方令信和郭怀吓得噤若寒蝉。今日见了楚名棠他出言试探不想仍为楚名棠拒绝。

    赵明帝抚着胸口强抑怒气道:“那朕倒省心了退下吧。”

    楚名棠退回原位心中也有几分愧疚之情。毕竟如果不是皇上当年大力提拔他也不会当上平原郡太守这一职也就不可能入主楚府;但赵明帝让他对付楚氏一族他是绝对不愿意的这样一来他将被天下楚氏族人所不齿。赵明帝出生帝王之家根本不明白世家子弟对家族的感情对所有楚先行的后人来说上京楚府是他们的根楚名棠绝不想做随波漂荡的无根浮萍。

    赵明帝喘了几下道:“还有什么要上奏吗?”

    方令信出列道:“启奏皇上京城附近几位知县来报近来京城附近不甚太平盗贼四起恳请皇上派兵相助。”

    赵明帝道:“这些小事也来烦朕禁军统领赵无尚命你派兵到京城各县协助剿匪。”

    一个身着武将服的官员出列道:“启奏皇上京城禁军平日可动用兵力不过二万人且部分还需作为机动若还调兵到各县剿匪恐怕力所不及。”

    方令信道:“可京城附近治安也不容忽视赵统领还是勉为其难想法派些人去吧。”

    郭怀突然看了楚名棠一眼出列道:“皇上近年来京城及附近各县人日益增多仅凭五万禁军维护治安实在是捉襟见肘臣恳请皇上另行抽调一万大军到京城外驻扎现有五万禁军护卫皇宫和京城新调一万人可命名为城防军负责京城附近地区的治安。”

    赵明帝点点头道:“郭卿言之有理。”

    汤受望出列道:“郭大人那这城防军领军授何官职又为几品?”

    方令信道:“赵统领为二品将军那城防军领军就为三品吧受赵统领管辖。”

    楚名棠见皇上和这几人一弹一唱显然是事前商议好的仔细一想顿时浑身冷汗。

    楚名棠看了看几个楚氏一族的官员也面露焦急之色向他暗中示意楚名棠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难道上任第一天就要和皇上针锋相对吗?

    可这城防军一旦建起来就如同一把利剑高悬在楚氏一族的头顶上。楚名棠年轻时也在京中多年知道禁卫军原本是从各大军营中挑选而来的最勇猛之士可是经过数百年已大不如前如今的禁卫军军官大都由世家子弟组成在楚名棠看来其战斗力还远不如南线大营而且禁卫军中楚氏族人也有不少。但再建一支城防军就难说了极有可能调一支精锐部队过来那楚家可就受制于人了。

    楚名棠突然上前一步道:“皇上臣有事启奏。”

    赵明帝看了看他没好气地道:“楚卿请讲。”

    楚名棠从袖中拿出一奏折道:“臣在南线大营时倚我大赵鸿运、托皇上之福击溃南齐水师十万官兵俘敌六万余人。南齐朝廷慑皇上天威派使臣前来议和已赔偿我朝黄金万两、珍宝古玩无数并献给皇上南齐歌妓一百名。微臣已将此全部带至京城并一一登记清楚请皇上过目。”

    一旁的太监将奏折从楚名棠手中接了过去呈于龙案之上。赵明帝看了看不禁露出一丝笑容。赵明帝自登基以来从未动过兵戈之事此战取得如此大胜可以说是大壮国威。

    堂下众臣也纷纷向皇上道贺只有方令信隐隐觉得楚名棠此举肯定别有用意。

    赵明帝笑道:“南线大营此战取得如此大捷楚卿功不可没朕赏你黄金两千两南齐歌妓二十人。”

    楚名棠躬身道:“谢皇上。臣还有一事启奏。”

    “说吧。”

    “南线大线代统领王明远托臣启奏皇上如今南齐水师丧失殆尽江边防务如同虚设是否可以乘胜追击。臣敢为王明远担保若南线大营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即使不能灭掉南齐也可逼迫南齐向我大赵称臣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请皇上谕示。”

    赵明帝有些犹豫南线大营战功已经如此显赫再打下去自己都不知怎么封赏了难道还要把楚名棠的内弟王明远再调到朝中来那楚王两家势力岂不又大增?

    方令信出列道:“楚大人此言差矣我朝既已收下南齐所赔财物又岂能失信于南齐再度举兵南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