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第二节 大日如来 (第4/4页)
事,您还没说?” 喇嘛王:“你慌什么。慢慢听我说。大日如来是法身如来,为密宗的最高本尊。梵名是‘摩诃毗卢遮那’。” 偌尔曼:“那它的意思是啥?” 喇嘛王:“看看,你又沉不住气啦?‘摩诃’是‘大’的意思,‘毗卢遮那’为‘日’的别名,故译为‘大日’。因此,佛陀大公无私地施予众生无限的佛光加持,就像世间的太阳一样,光芒万丈。” 偌尔曼:“大王您所讲的意思是,在日出之时,阳光遍照大地。佛陀就象那太阳,给人们带来吉祥?” 喇嘛王:“你的悟性可真高呀!光照大地,世间无论贫富、贵贱、贤愚、好人、坏人,大地万物均能得到平等普照。” 偌尔曼:“这样的佛光高照,好吗?” 喇嘛王:“或许你还不知道。然而,世间的太阳有昼夜之分,难以照见暗室,及地下等处,而且还有毁灭的一天。佛德却能遍照周遍一切。所以,佛光不生不灭,恒古长存,范围惠及十方法界,故称之为‘大日如来’。” 偌尔曼:“啊,原来如此,大日如来,照亮了我的胸怀!” 扎布:“佛光能照遍每一个地方吗!怎能照不到你心里去?” 偌尔曼:“我服气,服气!” 喇嘛王:“服气,就是佛启,它能开启你的心智,使你悟出许多道理。所以,密宗认为,大日如来本身就像一轮太阳,或者是一颗玲珑剔透的明珠。象征着我们的自性菩提,是我们的自性佛,进而可演化出种种相。” 偌尔曼:“那种种相,可是什么呀?” 喇嘛王:“这就是说,世间任何事物,都是一种佛德的显现,在每个生灵的身上,都看以看到佛性。” 偌尔曼:“这又是为什么?” 喇嘛王:“因为,佛性是人人都有的。” 偌尔曼:“那就是说,我也有佛性?” 喇嘛王:“是的,不错。你真有悟性!看样子,我没有白费功!” 偌尔曼:“要说悟性,我还不行。” 喇嘛王:“我夸你,你却说不行。那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清?” 偌尔曼:“要说么,我真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您指点迷津。” 喇嘛王:“那你还有什么要问?” 偌尔曼:“啊。大王,您听我说。关于密宗,您知道得很清楚。这个密宗,竟让我迷上了,正是为了这个,您还得给我说金刚萨埵?” 喇嘛王:“那好啊,我就说说。你所不清楚的金刚萨埵,梵名为Vairattva,又名金刚手、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持。” 偌尔曼:“金刚萨埵有这么多名称,可它究竟是啥意思?” 喇嘛王:“金刚萨埵,是大日如来的内眷属,为诸金刚的上首,居于金刚法界宫。” 偌尔曼:“那他究竟能干啥事情?请大王赐教,我愿听您的教导。” 喇嘛王:“好吧。偌尔曼,你要求什么?我会象对待我的弟子一样,诵经传道。大日如来曾亲自向他传承密乘,他又传给释迦牟尼。因此,成为传承密法的第二祖。” 偌尔曼:“这倒挺有意思的。关于这些事情,有一种哲学在里面,但他还要作什么事吗?” 喇嘛王:“你真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偌尔曼:“好漂亮的结论,这让我感激不尽!但我还有问题要问。” 喇嘛王:“你已经作得非常之好,而且学习得还这么热心。” 偌尔曼:“因为我还想知道,金刚萨埵的处世为人?” 喇嘛王:“你这个想法很好。关于这个问题,我应当跟你说清楚,免得你糊涂。金刚萨埵,是金刚有情,无限生命的延续者。是具有大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契入般若空性、体受佛法的人。” 偌尔曼:“难道这就是佛徒所说的本真?” 喇嘛王:“你既然知道的这么清楚,干吗还要问我?” 偌尔曼:“大王误会了。我只是道听途说,没别的。就跟您说的一样,我只是好畅想,并没有大彻大悟。” 喇嘛王:“我只是在考考你,没别的意思。” 纪蒲泰:“我一向还认为他的判断力,还比较强呢?谁知,他竟是胡思乱想。” 扎布:“我的祖!他可不能想到哪儿,就是哪儿。” 喇嘛王:“一个人感觉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本意,并没罪。我不会因这发脾气。” 扎布:“那么,他是名正言顺,大王不生他的气?” 喇嘛王:“哪里,哪里。都是我的孩子。” 扎布:“我的天!他有理。我更不会怪罪于他。” 喇嘛王:“但是,老哥,对于一个人的天性,我们可不能压抑,对于这事情,首先要加以原谅,任他畅想,那总归是好事。” 偌尔曼:“这事儿,我仔细考虑过,应该先学习,然后再提问题。” 喇嘛王:“这事儿,我能原谅。难到因为某种问题,你们就看以断送一切吗?你说吧。” 偌尔曼:“既然大王放开啦,那我就问啦。那金刚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喇嘛王:“世间,凡是能够透彻掌握佛陀精神的人,即可称为金刚埵。所以,金刚埵不是以右手持五股杵,左手拿五股铃的为外相表征而已。” 偌尔曼:“大王所宣讲的佛法,我似乎明白啦。” 喇嘛王:“那你就说出来呀?” 偌尔曼:“我理解的意思是,凡是能够确实掌握佛陀精神,并将之无限延续的人,就是金刚萨埵。” 喇嘛王:“这话说得多好啊!你真是聪明绝顶,一点就通。” 偌尔曼:“大王传学诵经,我可并不精明,学习就像碰钉,一点也不通。大王如日中天,而我呢,我倒象个傻瓜,可经不起大王夸。” 喇嘛王:“你就别谦虚啦。” 偌尔曼:“大王的话,如雷灌顶,令我感动。可学习佛经,我真的不中。” 喇嘛王:“那你以后慢慢用功,不就成功了吗?” 偌尔曼:“大王如此爱戴,我什么都明白了。今后,只要大王讲习新的……我保证听个一字不漏,永记心里。” 喇嘛王:“那好。我收下你这个徒弟。” 扎布:“即然大王发话。偌尔曼,你还不赶快跪下?” 偌尔曼:“我愿跪下。愿大王收下我吧。” 说话间。纪蒲泰也随着跪下,二人双双拜师。 顿时,庭堂的气氛肃穆起来。 喇嘛王:“好啦。你们二人算我名誉上的徒弟。我算收下啦。但是,你们都是知识分子,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在此,我也就不剃度你们了。今后,你们只要把佛陀精神,牢记心里,我就满意……” 二人同时说:“我们当然牢记,决不辜负大王一片心意!” 木里王忙上前,亲自将二人搀起。 见此情景,众喇嘛立即对木里王顶礼膜拜,也表示对他们二人,深深的敬意。他们异口同声:“大王圣明。这多么象西天取经,收下二位高徒,是他们的福。” 喇嘛王双手合起,口中念念有词:“佛光高照。善哉,善哉。我心中愉快!” 扎布:“大王多么和蔼。这是对他们的大爱。他们会永远如此,学习毫不松懈。因为,总有这么一天,他们过去追求的目标,已经满足……” 事已至此,木里王另起话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