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第五节 数字发明 (第1/3页)
喇嘛王:“因为那《波密密宗》就记载着这事情。所谓的阿拉伯数字,1,2,3,4,5,6,7,8,9数字早在密宗中,就有应用。而这些数字正是来自中原的图,这个图就是著名的洛书,那个奇妙的图案里,是由1,2,3,4,5,6,7,8,9这九个数字组成的。而且那古老的九个数字的字形,极象今天世界流行的阿拉伯数字,只是后来这些数字由印度或阿拉伯人有所改动定型。” 偌尔曼:“如果事情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将引起世界轰动,可是世界又一最大的发明。” 喇嘛王:“因为世人有所不知,才湮没了这项推进人类进步的发明。” 偌尔曼:“可,大王有怎样说明这件事情,让世人知道这项曾有过的数字发明?” 喇嘛王:“我只能这样说明。那高僧给我讲的就是这件事情。因藏地古老封闭,只有密宗在贵族上层流行,贫民百姓无从得知,更不知道这宗事情。后来,由于战乱,就渐渐失传,所以,就没有流传到今天,现代人就根本没有机会见到那古老的数字。” 偌尔曼:“那大王是不是亲眼所见?” 喇嘛王:“我并未看到那使者带回的河图洛书的原件。不过,那高僧曾看过《波密密宗》的原件,而且,他还给我照密宗所描述的河图洛书,给我亲自做了一遍演示,画出了河图洛书,这才让我真正信服。” 扎布:“啊。大王看过无字天书,可见,天降大任于您,让您带领木里人走向幸福。” 众喇嘛都瞠目结舌地呆在那里,没人敢接上一句。只有偌尔曼也在发出感叹。 偌尔曼:“我的上帝。这数字的源头竟在这里,木里,木里,你实在神秘,竟然有这样神秘的秘事,让我长了见识。可,那‘阿拉伯’数字是怎样流传出去?0符号的发明地,又在哪里?” 喇嘛王:“那洛书的九宫格里写着九个‘阿拉伯数字’,当然,那并不是现在阿拉伯数字的模样,只是有些近似。可以说是‘天文数字’,那字形有些象蝌蚪纹,谷纹,或者说是文字以呈后人。我只能简略地告诉你,因藏地和印度是近邻,交往是正常的,又因佛教传入藏地,藏传佛教就与印度佛教来往交流过密,这样,就有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因此,那些神秘的数字自然而然地就由藏地流传了出去,在印度安家落户,成了印度数字。再说,密宗上也记载着0符号是有中原汉人发明的,也是由文化交往而传到藏地。这些密宗之事,我只能告诉你这些,以便让你今后在研究数字发展史时,有了依据。” 偌尔曼:“大王说到这里,我真算服了您,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又说:“我得补充一句。这种由10个符号组成,代表从0到9的数字,这些现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符号,现在我才明白是印度人发明的。但传播过程我不清楚?” 喇嘛王:“那蒲泰,你还有啥说的?” 纪蒲泰:“是啊,数字符号的发明,对一般人来说,这是个神秘莫测的事情。若从历史上考证,在阿拉伯人攻打印度时,有心人偶然发现了这套使用的系统,再经研究改良后传到中东,又传入欧洲。” 偌尔曼:“啊!是这么个传播过程。但是,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并不是象现在这样记数的,要记一个大数,得用一大堆符号相加或累积起来。直到后来有几个符号也加入了阿拉伯数字系统,这才奠定了现代数字符号的基础。蒲泰,中国的数字发明又是怎样形成?” 纪蒲泰:“你想弄懂,我只能说明。值得中国人自豪的是,从文字记载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用十进位值制来记数和进行计算了。那时在中国,使用的文字是,由象形文字或甲骨文发展成的方块字,与其它国家的拼音文字不同。甲骨文上用一、二、……十、百、千、万等字的合文来记十万以内的数,就是最好的证明。再说,数字在中国,也有它独特的发展经历。” 喇嘛王:“那你说说是怎么回事?好让在座的都明白。” 纪蒲泰:“在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发掘出原始氏族公社的遗址。那是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前的文化遗址。在半坡村发掘出的一些陶器上,绘有彩色的几何图形和动物,还刻划了各种符号。这些符号中有些可能就是,最原始的文字和数字。” 喇嘛众臣:“那些文字和数字,什么时间才真正使用?” 纪蒲泰:“我国记数的符号,经历了商代甲骨文,西周钟鼎文、春秋算筹体到现代体,这几个阶段的变化。用甲骨文和钟鼎文记数时,个位和现代相同,十位以上要在符号中加上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标记。” 偌尔曼:“中国的古老数字有意思,请说仔细?” 纪蒲泰:“到了算筹体,专门表示位值的标记取消了。” 偌尔曼:“那怎样表示位值?” 纪蒲泰:“那时的算筹体分成横排纵排两种符号,用时按‘一纵十横,……’隔位交叉使用排在十位就表是十的倍数,排在百位、千位、就表示百、千的倍数。不论多大的自然数,都只用一至九加0(开始用空位表示)这十个符号表示。” 偌尔曼:“这种古老的算筹体的发明真好!和现代比较,只是符号不同罢了。” 纪蒲泰:“先进的记数法,对于数学很重要。到了距今约三千年的殷商时代,中国已经使用十进位记数法了。当时中国人在龟甲上镌刻上文字来记事。例如:俘人十又六人。廘五十又六。五百四旬又七日。但是,这种甲骨文与现在的中国文字不同,举例:甲骨文数字对照阿拉伯数字。1-2-3-4-5-6-7-8-9-10-100-1000-10000,20-30-50-80-300-600-900-2000-4000-5000-8000-30000。举例中最大的数目是‘三万’,最小的是‘一’。一,十,百,千,万各有专名。这就比罗马数字要高明多了。到了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常常铸造大型的青铜钟和鼎,并在上面铸文字来记载或歌颂重要的事件。这种文字叫钟鼎文。钟鼎文中的数字与甲骨文类似。现在汉字中的数字,就是由甲骨文和钟鼎文演化来的。变化略大一些的是七和十。百,千,万(现在的万是简化字)则可以看出甲骨文的样式,萬字还有一个蝎子尾巴,但已经缩进去了。” 偌尔曼:“据史料证明,古巴比伦一直象后来罗马数码那样,用相加或累积法记数;埃及也遵循累积制;印度到了六世纪才开始使用十进位值制。这几个文明古国使用十进位制都比中国晚得多。” 纪蒲泰:“至于欧洲,直到十世纪才出现‘印度数码’,更比我国晚了两千多年。” 偌尔曼:“相比之下,现代‘逢十进一,按位定值’的记数法,就显得更先进和奇妙了。再说,三千多年前,中国就已使用十进位值制,这是你们中国对世界科学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 纪蒲泰:“正因为这种记数法十分简单明了,容易掌握,所以,马克思称赞它是‘最妙的发明之一’。” 喇嘛王:“中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