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强国_第二百一十一章 沈阳大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沈阳大捷 (第2/4页)

200公里的空中距离,于总攻发起的前一刻,出现在日军沈阳防御工事圈上空。

    “开始!!”

    随着沈阳战役指挥中心的电话,沈阳战区西南方向的炮群终于开始了炮击,近2000门各式大小口径的火炮,终于在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距离上,发起了梯次炮击。

    “轰轰轰轰……”

    旱天雷声,象征的是新时代的东方大炮主义。

    2000门各式火炮一起开火,场面震撼的只要抬起头,能够清楚无比的看到天空全是炮弹飞行的轨迹。

    “太壮观了!!”

    在一个最大的105mm重炮群附近,负责采访的战地新闻记者们纷纷cao起早已架好的蜀光牌照相机,记录下了这个璀璨的时刻。

    另外一群人则cao纵起更大型的专业摄像设备,每个人都穿着一件类似背心的夹克,上面隐隐地印着“蜀生影视”四个字。

    “快,捕捉好这几个镜头。”

    一名导演模样的人,挥舞着手中的电喇叭,在低沉的隆隆炮声中,大声地吼道。看着手下工作人员迅速地cao作好几种摄像机器捕捉到了这一炮击时刻,导演不由点点头,对身旁的一名工作人员说道:“这几个镜头都不错啊,我们的这部绝地反击可是集团总部点名督办的影视项目,真希望另外几个摄制组也能捕捉到大战的真实场面。”

    绝地反击是蜀生集团旗下蜀生影视的年度大作,这是一部以沈阳战役为背景,反映中**队勇敢反击日本侵略,揭露日军侵略面目,颂扬人民军铁血战斗的影片。在最大限度地防止泄密前提下,这部主要由战场实际场景制作的战争大片,将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全国上演。除了记录炮击场面,还有多种战斗场面,非常宏大。

    “装甲部队,出击!!”

    随着重装甲旅旅长彭忠怀的一声令下,**第一重型装甲旅和第二装甲旅的坦克、装甲车滚滚如潮地驶出了战车阵地。

    这场战役,同样将由装甲部队负责撕开某一段防线,然后步兵跟进,实行范围突破、范围歼灭的局面。

    日军在沈阳战场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比起在天津城下时,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构筑阵地,而且沈阳被日军占领的这几年时间内,侨民的数量很大,阵地修筑的速度要快得多。

    放眼整个沈阳城外,全是日军的连环阵地工事。一层又一层,除了常规工事、永久工事外,甚至修了许多防战车沟,装甲部队都无法直接迅速突破。

    根据既定作战计划,人民军四十余万大军将在二十多公里的日军防线上,发起全面进攻,而装甲部队将有三到四个师的后续步兵跟进,如果作战顺利,这一只主力将撕开日军防线,突入日军防御带内部。

    一支军队对另外一支数量相同,装备略差,占据防御优势的军队发起总攻,只有采取这种全面进攻 点突破的方式。各个方向上能突破最好,否则就只能依靠这个攻击力最强的点来突破整个防御工事集群。

    “叶山君,你还有多余的烟吗?”

    日军战壕里,一名了望手小心地从瞭望口看了一眼后,缩回战壕,掏出自己捡到的那个中国产打火机,问旁边正在抽烟的机枪手叶山小林。“给我5支烟,这个打火机就送给叶山君了。”

    “咳咳……”叶山小林笑的呛道了,“宫本,你这个家伙,打火机在我这,你还不是可以拿去点烟。给你吧,最后两只了。后勤运输越来越紧张了,后勤队的那些人也弄不到烟了,再过两天,有打火机也没烟点了,该死的。”

    叶山小林抬手一扔,将一支烟扔给了宫本,这种烟没有过滤嘴,是日本国内仿制中国人的外销过滤嘴香烟生产的,只是,普通货色是去掉了昂贵的过滤嘴的。

    打火机已经没有油了,宫本摇晃了半天才啪的一声打燃打火机,点燃了手中最后的一根烟,“该死的战争,早就应该结束了。帝国是无法战胜中国人的。”

