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_第396章 中华帝国的电力革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6章 中华帝国的电力革命 (第1/3页)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396章中华帝国的电力革命

    ------------

    第396章中华帝国的电力革命

    今天有点事情耽搁了,欠一章明天双倍补上

    失立山一战后,日本九州外围的据点业已拔出。中华帝国控制了对马岛和福江群岛,对日本本土的登陆作战也即将展开。

    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和国会都对于这次福江群岛战役并不是太满意,因此责令负责此次行动的第一特hún舰队司令官杨用霖返回北京向国会做出解释。

    11月30日,杨用霖向总参谋部提jiāo了题为的报告,陈述了一系列经验:对于坚固设防的岛屿,光凭几小时的海空火力准备是远远不够的。应先夺取附近小岛,配置地面火炮,进行炮火支援。对于有暗礁障碍的岛屿,必须准备足够数量的登陆船或吃水较浅的登陆艇。在登陆部队抢滩上陆的时候,海军必须实施抵近shè击,以进行有效的火力掩护。为保障作战指挥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建造专用的登陆指挥舰等。

    此后,中华帝**方在琉球群岛的宫古岛,完全按照通山的情况,修建了完备的防御工事,然后组织军舰进行shè击,终于发现要摧毁这样坚固的工事,只有慢速jīng确shè击,并发shè大口径延时引信炮弹才能奏效。

    由于中华帝**在失立山之战中的巨大伤亡,通过这场战斗,中华帝**队获取了大量经验,对于以后的登陆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正如杨用霖在国会解释时所说,即使不在失立山取得上述经验,也不免要用同样的甚至更大的代价,在其他地方去获取。因此,失立山战斗被中华帝国海军战史学家李继文少将形象地誉为“胜利的摇篮”。

    中华帝**计划在福江群岛登陆的第三个环岛是宇久岛,该岛位于福江群岛东南约40公里。

    中华帝**计划先以“电鱼”号等潜艇搭载海军陆战队一个分队,对该岛实施侦察,等占领小值贺岛和对马岛之后,再组织兵力进行登陆。

    11月18日,“电鱼”号潜艇到达失立山岛海域,报告该地区天气、海làng以及近日中华帝**火力准备的效果和日军的动态。

    11月20日午夜,到达宇久岛以南西海海域,“电鱼”号潜艇放下橡皮艇,运送68名陆战队员和10名工兵,携带轻武器和15天的补给品上岛侦察。

    11月21日,陆战队员发现日军兵力薄弱,立即召唤驱猎舰队的炮火支援,并发起攻击。日军拼死抵抗,但兵力太少,不过25人,三个小时的战斗后,全部被歼。

    11月26日,中华帝国陆战2师206团第3营被送上宇久岛,开始担负守备任务。

    第二天,工程兵部队上岛,随即修建码头和机场,以便尽快为下一步进攻日本九州建立航空兵前进基地。

    北京,帝国大厦的上空龙旗飘扬。

    还没有打败日本,国会议员们却已经开始商讨向该向日本索取多少赔款和割地了,甚至不少部mén已经开始就如分配未来的战利品而相互喷口水了,甚至公然在会议上打架。

    对于国会议员们的这种行径和心态,帝国皇帝王辰浩虽然感到不满,但是想到这是民主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任何民主国家在达到高度文明的程度之前,都需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

    好在令王辰浩高兴的是,任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会经历一段贪污**时期,这个时间可能需要经过十几年才能纠正过来,也可能是几十年,也可能没纠正过来就灭亡了。而中华帝国从一开始就在王辰浩的严格控制下建立起了完善的监督制度,以至于中华帝国道目前为止,政fǔ机关的风气虽然还没有完全从封建社会过渡过来,但是在**问题上,帝国廉政公署、人民检察院等监督机关的存在,使得中华帝国政fǔ成为全球所有国家政fǔ机关中最为廉洁的,得到国内外社会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因此,尽管帝国皇帝王辰浩对一些帝国官员们的作风和思想存在很多的不满,但是想到他们至少还是清廉的,因此像类似在国会上公然打架,sī底下相互扯后tuǐ等行为,王辰浩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

    用王辰浩的话说,中华帝国的民主进程不可能十年八年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行。至少要等到光华元年以后出生,一直在帝国民主、文明的环境中长大的帝国国民,等到他们从政后,这个情况才能够彻底改善。

    对于中华帝国的民主改革进程,王辰浩明白那是需要时间的,短时间强求不来的。不过,对于帝国的经济建设模式,以及未来国民经济发展方向,这点王辰浩还是可以用他的皇权来强制进行的。

    当前时期,中华帝国的经济模式已经转入战争模式,但对付一个小小的日本,中华帝国还不需要消耗太多的经济资源,因此国民经济虽然转入战时生产模式,但只有1用于对日战争的消耗,30的物资用于国家战略储备,69的物资依然对欧洲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出口,赚取欧洲各国的黄金,这依然是首要和最重要的任务。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快一年了,欧洲各个jiāo战国的战争消耗是巨大的,成指数倍上升。

    早前中华帝国在王辰浩的英明领导下,从一开始就大规模收购全世界的粮食等战略物资,以至于欧洲各国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发现,他们所需要的战略物资奇缺,不得不从中华帝国huā高价钱进口。

    对于中华帝国国家级的囤积居奇和投机倒把行为,各国政fǔ可以说都是嫉妒万分,嫉妒羡慕中华帝国富有远见xìng的战略。

    欧洲大战爆发后,各国青壮都已经被征召入伍,以至于其国内的农田荒废,粮食这个战争最重要的一项物资成为急需,只能忍受被中华帝国的粮食商人们的痛宰。

    光华十三年,中华帝国的粮食继续丰收,突破1.5亿吨。粮食增长大幅度提高,除了得益于中国随着疆土的扩大带来的耕地面积增加,也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提高耕种规模和效率,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