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高_第一百四十章 以子为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 以子为质 (第2/2页)

要为朔方军和自己考虑退路了,一旦等朝廷平定李希烈以后再做决定就晚了。”

    李怀光这才明白过来,叹气说道:“哎!本太尉虽然未公开举旗造反,但是此前已不听朝廷号令,时至今日也是骑虎难下了呀!”

    杨朝晟说道:“太尉过虑了。末将以为太尉与朝廷并未成水火之势,只要太尉能言辞卑恭地上个奏折,就说先前不奉朝廷号令,全是因粮饷接济不及时才造成军心不稳,朔方将士们因此心生不满有哗变投敌的苗头,太尉您是不得已才退到河中自筹粮饷来稳定军心,这也是怕将士投靠朱泚叛军的无奈之举。然后太尉再将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入朝中为质以表忠心,除了承诺继续效忠朝廷,还表示愿意接受陛下责罚,陛下一向宽仁,末将以为这样完全可以保太尉无忧。”

    李怀光听了,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计策可行吗?”

    “末将以为可行!”

    “好,那本太尉就和诸位将军商议一下如何cao作。”说完,李怀光对门外喊道:“传令,召阎晏、牛名骏、徐廷光、达奚小俊将军明日一早来太尉府议事。”

    第二天一早,朔方军几位重要将领都来了。

    李怀光为了显示自己有韬略,先将昨日杨朝晟对所说的天下大势当作自己的见解高谈阔论了一番,然后将自己想上奏折并以子为质取得朝廷谅解的想法说了一下,请各位将军帮忙分析一下觉得是否可行。

    几位将军都认为这是摆脱朔方军罪责的最好方式,纷纷表示赞同,只有达奚小俊一人说道:“太尉,末将以为此计虽然能令朔方军脱困,但是朝廷一旦顺势解除太尉的兵权岂不是弄巧成拙了吗?”

    李怀光一听确有这种可能,目光往杨朝晟脸上扫了一眼,高声说道:“赔本的生意本太尉绝对不干,藩镇的本钱就是得将兵权牢牢抓在手中,夺了本太尉的兵权,以后谁还将本太尉放在眼里?像昔日朱泚、李忠臣失掉兵权那样,一天到晚的在长安混吃等死吗?”

    杨朝晟说道:“太尉过虑了,以河朔四镇称王的先例来看,只要太尉肯上表称臣,末将认为朝廷必然会宽宥太尉和朔方军将士,达奚将军毕竟是胡人出身,不太了解陛下的行事作风。”

    达奚小俊一听杨朝晟提到自己的出身,十分不满地说道:“杨军使此话何意?难道因为本将军出自胡人就敢轻视我吗?”

    杨朝晟忙说道:“达奚将军误会了,本将军的意思是说达奚将军性格还像胡人一样直率,不了解朝廷以往对待藩镇的处事风格,而非诋毁达奚将军的出身,自安史之乱以来,有多少藩镇将帅倔强不法朝廷都宽宥了,远的不说,就说王武俊、李师道二人,不仅和朝廷反目,甚至都自立为王了,陛下依旧宽宥了他们。何况我朔方军将士为朝廷平定叛乱和抵御外敌立下了无数战功,如今朝廷不可能在朔方军和太尉身上不遵循旧例,不可能单单对太尉一人有所变化。”

    徐廷光也说到:“达奚将军不要太敏感了,杨军使文武全才,对当今陛下的处事风格非常了解,绝对没有看低将军的意思。”

    李怀光也说道:“达奚将军想多了,杨军使待人一向平和,对待士卒都亲如子侄,怎么可能贬损你呢?”

    牛名骏和阎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达奚小俊见大家都替杨朝晟解释,只得站在一边不说话了。

    此时李怀光接着说道:“既然大家都认为此计可行,那就等陛下銮驾回到长安后,本太尉立即上奏折请罪,让我儿李璀送入长安并留在京城为质。”

    ……..

    大梁(李希烈称帝后将汴州改为大梁)。

    大将陈仙奇派出的斥候得知李晟收复长安后露布报捷、李希倩等叛臣叛将斩首示众的消息后,陈仙奇马上入宫向楚帝李希烈上报。李希烈大吃大惊,马上意识到李希倩情况不妙,忙问道:“那果亲王(李希倩)现在如何?”

    陈仙奇悲痛地说道:“陛下,果亲王殿下被俘后,与其他几个被俘的大臣一起被当街斩首示众了。”

    李希烈一听悲从心生,眼泪马上流了下来,好半天才悲痛地说道:“好,好,他们既然杀了果亲王,朕就杀了颜真卿!陈将军,你这就拿着朕的天子剑到蔡州龙兴寺将颜真卿给朕杀了!”说完,示意太监将剑递给了陈仙奇。

    陈仙奇跪地双手接剑,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颜真卿四朝老臣,名动天下,就这么杀了他恐遭天下诟病,还请陛下三思。”

    “还有什么可三思的?李晟斩杀朕的果亲王三思了吗?”

    陈仙奇依旧不愿奉令,继续劝谏道:“陛下,果亲王与颜真卿不同,果亲王是统军将领,而颜真卿可是文臣啊!”

    “朕才不管他是文臣还是武将,朕手里只有一个颜真卿是唐廷的重臣!”

    正在此时,小太监跑来奏报:“陛下,贵妃娘娘(李希烈称帝后封窦桂娘为贵妃)求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