    “宫本君,有些话不是我们能够说的,让军曹大人听到了,有你受的。”帝**队等级森严,也只有这些贫下出身的士兵们能走到一起,找到共同语言。

    战争,确实失败了。叶山小林虽然还能够躲在战壕里抽烟,但却知道,帝国和中国人的战争,完全看不到希望了。

    “往常这个时候,中国人的飞机应该出现了,怎么还没来。”

    宫本又探头看了看战壕前方,安静的有些吓人,一个中国人的影子,甚至是一个人的影子都看不到,天空也没有传来飞机的轰鸣声。中国人最喜欢凌晨出击,将帝**队熬夜修好的工事,一大早就炸掉。

    “中国人或许做礼拜去了。”

    叶山小林自嘲地乱讽道。

    当宫本第三次小心翼翼地将头凑到瞭望口,准备观察阵地前方的情况时,却见到前方的天空仿佛变红了。

    “叶山君,你看这朝霞真是漂亮啊。”

    叶山小林一愣,随即爬过来,凑到瞭望口一看,顿时惊得大喊道:“炮击,炮击!!”

    两个人随即连滚带爬地扑回单兵反炮洞,望着近在咫尺的头顶石壁,叶山小声地说道:“希望能够活下去,或者投降……”

    “叮铃铃……”

    沈阳,日军关东军司令松井石根的指挥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一名日军兵飞快地拿起电话,随即放下,对值早班的参谋大声报告道:“报告,中国人发起了毁灭性的炮击!”

    “叮铃铃……”

    值班参谋还没有起身去向松井石根报告,电话铃声再次响起,随即,通信兵再次报告:“报告!中国人的空军部队对我11号,15号,19号,22号炮兵阵地发起了毁灭性的空袭。”

    “报告!中国人刚刚轰炸了我军前沿指挥部!”

    当通信参谋终于走进作战室时,松井石根手中的饭团都还没有吃完。

    “报告司令官阁下,中国人以陆军炮兵,空军飞机对我发起猛烈进攻,根据初步预计,这种前所未有的进攻势头,疑似中国人的总攻开始了。”

    松井石根微微一愣,随即不动声色地两口吃完手中的饭团,镇定地说道:“按照既定防御计划,准备迎敌。命令陆军航空队全力出击,命令残留炮兵部队,做好随时开火的准备。”

    对抗性的炮击吗?帝国的火炮没有中国人的火炮射程远,炮击精度和火炮威力也被中国人的同口径火炮超过。火炮反击,只会遭到中国人的火力覆盖。

    坐回位置,旁边的关东军参谋长武藤章弯腰说道:“司令官阁下,二号和三号作战计划,是否准时实行?”

    松井石根微微闭眼,二号计划和三号计划,都是军部准备好的防御反击杀手锏,也是军部高官们进行沈阳防御作战的最后决心。

    “准备的如何了。”

    武藤章打开手中的文件夹,说道:“司令官阁下,731部队已经制出了200多发炮弹,无法达到预期作战数量。由于中国人强大的情报组织,我们的这支部队无法在东北立足,转移到朝鲜后,又因为中国特工的数次放火等破坏,进展极为缓慢。”

    松井石根眉头紧蹙,本来在计划中,这些加装了细菌弹头的化学炮弹将在经过两年的初步研究后,用于中国战场的最后一战,但不知为何,中国人却提前发现了这个苗头,一只中国人的精锐小部队在1932年初就袭击了731在哈尔滨的基地,那时候,基地刚刚建立就遭到了袭击,设备和人员近乎全毁,不得已731部队最终搬到了朝鲜境内,利用朝鲜人和少数的中国俘虏做实验。

    这个最初的细菌化学战是本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