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一章、第一节 发现美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第一节 发现美洲 (第2/3页)

了他,也破坏了他的计划。”

    纪蒲泰:“可机会也会来呀。”

    外交大臣:“那你说说吧?”

    纪蒲泰:“在1487年至1488年间,西班牙忙于战乱。所以,他的西航计划,没有任何进展。”

    扎布:“那他还不玩完?”

    纪蒲泰:“也不能这样断言。”

    喇嘛众臣:“那他的计划,有何进展?”

    纪蒲泰:“事情都有峰回路转。那时,在神职保护人的帮助下,哥伦布终于结交了西班牙新兴资产阶级的财政巨头,事情才有了转机。”

    喇嘛王:“那么说他时来运转,可这种转机在哪里?”

    偌尔曼:“商人都很精明。他们意识到,如果哥伦布西航印度的计划成功,将会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喇嘛王:“这又从何说起?”

    偌尔曼:“因为当时的西班牙,从陆路通向来看,由于国内战事频繁,要想获利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喇嘛王:“那么说,哥伦布西航的目的,已经有了转机?”

    偌尔曼:“正是这个意思。当时从海路来看,西班牙与葡萄牙,已经划分了势力范围。要想获利,也只能从大西洋北部拓展方向。这样,哥伦布的计划实际上成为,西班牙参与印度贸易的唯一可能性。因此,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喇嘛王:“那他的西航计划是否顺利?”

    纪蒲泰:“那时,哥伦布也托弟弟把他的计划,送到英国和法国国王那里。”

    喇嘛王:“那他的计划是否会遭碰壁?”

    纪蒲泰:“是的,并不很顺利。英国国王认为‘博学的哥伦布在建造空中楼阁’。。”

    喇嘛王:“那他还是碰了壁。往下怎么说?”

    纪蒲泰:“在法国,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法国国王的jiejie,则对他的计划很感兴趣。但是,这并不代表法国的诚意。”

    喇嘛王:“那他还能到哪里去?”

    偌尔曼:“由于不断的努力,哥伦布再次来到拉比达修道院,向院长求助。于是,在他的帮助下,哥伦布结识了帕洛斯最大的船主,和航海家马丁平松,还有帮助他的塞维利亚的富商、阿拉贡的高级官员以及卡斯蒂的高级官员们。”

    喇嘛王:“这些官员们,又会怎样呢?”

    偌尔曼:“这是一批很大的势力。这些人都支持他的行动计划。同时,再次把这个计划向女王提了出来。1491年11月底,哥伦布在圣塔菲城的格拉纳达的军事要塞,又一次受到了女王的接见。这次的委员会重新审查了他的计划,与会的有神学家、天文学家、法学家等。可是,他的计划再一次被拒绝了。”

    喇嘛王:“他们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偌尔曼:“委员会认为,哥伦布提出的要求过高。”

    喇嘛王:“怎样过高。难道他的计划和要求不好吗?”

    偌尔曼:“委员会的理由是,他们认为一个平民不能得到贵族的头衔。可是到了1492年,在1月间,西班牙最后的一块领地格拉纳达成功地收复之后。心灰意冷的哥伦布,决定离开西班牙,到法国去碰碰运气。然而正在这时,历史终于选择了哥伦布。”

    喇嘛王:“人有朝夕祸福,那是上苍看上了哥伦布!不过,又是什么让哥伦布走向了成功?”

    纪蒲泰:“那是圣塔菲协定。”

    喇嘛王:“是那圣塔菲协定,让哥伦布一定终生,去完成那历史使命。那你就说说什么是圣塔菲协定?”

    纪蒲泰:“那我就说说事情的过程。在哥伦布离开格拉纳达的时候,塞维利亚最大商号的老板,和国王夫妇亲近的财政顾问路易斯桑坦赫拜见了伊莎贝拉女王。”

    喇嘛王:“他们怎么讲?”

    纪蒲泰:“他们很精明,向女王讲,哥伦布远航探险的费用并不高,一但成功,便可以用最低的费用获取最大的利益。他们还承诺借给国王夫妇114万马拉维第(西班牙古钱币单位,375马拉维第等于1杜特金币,其中每个金币含纯金3。48克)作为此次航行经费。”

    喇嘛王:“那女王动心了吗?”

    偌尔曼:“我们可以想想,女王之所以这样,是有她的政治目的,来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就这样,伊莎贝拉女王感到了心情舒畅,安全得到了保证,政行令通。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航计划,即不是大贵族,而是在自己cao纵与资产阶级财阀的扶持下,执行这个计划,终于同意了。”

    喇嘛首相:“那哥伦布在干啥?”

    偌尔曼:“哥伦布吗,还不知道呀。那时,他在距圣塔菲城6。4公里的松木桥村,被女王派来的人追上,将他带回王宫。”

    外加大臣:“那这是否预示着哥伦布成功?”

    偌尔曼:“接下来的事儿,你们还得听。于是,双方又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再一次商讨西航计划的权利与义务问题。”

    喇嘛王:“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女王是不会放权轻易答应的。”

    偌尔曼:“正如大王您说的。在整整三个月的讨价还价后,1492年4月17日,哥伦布于伊莎贝拉女王终于签订了历史上有名的《圣塔菲协定》。”

    喇嘛王:“这个协议的签订,是否证明哥伦布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纪蒲泰:“这个协议具有历史意义,它证明了哥伦布的成功。其中重要的两条摘录,我给你们背一下吧。”

    喇嘛众臣:“念吧,我们都等不及啦?”

    外交大臣:“你能背出来,你的记性真好呀!”

    喇嘛王:“研究历史吗,有些文献是忘不了的。”

    纪蒲泰:“那两条文献摘录如下:‘海洋的领主陛下,从此赐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以‘唐’的贵族的封号,委任他为所发现的海岛和大陆的司令,在他逝世之后,这个封号和属于他的所有权力将由他的继承人继承……哥伦布被封为发现和夺得海岛和大陆的总督,为管辖每片发现土地,有权选出管理者……’。由此可见,哥伦布的权限。”

    喇嘛王:“那他在海外的大权,看上去是几乎独揽?”

    纪蒲泰:“不,我还未讲完。臣什么时候,也不能大于王权。第二条摘录如下:‘所有的交易商品,无论珍珠、宝石、黄金和白银、香料或其它货物……凡在司令管辖区内购买、交易、发现或夺取的,他都有权得到十分之一的利润……其余十分之九的则应呈献给陛下。”

    喇嘛王:“啊,还是女王伟大。”

    喇嘛众臣:“是呀。臣什么情况下,也不敢越过王权呀!”

    喇嘛首相:“你们能明白这些,就证明你们都不糊涂啦。”

    喇嘛近臣:“大王,什么时候,都是一统天下!”

    扎布:“没人敢不听大王的话?”

    外交大臣:“都不要啰嗦啦。还是听大王说吧。”

    喇嘛王:“话可不要扯远啦。还是听二位说吧。那以后哥伦布怎样啦?”

    纪蒲泰:“那就让偌尔曼说吧。”

    偌尔曼:“除此之外,哥伦布还得到了与司令职务相符的薪俸,以及处理与此相联系的刑事和民事案件的权利。”

    喇嘛王:“他肯定早就对这些权利,垂涎三尺。可他还有别的目的,实现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