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第二节 格萨尔王 上 (第5/5页)
偌尔曼:“那妖风早成了什么后果?大王您得说说。” 喇嘛王:“那股妖风带着魔鬼,刮到了藏区和平安宁的地方,弄得人心惶惶。晴天变得昏暗,草原变得枯黄,善良的人们变得邪恶,他们不在和睦相处,也不再相亲相爱。那时期,兵戎四起,狼烟弥漫——” 偌尔曼:“天下如此混乱,那可怎么办?” 喇嘛王:“在藏区的危机时期,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请求极乐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 偌尔曼:“那阿弥陀佛怎么着?” 喇嘛王:“阿弥陀佛将此事,委托给当时正化身为‘白玛陀称王’的莲花生具体cao办。” 偌尔曼:“那莲花生是何许人物,竟能接受cao办如此任务?” 纪蒲泰:“我插上一句。也许历史上确有其人之故,也许其传教经历被藏区僧俗视为‘即身成佛’的光辉典范,莲花生的故事广为流传,他在藏传佛教中被提及的频繁程度,远甚于阿弥陀佛、释迦牟尼和观世音。” 偌尔曼:“啊,原来他是一位伟大的圣人!那我可真愿意听一下他的故事?” 外交大臣:“我来讲一讲这位圣人。有一天,莲花生口诵佛经,头顶发出一道绿光,这道光在空中一分为二,一道射入普贤菩萨的胸口,另一道射入朗卡英秋玛圣母的胸口。” 偌尔曼:“这故事一定有听头!” 外交大臣:“好戏还在后头。接着,从普贤菩萨胸口闪出一支五爪青金刚杵,钻入天神德确昂雅的头顶;随后,从朗卡英秋玛圣母胸口闪出一朵十六瓣的红莲花,这朵莲花飘呀飘,一直飘到天女朗曼噶姆的头顶;此时‘发出一种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惊动了十方如来佛的心弦。” 偌尔曼:“那莲花生看见了什么?” 外交大臣:“十方如来佛将他们的各种事业,化作一个金刚十字架,飞入德确昂雅的头顶中,在被极乐之火熔化后,注入朗曼噶姆的胎中。顷刻间,一个金光闪耀、闻者欢喜、见者得到解脱的孩子,被八瓣莲花托着,降生在天女的怀抱中。” 偌尔曼:“那神秘而神圣的孩子是谁?” 外交大臣:“这孩子很尊贵,他就是天神之子推巴噶瓦。” 扎布:“啊,我原来怎么就不知道呀?” 喇嘛王:“兄弟,这是你还不完全了解藏区古老的历史。” 扎布:“那大王可得告诉我呀?省得我再无知地说些白话。” 喇嘛王:“我告诉你吧。为完成降妖伏魔,锄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推巴噶瓦发愿去藏区,做黑发藏人的君王。于是,莲花生又在人间给他找一对父母。” 扎布:“他的父母是谁?” 喇嘛王:“被遴选的父亲是岭国的森伦王,母亲是郭妃娜姆,简称郭姆。” 偌尔曼:“啊,那郭姆不就是格萨尔的母亲吗?刚才我们已谈到了她是何等高尚的人!” 喇嘛王:“是啊。藏民深知母亲对孩子品格的影响,远甚于父亲。因此,被选中的郭妃娜姆不是普通的女人,而是众所周知的龙女——龙王邹纳仁庆的三公主梅朵娜泽。” 偌尔曼:“那公主梅朵娜泽一定非常漂亮,才被选上?” 喇嘛王:“那是你的想象,梅朵娜泽远非你想的那么漂亮。” 偌尔曼:“那她长得什么样?” 喇嘛王:“据传,在龙宫里,梅梅朵娜泽是一个肤色绀请,身材矮小的丑姑娘。” 偌尔曼:“啊,原来她长得这个模样!” 喇嘛王:“你不要再胡想。那三公主来到人间,就想仙女下凡,变成美女了。” 偌尔曼:“那她的相貌变得怎么样?” 喇嘛王:“她呀。美丽的相貌象莲花,眼睛象蜜蜂,身子象竹子,亭亭玉立,美丽无比,光彩照耀天地。最重要的是,她给藏区生出了英雄格萨尔,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藏区。” 偌尔曼:“那消息是怎样传播的呢?” 喇嘛王:“藏区有许多说唱艺人,就是他们将格萨尔王传的故事,传遍了藏区大地,深入了千家万户,代代相传,从不间断。” 偌尔曼:“那他的出生日期是哪天?” 喇嘛王:“在藏历的虎年腊月十五这一天,郭姆在帐房中‘毫不痛苦地生出了一个三岁大小的——婴儿’。这个婴儿就是天神之子推巴噶瓦。他在人间的名字,就是藏区家喻户晓的格萨尔。这你总算明白了吧?” 偌尔曼:“那藏区的民间艺人被称作啥人?” 喇嘛王:“那些说唱艺人,在藏区被称为‘仲堪’或‘仲巴’。” 偌尔曼:“那些名称都是啥意思呀?” 喇嘛王:“名称中的‘仲’指格萨尔的故事,‘堪’或‘巴’指人,合起来,就是专指讲格萨尔故事的说唱人。” 偌尔曼:“那大王您,能不能找出一个说唱艺人,让我知道他都说唱了些什么?” 喇嘛王:“好吧。在康区有一个说唱者,叫扎巴阿旺嘉措,他一生能说唱出的格萨尔史诗的36部分部本中的25部,合六十余万行,计六百余万字。” 偌尔曼:“这可是一部堪称世界历史的巨著!若以诗行论,相当于25部荷马史诗《伊里亚特》,15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而且三倍于最长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喇嘛王:“这些我们可没计算过,亏你想得多,才使大家有所感悟。” 偌尔曼:“那大王是否能说出其中的几部?以供我们将来有机会阅读。” 喇嘛王:“可惜呀!因老人仙逝未能保存。据说,其中的《墨日器宗》分部本是孤本,而另外几个也是孤本的分部本。如《日朗器宗》和《木雅器宗》等等。” 纪蒲泰:“这些未能记录下来的孤本,造成了人类历史环节无法弥补的损失。特别是对藏区历史的研究更是遗漏了空白,这真是天大的遗憾。” 喇嘛王:“是啊,天不随人愿,后人不能读看。但天也不绝人愿,有一部古本手抄本又被发现。” 喇嘛众臣:“大王,那孤本是什么名字?在哪里发现?” 喇嘛王:“那古本是《岭格萨尔王收伏雄阿鹰尼喏魔王》,它是在德格乡间的一家里,被发现的。” 喇嘛近臣:“那或许是菩萨保佑吧!这我可记下啦。” 偌尔曼:“好吧,格萨尔的故事还未完呀,我们还得接着说吧。” 喇嘛王:“我们接着前面未说完的谈。对黑发藏人而言,尤其对岭人而言,我们在这里谈一谈我们康巴人的意见。要让我从心里说,格萨尔的一生自然是功大于过,但铁面无私的地狱阎王,并未因此而宽恕格萨尔半点。” 偌尔曼:“那地狱阎王怎样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