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二章、第五节 秦始皇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第五节 秦始皇陵 (第4/4页)

   纪蒲泰:“大王,我肯定依着您讲下去。”

    喇嘛众臣:“好的,好的。我们也想听听稀奇?”

    纪蒲泰:“奇器,是指用珍贵材料制作的精美器物。珍怪的怪,一般是指兽类,珍怪可理解为珍稀的动物。”

    偌尔曼:“将珍稀动物埋葬于地宫中,是否有这种可能性?”

    纪蒲泰:“既然史书有记载,就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用活的珍稀动物直接埋入地宫之中,另一种可能,是用陶土或其它质料塑造的动物,代替活的动物埋入地宫。”

    偌尔曼:“若真是用这种方法,那可拯救了多少动物的生命?”

    喇嘛王:“但愿如此,阿弥陀佛,普度众生,菩萨保佑,挽救生命!”

    偌尔曼:“既然地宫中埋有那么多奇器珍兽,那为了防止有人盗墓,指令建陵者又采取了什么保护措施呢?”

    纪蒲泰:“史书记载,‘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这句话是说,为了防止有人盗墓,秦始皇令工匠在门口制作了机关暗箭,盗墓之人一接近,便会射出箭来。”

    偌尔曼:“那机弩矢是何物?”

    喇嘛王:“蒲泰刚才已说过,我再说一句也不多。机弩矢是指用机械控制弩机发射箭。”

    偌尔曼:“使盗墓者不能近前。我明白了,就这么防范。这种防范的复杂系统,可不简单!”

    喇嘛王:“还没完,地宫有复杂的防御系统,我还得说给你们听听。”

    喇嘛众臣:“我们洗耳恭听。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神秘防范的地宫?”

    喇嘛王:“《史记》中,还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这就是说,将水银置入相互作用的机械中,让其循环往复,以表现百川江河大海中的水流动。”

    纪蒲泰:“江是长江,河是黄河,海是秦始皇东巡时,曾到过的东海。”

    偌尔曼:“看样子,这无疑是一幅秦代疆域的模似图。埃及人建造的陵墓,与此相比,望尘莫及!金字塔虽高大,可防范措施怎能比秦始皇陵严密。我说的也是有依据,墓中置入大量水银,也是为了防止后人盗掘。”

    喇嘛王试探着说:“说出你的理由?众人才服。”

    偌尔曼:“因为水银易于挥发,其蒸汽有剧毒,一但有人进入墓xue盗物,水银蒸汽就会毒死盗墓者。”

    喇嘛众臣:“你说的,我们服,我们服。”

    纪蒲泰:“据说,有科学工作者,曾试着将地球化学中勘察汞量的测量技术,应用于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结果在始皇陵坟丘的中心,发现一个面积约十二万平方米范围的强汞异常区,那里土壤中的汞含量高于附近其它地方。”

    偌尔曼:“这说明,《史记》所载的始皇陵地宫中,注入大量水银的记载是可信的。”

    喇嘛王:“还有‘上具天文’的记载,不知你是否可信?”

    偌尔曼:“大王请讲,什么是‘上具天文’?”

    喇嘛王:“我讲给你听。‘上具天文’,是指在玄宫的顶部模似‘天文星宿之象’。”

    偌尔曼:“我听了也不糊涂,那就是一幅天体图!”

    外交大臣:“你当然不糊涂。一点就明,相当聪明。”

    偌尔曼:“不敢当。这表明,秦代的天文知识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纪蒲泰:“我再讲一件事情。秦都咸阳的扩建,就是按照天文星宿位置对应分布的。”

    偌尔曼:“那咸阳的城郭,是怎样的一幅天文图呢?”

    纪蒲泰:“有的学者推测,这幅天体图的形象是:正中为斗星,围绕斗星一周应有二十八宿。还有与之相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扶桑、桂树、太阳、月亮,金乌和玉兔的形象。‘下具地理’,是指模似地理概貌及秦统一中国之后的行政区划,即三十六郡的位置。”

    偌尔曼:“这真是让人难以信置!秦人设计规划的真是太周到绝妙了!”

