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_第十六章 疑踪再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疑踪再现 (第2/2页)

了衙门的人员逐渐增加,费用也必须要增加,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前那点俸禄就只够塞牙缝,没办法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官员手里有权那就只能靠权利挣银子了,这也就是淋尖踢斛和火耗的由来。所以说明朝中后期的官员是无官不贪,历史上那些素有廉名的官员只是拿自己该拿的那一份,多了我也不要。而那肖华和吴仁建就是借着这种官场的陋规大肆敛财,虽说有一部分是分摊到衙门的日常运行当中,可有很大一部分都进了自己的口袋,不过查起来还真有点投鼠忌器,毕竟大家都有份,谁也跑不掉。

    “大人所虑甚是,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那姚波刚进县衙没多久,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查到如此隐秘的东西,必是有人借那书办的手递给姚波,而姚波为报大人知遇之恩,必会把这东西传给大人,就是想大人用此物整倒吴仁建,然后振臂一呼把大人赶出蒙城县。”吴为分析道。

    “这人还真够狠啊,不光想整倒吴仁建,还想把咱们踢出蒙城县。”李奕冷声说道。

    “不错,这人好算计,想让我们跟吴仁建翁蚌相争他做那得利的渔夫。”吴为附和道。

    “他想当渔夫,咱们偏不让他如意。”李奕说道。

    “大人的意思是就这么算了?”吴为试着问道。

    “这么好一件东西不用太可惜了,不过用之前我得知道到底是谁想当这渔夫,咱们先按兵不动,你再吩咐罗明叫他盯死了那书办,看他跟谁有接触,查清楚这人到底是谁,至于这账本暂且留下,咱们细细研究,看能不能尽量缩小打击面。”李奕沉声道。

    “好,我这就去办。”吴为领命而去。

    李奕一个人在书房仔细研究起两本账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综合管理人才,为迎接审计部门的调查,特意学过一点财务知识。既然已经确定这账本有问题,那李奕就得运用现代的财务知识,把肖华和吴仁建贪污的钱粮查清楚,只要弄清楚这银子的走向,不愁找不出他们的把柄。

    明代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也就是俗称的流水账,只单纯的记录银钱的收支情况,但已购入的材料物资的耗用,因为不涉及钱款支出,是不会记在账上的。这就无法反应实际的财务情况,做假账的人只要做到收支平衡,外人是很难查出里面的问题所在。而另外一本账本记录的则是朝廷应收取的税银和实际收取的税银,而没有记录银钱的具体流向,看来这人也不清楚这银子具体花在哪里,看这状况似乎是个死局,不过李奕有办法破这个死局。

    前世的李奕在为期一个月的财务培训班里,除了喝酒打麻将之外还学到了一项现代财务的基本知识,那就是复式记账法,按照复式记账法原则有收必有付,收付必相等,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资产、负债和权益等经济要素的相应变动,但无论如何变动,都逃不过有收必有付,收付必相等这八个字,这样一来钱粮的来龙去脉都将一清二楚,有了具体的账目明细,不愁抓不住那吴仁建的把柄。

    当下李奕仔细回忆那一个月的学习成果,拿起纸笔准备梳理蒙城县的账目,不过这个复式记账方法太过繁琐,而李奕当年本来就学艺不精,再加上已经多年未用,为弄清楚这个账目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在此期间罗明跟踪那个书办终于有了眉目。

    李奕先清理蒙城县的进项,蒙城县一年应该缴纳的赋税超过一万两,这其中除了一条鞭法规定的钱粮之外,朝廷又规定百姓必须缴纳辽饷和剿饷,这样一来一条鞭法名存实亡,百姓不得不在原来赋税的基础上继续交税,当代很多大儒反对一条鞭法也就是这个原因,赋税层层叠加,百姓苦不堪言,可作为行政管理的知县来说,征税是一项很重要的业绩考核标准,再加上交的越多截留的也就越多,地方官在交税这方面是很尽力的。吴仁建为什么能在蒙城县一手遮天,跟他每年积极上缴赋税有很大关系。

    李奕清理支出时发现,不得不说这肖华和吴仁建很会做人,好处并不一个人独享,借着给大家谋福利的幌子大肆的贪污,李奕虽然知道此处有猫腻但不得不放弃查下去。不过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复式记账法李奕用的是越发的熟练,就在查账进行到第七天的时候,李奕找到了一条可以让吴仁建垮台的记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