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第四节 大金字塔 下 (第2/6页)
期,开始重视地面建设,用泥土搀麦杆制成的土坯垒成长方形状,墓顶为平台,自顶往下稍向外倾斜,从四面看均呈梯形,壮如埃及农村宅前的‘马斯塔巴’(石凳),古考古学家命名此种墓为‘马斯塔巴’。” 喇嘛众臣:“啊,原来是这么回是呀!” 偌尔曼:“你们能明白就好。” 喇嘛王:“由此而见,金字塔的建造,历经几个王朝。看样子,你们还得讲讲金字塔建造的历史,这其中都经历蕴含了哪些秘密?” 偌尔曼:“那我就再讲一些由盛而衰的金字塔建造的历史。刚才已讲过前朝,现在从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公元前2780年—公元前2280年)讲起,史称金字塔时代。第三王朝时,国王陵墓由土坯转为石砌结构,由‘马斯塔巴’变为金字塔,开创了埃及建立金字塔的******。” 喇嘛王:“这种陵墓可是由简单到不简单,它可是在建造陵墓中发生了突变,才留下金字塔在人们眼前。” 喇嘛首相:“我们也想听听陵墓建造的过程?” 纪蒲泰:“该王朝第一位国王宙赛,在艾比杜斯建立了一座土坯‘马斯塔巴’陵墓。然后,又在沙卡高地建成一座全部用石块切成的陵墓。这个建造过程是,先在岩石上挖一口28米深的旱井,并凿台阶通到井底。” 外交大臣:“那井底是个啥情形?” 纪蒲泰:“那井底是这样的情景。井底每边长7米,建两室作为宙赛的殡室。两室之间有门相通,门上绘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书写的国王名字和谥号。殡室本身无门外通,只能以天花板上的一个圆洞作为出口,连通上面的房间。” 喇嘛王:“那洞口是否作为人的出入?” 纪蒲泰:“不是的。洞口用一块约3吨重的石块堵住,经一条20米长的甬道通往墓外。” 喇嘛王:“这不奇怪!没有通道,怎能通往墓外?我想,还不止这一条甬道。只是我们还不知道。” 纪蒲泰:“殡室四周有4条甬道,堆放各种随葬品。地下墓室建成后,在地面上盖第一个‘马斯塔巴’(高11。48米),接着往上盖第二个(高10。95米),第三个(高10。43米),第四个(高9。92米),第五个(高9。39米),第六个(高8。89米),‘马斯塔巴’越往上,体积越小。这样,墓的外形呈6层阶梯状,总高度为61。06米,故人称为‘阶梯金字塔’。塔的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18米。” 喇嘛王:“啊,这不是金字塔的雏形吗?” 偌尔曼:“大王真是一言命中。它是最古老的石砌金字塔,但仍属过渡型,还不是名副其实的‘金字塔。” 喇嘛众臣:“经你们一讲,我们总算有些明白啦。可后续都干了些啥?” 偌尔曼:“那时的陵墓已经比较复杂。该塔竣工后,又在其周围修建了神庙,神殿和其它附属设施。庙内安放着宙赛的雕像,殿内竖有‘卡’的神像。塔东建立一所供宙赛庆祝加冕30周年纪念形式的神庙。塔南有祭祀用的宽阔庭院。最后,筑一堵高10。4米,南北长545米,东西宽277米的大墙,把全部建筑物围起来。” 喇嘛王:“那你们怎知道这座陵墓的来历?” 纪蒲泰:“关于这座金字塔,未见古代文献记录。” 喇嘛众臣:“那人们为什么知道这座陵墓的内部结构,而且有了解的那么详细?” 纪蒲泰:“事出有因。1821年,德国住埃及总领事万米努图里进入塔内,发现殡室里有木乃伊的残骸,和刻着宙赛名字的石碑。于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韦,偷盗石碑。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运回国途中,石碑沉没于地中海中。” 喇嘛王:“那是神在显灵,不让他运回国中,宁沉没于地中海中,以保石碑不受玷污,与宙赛的旷世英明。” 偌尔曼:“大王的推论算说得通。在此之后,盗墓风不绝,几年后在殡室内又发现一些木乃伊残骸,经化验,是宙赛的遗骨。1924年,埃及文物局组织挖掘,发现墓内堆放着3万多件石刻家具、器皿和什物。” 喇嘛王:“那这算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金字塔?” 偌尔曼:“这让我怎样回答,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这还不算是真正的金字塔。不过,在经历了4700多年的日晒风化,这座金字塔,犹如垂暮老人,它的躯体萎缩下瘫,皮肤松弛地搭拉下来,昔日明亮的石灰石,已发黄变酥。人们再也不能入墓参观,但6层‘马斯塔巴’依旧,雄姿不减当年。” 喇嘛王:“那是谁建造了第一座金字塔?” 纪蒲泰:“这人就是第四王朝第一位国王圣法鲁(约于公元前2680年登基),在国王陵墓建筑史上开创了新的一页。” 喇嘛王:“他的事迹是否在册?” 纪蒲泰:“据说,他先在代赫舒尔南部,建立一座金字塔,塔底成正方形,底边长188。6米,高度为101。15米,底角为54度1分13秒。” 喇嘛王:“那他所建的第一座金字塔可好?” 纪蒲泰:“这其中的奥秘只有学者们详细考察后,才知道。可奇怪的是,当塔的高度达到49。07米时,角度减至43度21分,这使它成为所有金字塔中,独一无二的‘弯曲塔’,或叫‘长菱塔’。” 喇嘛众臣:“这是为啥呀?” 喇嘛首相:“是呀,这塔为啥建成这种式样呀?” 偌尔曼:“我来回答吧。学者们经过一番考察,寻求其原委,经仔细计算,他们发现,如果按底角的度数往上盖,塔的4个斜面将十分陡峭,塔的高度将超过200米。” 外交大臣:“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偌尔曼:“据推测,大概是建到近一半高度时,建筑师发现了这个问题,经过商议,他们当机立断,往里收缩。不过,此塔还有一个特点,具有两个入口,分别通往两个墓室。” 喇嘛王:“这也是即成的事实!” 纪蒲泰:“可那时,此塔尚未竣工,圣法鲁又在代赫舒尔兴建北塔。” 外交大臣:“这个圣法鲁可真有能耐呀。可那北塔啥样子呀?” 纪蒲泰:“这个金字塔虽不算宏伟,但也工程浩大。北塔的底边长220米,稍短于胡夫金字塔,但高度只有99米,因而显得平展,缺乏高大雄伟之感。可是,此塔由地面按一个角度43度40秒直砌到顶点,形成‘金’字壮。” 偌尔曼:“因此,它被公认为埃及第一座真正的金字塔,成为后代国王们仿效沿袭的样板。” 喇嘛王:“那就是说,依我所见,此后所建的各塔,尽管其边长、高度、角度不尽相同,但外形都不离‘金’字?” 偌尔曼:“是的。金字塔还在继续建造。不过,此后,社会动荡,政权不断更迭,金字塔建造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喇嘛王:“事情虽有些蹊跷,可那其后吉萨高地的世间少有的大金字塔,到底谁造?” 偌尔曼:“圣法鲁去世后,其子胡夫在吉萨高地上,建造了一座空前绝后的大金字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