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二章、第三节 大金字塔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第三节 大金字塔 上 (第3/6页)

来没有人进入墓室。”

    偌尔曼:“那些急不可耐的石匠们,充满期待地进入金字塔,财心大发,准备大大地丰收一场金银财宝。”

    扎布:“那他们这回儿,可该找到了?”

    偌尔曼:“然而,他们或许动机各有不同,玛门总督想必也在金字塔大门开放的刹那,迫不及待地进入,以便成为第一个在金字塔内登堂入室的人吧。根据记录,玛门阻止金字塔探险队的目的,并非为增加他原本已经可观的财富,而是为了发掘远古文明中,不为人知的智慧与技术。”

    喇嘛近臣:“啊,原来他不是为财富!那这事儿,我可得记录。”

    喇嘛王:“那或许玛门另有目的,才去掘墓?”

    纪蒲泰:“他是有企图。根据古老传说,金字塔的建造者,在塔内放了很多‘坚硬而不会生锈的铁制工具与武器,可以弯曲,但不会打破的玻璃器皿,不可思议的符咒等等,奇异的神秘东西……’强烈地引起他的好奇。所以,他才带队走了进去,准备做探索金字塔内部的第一人。”

    喇嘛王:“那他如愿以偿了吗?”

    纪蒲泰:“然而现实和梦想并非完全一样,这让他们大呼上当。”

    喇嘛王:“是什么打碎了他们的梦想?”

    纪蒲泰:“那时,当玛门和他的手下进入房间时,却什么都没有发现。”

    喇嘛众臣:“那他们发财的梦想,还不玩完!”

    偌尔曼:“墓室中既没有所谓的宝物,也没有高科技的机器,超越时代的塑料材料、不会生锈的铁器,更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符咒。”

    扎布:“那还不让他们垂头丧气?”

    偌尔曼:“是的。在他们搜索的过程中,其中一间被错误命名为‘王后殿’(在从上坡道分叉出来的一条水平走廊的尾端),里面更是空无一物,那只是一间非常简陋、但充满几何趣味设计的房间而已。”

    喇嘛王:“那他们是徒劳一场,没达到目的?原先想着墓里一定富丽堂皇,财宝堆满房间,却成了幻想的泡影!”

    纪蒲泰:“那都是人们原来没进入金字塔以前的想象。更令人失望的是王殿(玛门等阿拉伯人显然通过壮丽堂皇的大甬道后,才到达此房间。)内,也没能找到任何能引起一般人兴趣的东西。”

    喇嘛王:“那房间里还有些啥?能引起考古者的兴趣?”

    纪蒲泰:“他们的行动却成了捕风捉影。房间里唯一的东西,便是一具大理石棺材,大小正好一个人身,也只因尺寸凑巧的理由,这个箱壮石盒后来便被命名为‘石棺’。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当初玛门和他的手下,走近这个未经任何修饰的石盒时,内心是何等的失望。”

    喇嘛王:“那他们就看不到石棺里有任何东西?”

    纪蒲泰:“正如大王所猜的,因为,石盒里就如同整个金字塔一般,空空如也。”

    喇嘛王:“阿弥陀佛!为什么大金字塔里,会如此空洞?又有谁能解释得清?”

    偌尔曼:“如果曾经有宝藏的话,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法消失的?在这里,我提出,古埃及学家宣称,法老驾崩后500年内,宝藏已被窃的说法可信吗?”

    喇嘛王:“蒲泰,你的看法呢?”

    纪蒲泰:“据我所知,如现今比较多的证据所显示的,其实金字塔从一被封死的那一天开始,从来就没藏有任何宝物?”

    喇嘛王:“那有什么证据,可以将人们说服?”

    纪蒲泰:“从我们开是涉及到这个话题时,我们已经知道,在玛门和他的手下进入金字塔以前,从来没有人知道,如何经上坡道到达塔的上部。而且,可以确定的是,从来没有人能够通过大理石封口的障碍,堂而皇之地进入金字塔。”

    喇嘛王:“那么说,从常理推断,只至少在玛门以前,应该不会有任何人曾经侵入金字塔内部——当然,如果曾经有人发现过其它入口,并且进入金字塔的话,又另当别论啦?”

    喇嘛众臣:“那金字塔就更加神秘啦!”

    偌尔曼:“确实呀。的确还有其它入口。”

    喇嘛王:“那说明,你们还没有将金字塔的事情说个够?”

    偌尔曼:“我们是边讲,边讨论吗。”

    扎布:“那你就说说其它入口。”

    偌尔曼:“据悉,在离堵住的通道口下方61米处,还有一条秘密通道。”

    喇嘛王:“这个秘密通道,是否有人知道?”

    偌尔曼:“大王,您问得好。这个通道深深地被埋藏在吉萨高地基盘的地下。如果玛门当时发现这条可以绕过坡道障碍的现成通道的话,可以省去不少时间还麻烦。可惜,他当时一心只想到如何破除障碍,将堵塞在坡道上的石块移走,而没有先下功夫,调查另外一条下坡道附近的地形(不但没有调查,而且还将那块地方,作为堆积从金字塔中挖出的石头的垃圾场。)。您说,这事儿,荒唐不荒唐?”

    喇嘛王:“那是神迷魂住了他们的心窍,所以,那条秘密通道,他们不可能知道。假如他们真的一开窍,那可能会很糟糕。地下文物就更难保,好在里面什么也没有,让他们两袖空空,无功而返。”

    外交大臣:“是呀,这也许是神故意给他们增添些麻烦,让他们什么都不得见。”

    纪蒲泰:“其实,在更早的时代,早已有人知道,并针对这一条下坡道做过详细调查。”

    喇嘛首相:“那是谁呀?”

    纪蒲泰:“希腊罗马地理学者史特拉保,在进入金字塔内地下大殿堂(从金字塔顶点计算,大约有183米深。)后,曾经留下详细的记录。房间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罗马人占领埃及时的涂鸦。显然当时有人进出房间相当频繁。”

    喇嘛王:“由此可见,当时进入金字塔,也并不怎么难?”

    纪蒲泰:“那也不见得。虽然说有人进入过金字塔,但是,从西南往下的道路,大约三分之二的地方,有一个秘密入口机关。因为设计过分精巧,所以,一直到19世纪都没有被人发现。也因此从来没有人通过这个机关,进入过金字塔的另外一边。”

    喇嘛王:“看样子,那些古老的建造者,也真是机关算尽,迷魂来人?”

    偌尔曼:“假如有人打开机关的入口,立刻进入一条如水井一般窄而深的通道,全长48。8米左右,几乎纵向地穿入地基,和大金子塔内部20层的石灰岩石块,一直到大甬道的起点,与主要内部走廊系统会合为止。”

    喇嘛王:“问题是,古建造者为什么会建造这样的曲径通幽的甬道?”

    偌尔曼:“这个问题是有人考虑到。虽然也有学者,曾经做过各种大胆的推测,不过,人们至今仍看不出来,为什么古埃及人,要在大金字塔内建造一条如此奇特的纵坑?可谁也说不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