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五章、第一节 农业产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第一节 农业产生 (第2/3页)

祖先。”

    喇嘛王:“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所以,采集者之所以不去种地,是有道理,在那时,并非不能,而是不行,实不为也。”

    纪蒲泰:“按理说,农业确实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但却是以极大地牺牲个体生存质量为代价的。”

    偌尔曼:“更何况农业这一生产生存方式,还衍生出至今仍困扰这人类的两大痼疾。”

    喇嘛王:“那是什么样的痼疾?”

    偌尔曼:“这两大痼疾是:****与战争。以至于贾里德戴蒙德将农业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失误。’。”

    喇嘛王:“那人类不种地,哪来的食物。他怎能说是失误?”

    纪蒲泰:“人类的发展史上,除了畜牧以外,种了一会地之后,发觉日子太苦了,扔了锄头不干了的例子,虽然也有,但实在是不多。”

    偌尔曼:“我举例说:西班牙人把马匹引入美洲之后,众多农耕的印地安部落中,只有一个跨上骏马猎野牛去了,其他的布落还是继续种植玉米。”

    喇嘛王:“这里面还存在着什么问题?我还没悟出其中的意思?”

    纪蒲泰:“大王可能忘记,我们中国,《史记》上说,后稷之子,曾‘去稷不务’。”

    扎布:“那是何意?”

    纪蒲泰:“意思是说,放弃了原有的农业生活,放牧去了。”

    喇嘛王:“你一句话,倒提醒了我。可是在文王之前400年的时候,周人却又一次回来务农了。这就是说,既然不种地的人,并不是因为不会种地,种地的人日子过得又不怎么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选择种地呢?为什么还会有农业这个发明呢?”

    纪蒲泰:“目前尚无定论?”

    喇嘛王:“那说明还在争论?”

    偌尔曼:“正因为尚无定论,所以学界就格外热闹。第一个理论叫竞争宴享说,由布莱恩海登提出。他的意思是说,在原始部落里,讲究的是以德服人。首领要想在人前有面子,那就得请客吃饭。你想,在原始社会,有人傍晚捉几只松鼠或几只青蛙,那还不够部落里的人塞牙。再说,整日在外打野兽,又险又累,宰杀吃rou,人们也吃够了。于是,有人让老婆去撸点野小麦,磨成面粉,烙点葱花饼,给吃腻了荤腥的人们换换口味。”

    喇嘛王:“那这个人笼络人心,是否当上了头?”

    偌尔曼:“不错,这一换,他就当上了头,坐上了位。不过,这一上位,就导致了两个结果。”

    喇嘛众臣:“那你就说说?”

    偌尔曼:“那人当上头以后,部落的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一个人想当头领,挑战他的地位,竟愤然出海,说是再去整头鲸回来,与头竞争。可他一去就再没回来,不见踪影。打渔狩猎毕竟不可靠,而且性命的风险还很高。所以,以后肯出海和打猎的人就渐少。结果,人们要求更多的rou馅饼,以填饱肚皮,好过日子。头儿没办法,只好由摘野麦改成种麦子,猎羊变成圈养羊,以保证在选举头领时,能拿出足够的羊rou馅儿饼,笼络群众。后来,头儿就带领大家一起劳动,于是,农业和畜牧业也就诞生了。”

    喇嘛王:“这个故事,听起来倒很生动?”

    纪蒲泰:“对于这样的农业文明,又人有提出第二个理论,叫城市发生论。”

    喇嘛王:“城市内又不种地,它和农业又有何关系?提出的人是谁?”

    纪蒲泰:“那人是简雅各布斯。巧的是,雅各布斯和海登都是加拿大人,不同只在于性别。雅各布斯没受过高等教育,机缘巧合就成了城市规划的专家。她的成名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确实有过人的见识。”

    喇嘛王:“既然她没受过专业系统的训练,那她的思维就会更大胆,而且往往容易成为‘只知道一件大事的刺猬’。”

    喇嘛众臣:“大王,这个刺猬是何意?”

    喇嘛王:“那就是认准一个偏门,不管什么事儿,都往一个筐里装。那就是她的所想,才能著书成名!”

    偌尔曼:“既然她的兴趣是在城市,所以她坚决认为城市是文明之母。一切发明,包括农业和畜牧业,都源于城市。”

    喇嘛王:“那她的理由是什么?”

    纪蒲泰:“她的理由是:在石器时代,最重要的交易就是黑耀石交易。”

    喇嘛首相:“黑曜石就那么重要吗?”

    纪蒲泰:“在远古时期,因为黑曜石是所有采集,和狩猎部落都极为需要的工具原料。”

    喇嘛王:“啊,我明白了。这样一来,占据矿脉的部落,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交易中心与周边的部落形成易货贸易。这就是他们采集黑曜石的目的?”

    偌尔曼:“是的。周边的采集狩猎部落能拿来交换的东西,只有活的野味和坚硬的果实。”

    扎布:“这是为何?”

    偌尔曼:“因为只有这两样东西,才能在长途跋涉之后,不至于腐烂。”

    喇嘛王:“那她还有什么先见?”

    偌尔曼:“因为这么着,大量的活兽进入城市,城市的居民必定是先选那些不好伺候的动物宰杀,而次第留下性格温顺不挑食的,暂圈养起来。繁殖力强或有蛋奶等附加好处的动物,则被留到最后。”

    喇嘛王:“啊,她是说,这样,不知不觉地,人类就催生出了畜牧业?”

    纪蒲泰:“她的意思是,城里人先完成了对牛、羊、猪、鸡鸭的驯化,并产生了对它们的需求之后,周边的采集部落为了持续换取黑曜石,才不得不从城里带回畜仔,和《养猪快速入门》的书,在城市的强迫下,完成了社会转型。”

    喇嘛王:“这就是城市的功能?”

    偌尔曼:“农业也是一样:各种果实被城市居民随意混放在一起。春天主妇们倒腾箱子,喂鸡鸭时散落的,被老鼠或鸟儿偷食,于不自觉中完成了播种。”

    喇嘛王:“倒有这种可能!于是又有产生农业文明的发生?”

    偌尔曼:“这是因为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