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及锋而试 (第2/3页)
们脸?! “放肆!我问韩王,何曾问你?!”姚贾转头看韩王,攻心还需向正主:“韩人秦人都是天下人,韩王您不过失去王族身份,韩人就可得永久太平!您只要放低高贵的头颅就可以免去一场浩劫!您爱的人不会死,您的子民不会亡!” “你放肆!”张良真是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人:“秦王为何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将秦国奉给天下?!” 道理无法再讲,姚贾换了一副面孔,大笑三声。 “好极!好极!好极!” 你们以为我是来劝降的吗? 姚贾说:想要韩国投降的是秦国,而不是我,我的心愿是秦国把韩国屠得片甲不留。 至于为什么?还要从韩非说起。 六年前,李斯出使韩国,要下师兄部分著述,回国献给秦王。 秦王见书倾倒,说下一句痴心话:“能得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后来秦王为了得到这位梦中人,三番两次下书征召,然而韩非死活不给面子。 三年前秦王实在按捺不住内心渴望,大军压境问韩王要人。 韩王安只好交人,可怜秦王得到韩非的人,却没得到韩非的心。 他对韩非的所有礼遇,只换来韩非一柄暗剑,暗剑中伤的对象是为秦王扼杀四国合纵的外使。 谣言是:姚贾损公肥私,耗费百万财货其实是为掏空秦国国库。 韩非当然是想拔掉秦王的老虎牙,能拔一颗是一颗,只可惜他这个治学的天才却是政治的傻子。 他将权谋之道写到极致,他将帝王之术论得透彻,自己半点都不会用,反倒便宜了李斯和秦王。 姚贾自证清白加上李斯借风一言,秦王就决定杀了韩非,我得不到的人也不能让别人得到。 “如韩非所言,我姚贾是‘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不折不扣的卑劣小人,他为保全韩国射向我的冷箭,今日,正好还给你们。” 姚贾准备告辞,表示会为韩国“美”言,争取不让韩安被鞭尸抽筋。 激将之意很明显,成败的关键在韩安,姚贾转身的刹那韩安的手都在颤。 然而,姚贾演得太逼真把自己人也骗了,副使一个反手就把“卖国”的正使撂翻在地。 符节指在姚贾喉头,话说给韩安:“降,他死,你活。” 韩安冷汗涔涔:肯定不能让姚贾这个小人得逞,那就……降? “副使,能保全城百姓无恙?” “若我半句虚言,不得好死。” 张良慨然一跪:“城中十万男儿都可为韩国一战,王上万不可自弃!焉知新郑不是即墨?!即墨孤城死守六年,齐国最终得以复国,韩国不一定会亡!王上!” 是啊,是生是死还不一定,此时降就没了退路,万一能打赢呢…… 韩安太过优柔寡断,本是决策人却左右为难,有这样的君王是臣子的悲哀。 与良同窗数年,忌从未赢过策略,却也从未输过武艺,无论是刀术剑术还是行速。 陛前侍卫的刀无端出鞘,待所有人反应过来,秦国副使已经站到韩王身前。 他拱手向韩安奉上从侍卫腰间夺下的一柄刀,恭敬的外表下是一个危险的暗示。 群臣惊愕,张良怒极:“邦交大事,岂能儿戏?!” 昔有曹沫持匕首劫齐桓公,近有蔺相如血溅五步迫秦昭王,儿戏又如何? 四目对视,韩安从未见过如此深冷的眼神,若荒山之木如古井之波,无言之中极尽威慑。 无论韩国命运如何,韩安都已走投无路,兵临城下与武夫加威终于将韩安彻底击溃。 “安死不足惜,岂能连累全城百姓?若定要有人受辱,安为韩王,愿一人承受。” “王上……” 阶下一片哀嚎,各人心怀不一。 有人高喊王上不可,纵然灭国也要轰轰烈烈热血流尽。 有人高喊我王仁心,大恩大德满城臣民定当没齿难忘。 棠棣公主本在殿外,铁甲戎装要与秦人血战,一个“降”字入耳便提剑闯殿。 “父王,要降?” “棣儿,父王对不住你。” 棠棣满脸泪水:“父王没有对不起女儿,父王应该自问,是否对得起韩氏列祖列宗。” 韩安哽咽:“安无能,上愧对于祖先,下无颜于臣民。可我一人荣辱,与数十万百姓性命相比,何足挂齿?父亲,不能用他们的血来保全韩国王室尊严。” “这是安忝位韩王,能为诸位做的最后一件事。” 无人能知韩安此刻心情,究是懦弱还是仁慈? 姚贾的话占去六层分量,韩人与秦人的区别只在换一个君王,于百姓而言,活着就是最好。 一家之主尚不能无故舍身家,一国之主却甘心拱手让社稷,有君如此,又好似是臣民的幸运。 在棠棣朦胧的泪眼里,在君臣或悲或愤的注视中,韩安走下王位,一步一步迈向深渊。 “韩王出降,韩民无伤!韩王出降,韩民无伤!韩王出降,韩民无伤……” 万人齐呼传过长街宫道,撞进亡国之君心头,他仰天饮泪长声悲戚。 “秦使,出降以后,若韩国臣民再遭屠戮,韩人荒尸厉鬼也不会放过秦国。” “若有虚言,碎尸万段。” 韩王安素车白马出城,奉上王玺,国门大开,国丧。 秦人入城,麻木的韩民站在道旁麻木地看着,庆幸着虎狼之军这一次不是恶魔。 秦军履行诺言,秋毫无犯。 无论平民还是贵族都得以保全,唯有王族不可能全身而退。 “从此韩国子民即为我大秦子民,秦王自会恩恤,腾也会善待。韩国宗室,腾无权处置,还请韩王携妻子入咸阳,由我王裁夺。” 主将要主持政权交接事宜,押送的任务,落到副将身上。 至于正使姚贾,今日一战并没有展示他本领的十分之一,若非副使忽然搅局,好戏还有很长。 “我记韩非的仇,也会记你的仇,后会有期!” 外使笑着撂下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