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符箓的主要宗派 (第1/4页)
由于主角需要使用符箓,所以稍微介绍一下。可以无视的说…… 正一法 是道教传承最悠久,渊源最早的一个道法体系。她的源头即是张道陵天师在四川大邑境内建立的因入道则需要交五斗米的“五斗米道”。由于张道陵天师在创立这个宗教团体的时候多是仿效于周边的羌族、氐族等少数民族的巫术,然后掺入许多先秦的黄老思想,再添进了不少当时流行的神仙、方士道,例如后来褒贬不一的“男女合气”之法,亦又比较“自虐”的“涂炭斋”等斋仪,所以在很多时候不能得到官方的信任,于是被唾为“鬼道”又因为入道就需要交的五斗米就被当局称做“米贼”;而其禁止“yin祀”以及比较严密的教团组织例如廿四治、卅六靖,以及在当时看来比较严谨的戒律和对长生的孜孜不倦,得到了百姓的信赖。于是诸多民众投奔祖师米道,称“道民”,凡民则皆需要授符箓,以作皈依凭信,亦作为行法资格的依据。如今还保留必须授箓奏职的法事才能充高功法师,非《盟威箓》授者不得起建灵宝斋坛等规定都于此有颇多渊源。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的正一道法都是一眼看上去比较“幼稚”的,例如《正一法文经官章经》中记录的“收土公”,就是收杀土地中之精怪,经中只说了“制地君,官将一百二十人,治地里室,主收天下土公之鬼”以及还有军兵收怪、收万精鬼、利宅舍、保六畜、护蚕、主田种、护远行万里、治市买欺诈、和口舌、墓门解除、寿命度厄、治颠、五瘟、伤寒、疾疫、生产等等法。 以后的正一法与灵宝、上清等法结合、发展于是就派生出了后来主宰道坛好多世纪的神霄、清微、天心、净明四大门派。 灵宝法 是处于上清之下,正一之上的“中乘道法”,一般认为其渊源自葛玄天师,东晋以前有古灵宝法,以传授灵宝五符诸经、守一思神、专精符法、召劾鬼神等为主。及东晋末葛巢甫造构灵宝,突出斋法。经陆修静整理之后,灵宝斋法更是风行天下,并为其他各道派所取则。宋代衍生出东华派,为灵宝分支。此派进一步完善了斋法,《灵宝玉鉴》、《上清灵宝大法》、《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等斋法科范尤为周全备细。明以后正一派、全真派科范皆受其影响,特别在超度、祭炼、破幽等一类法事中,采撷灵宝斋法更多。除斋法外,灵宝法中各种禳灾、禁咒、符水治病等法也很丰富。同时,灵宝法又重经法。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卷十五云:“灵宝之用,因经而出经法,故以经中之文而为咒,因经中之字而为之符。”宋以后,雷法盛行,正一、上清等古符箓派,亦或兼习雷法,独灵宝一系坚持自己原有经法、斋法,不杂雷法。 上清法 一般说这个名词觉得上清二字十分好听但却陌生,但假若说出“茅山道法”四个字,就会引起诸多朋友的共鸣。上清派为传承最久的符箓派道教之一,其符箓与龙虎山正乙、阁皂山灵宝合称三山符箓。 法术内容广泛,召劾鬼神、祈禳驱邪、符咒治病等都是常行法术。但与正一灵宝诸派有所不同的是,更加强调存想专精,并以之作为修道行法的关键。所传《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都是以存想为主的修炼功法体系。在存思基础上,又派生出各种隐遁变化,飞奔三天的道术。该派高道大多有较高文化素养,故对于传统符咒不仅一般沿用,也注意加以理论说明。唐司马承祯《修真精义杂论·符水论》云:“夫符文者,云篆明章,神灵之书字也。点画有所象,故神气存焉;文字有所生,故服用朱焉。夫水者,元气之津,潜阳之润也。有形之类,莫不资焉。故水为气母,水洁则气清;气为形本,气和则形泰。虽身之荣卫自有内液,而腹之脏腑亦假外滋。既可以通腹胃,益津气,又可以导符灵,助祝术。”上清符咒、法水广泛应用于修真和治病、驱邪之中。 宋以后,上清派道土吸取内丹思想以充实自己道法理论,如南宋上清大洞玄都三景法师萧应叟曾用内丹思想注释《度人经》,认为达到神、气、精混合为一,返本还原,归根复命,则万神会聚化为婴儿,便称是“与道合真”,获得真“宝”,此时便能施行各种法术,《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表》云:“人得此宝于身,出入纵横,飘然自在,长春不老,与天齐休;布真炁而能化土石,土石为宝;布真炁而能起枯骨,枯骨成人;布真炁而能救万病,万病自痊;布真炁而能辟妖邪,妖邪自灭;布真炁而能动风雷,风雷自震;布真炁而能扶万物,万物自畅;布真炁而能拔幽魂,幽魂自拔。此即无量度人矣。”上清法在道法史上有过重大影响。唐至宋前期,上清派在诸道派中处于主流地位,得其法篆道阶最高,这样,道流造作、汇辑法术成专书时,常冠以上清之名。如唐道土叶法善听行符法被认为“出自汉正一天师之道法”,但其书则冠以上清之号,称《上清隐书骨髓灵文》;灵宝斋法,也被冠以“上清”之称。也有不少唐宋新出符箓道派,确实与上清派有渊源关系。如北帝派所传天蓬法中《天蓬神咒》,又称做“北帝祝法”,最早记载即在陶弘景《真诰》,北宋北极天心派为正一法分支,不仅其法称上清北极天心正法,而且在行法中以内修为本,而内修之法重在存思三光,有《无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内景玉书》专述存思之法,系源自上清法。有些道士虽所行非上清法,而亦曾受上清箓,如南宋白玉蟾,为金丹南宗五祖,而兼习雷法,但亦曾得上清箓。至于世间为人驱邪捉妖的道士,亦颇有自称为行茅山法者。 神霄法 是一个渊源自唐朝的北帝派而形成于宋朝的“雷法门派”。是一个把内丹与符箓相结合的道法,有自己的神谱和符箓。其法托于神霄玉清真王,根据考证实际创始于北宋王文卿诸人,王自称得火师汪君之传,汪君事迹疑不能明。王文卿同时略后,习神霄法的林灵素得宋徽宗赏识支持,神霄法由之大行于世。其法内容大抵承继正一、灵宝诸派,侧重禳灾、祈祷,有遣瘟、驱蝗、召雷、请雨、祈晴、止风、伐邪、召劾鬼神等。同时亦炼内丹。在道法理论及行持方法上较有特色。在道法理论上,主张“道体法用”,即以内丹有成与道合真为根基,发之于外,形成种种变化玄伎。对此,有所谓“立极”之说。认为无极之时,即所谓“溟滓大焚,寥廓无光”的状态,无极动而生太极,“一炁才动,风雷云雨皆作,禽兽山木俱生。”“天地得此一炁,千变万化,人为万物之灵,得此一炁,可以感天地,动鬼神,呼吸风云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