    喇嘛王:“还有更周到的呢。”

    偌尔曼:“那大王说于我们知道。”

    喇嘛王:“好。那史书还写道:‘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偌尔曼:“那是何意?”

    喇嘛王:“那意思是说,用人鱼膏制成蜡烛,放在地宫中燃烧很长时间。”

    偌尔曼:“我明白了,这种事竟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秦人这个创意很不简单!我的理解是,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防腐措施。”

    喇嘛众臣:“难道这措施,还能高出埃及制作木乃伊的创意?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偌尔曼:“各自自有各自的道理,因为中国的葬制不同于埃及,我一时也很难分出高低。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蜡烛在燃烧时需要大量的空气。当地宫封闭后,与外界隔绝,里外不通风,地宫内的空气逐渐被蜡烛燃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窒息的空间。就起到了防腐的作用。”

    纪蒲泰:“偌尔曼已说出了蜡烛燃烧的作用,这种方法,直到近代还在使用。”

    偌尔曼:“我还有问题弄不懂。人鱼膏是什么东西呢?”

    纪蒲泰:“据文献记载,人鱼就是鲵鱼,今天俗称‘娃娃鱼’。”

    偌尔曼:“‘娃娃鱼’又是什么鱼呢?”

    纪蒲泰:“人们俗称的娃娃鱼,它发出的声音象小儿啼叫。也有学者认为人鱼是指鲸鱼。秦始皇地宫中的蜡烛,是用鲸鱼脑油制成的。他们认为,这种蜡烛的能量为每小时燃烧七点八七克,每立方米的鲸油可以燃烧五千天。”

    喇嘛首相:“那可是十几年啊!”

    纪蒲泰:“或许不会燃烧多长时间,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一但燃烧完,蜡烛就会熄灭。”

    偌尔曼:“既然中国没有制作木乃伊,我就提出这个问题,那秦始皇是穿着什么防腐衣服下葬的呢?”

    喇嘛王:“我看过一些历史文献记载,秦始皇的尸体是穿着‘金缕玉衣’下葬的。”

    偌尔曼:“那‘金缕玉衣’又是什么东西,竟然穿在秦始皇的尸体上?”

    喇嘛王:“所谓‘金缕玉衣’,就是把长方形小玉片,用金丝穿缀成如同真人大小的衣服,给死者穿上。目的是为保护尸体不使之腐烂。”

    偌尔曼:“啊。原来是这样的目的!这可不同埃及的木乃伊?”

    纪蒲泰:“从考古发现西汉时期的‘金缕玉衣’来看,它是由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组成,穿缀的玉片多达两千多片。”

    喇嘛王:“所以说,秦始皇玉衣的式样,应与西汉玉衣差不多。”

    纪蒲泰:“总之,秦始皇陵的地宫,是按照地下王国构想的。它不但规模宏大,而且埋葬品也一定极为丰富。”

    偌尔曼:“我相信,随着中国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秦始皇陵地宫的神秘面纱,将会被慢慢揭去,世人终将得以窥见庐山真面目。”

    纪蒲泰:“假如有朝一日,地宫被发掘,人们就会发现地宫是一座能够反映秦代科学技术水平,和灿烂文化艺术的文物宝库。”

    偌尔曼“那将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最为壮观的考古发现!”

    喇嘛王:“可不能那样干!秦始皇陵的地宫,一定要保护!绝不能轻易惊动他的亡灵?”

    纪蒲泰:“我们也只是猜想,并不是希望马上动工,破坏秦始皇陵。在没有十分把握的科学技术条件保存的情况下,我也是不主张发掘的。”

    喇嘛王:“那样就好。这样我们就好转移话题。”

    偌尔曼:“那大王希望再讨论什么话题呢?”

    喇嘛王:“我是对你所说的斯芬克斯,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你何不趁机解释?以了我的心意。”

    偌尔曼:“我就依大王的心意。说一下斯芬克斯的故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