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五章、第五节 试译密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第五节 试译密码 (第5/7页)

死攸的问题。

    赫伯特·奥斯本·亚德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国军事情报机关的头目。他在描绘破译密码工作,可以怎样统治一个人的生活时,说:‘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要想到它,睡着以前最后想到的一件事也是它。’。这种着迷状态在破译人员中,叫作‘亚德利症状’。他可能因此而得精神分裂症,或者表面上很平静,可却使他的同伴为他的表现十分担心。一个叫席宾的俄国密码分析员,就属于这类人。他的朋友警察头子认为,席宾‘虽不能说是一个疯子,也算是个狂人……简单的密码他一看便知,但是,那些复杂的密码常常把他弄得出了神·,他非得把问题解决了才罢休。’。现代的密码术经常把一种体制用在另一种体制上虽然,密本(Code)这一词,可以当作密码来理解,一般泛指密码术的各种体制。但严格地讲,它只能指那些把明文中的词和音节,作为单位来变换的体制;而把明文中的字母作为单位来变换的体制叫作密表(Cipher)。一个密本再按密表加密,然后,又把那些变换出来的毫无意义的词组中的字母再进行移位,以迷惑敌方的破译人员。

    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密码。但这些简单的密码保密程度都很差。因为,外行的人偶尔也能‘破’译它。不过在军事和外交领域中,情报工作所带来的各种危险……切不说破译者在精神上的极度紧张状态,这种充满风险而又压力巨大的工作所受到的强烈刺激,外界人士是绝对不了解的。

    设在华盛顿郊外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是美国政府的主要的密码机构。美国的陆、海、空三军,也与密码术有关。人类从何时开始懂得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没人知道。但人类为了欺骗对手,便把语言加以伪装,接着人们又发明了密码术,随之而来的是,又会有人担负起破译密码的任务。而今,秘密通讯已遍布世界。各国领袖人物,在‘热线’上通话时,他们的声音,会用混频来保密。

    1929年,亚德利的黑屋关闭后,美国******暂时停止了偷阅别国邮件的作法。但这项工作决没停下来。甚至在该黑屋被取缔以前,它的继承者早已产生了。这就是美国通讯情报处——隶属于美国陆军通讯部队。当时,美国通讯情报处的职责是:为陆军编制密本和密表;作战时,截获和破译敌方的通讯。后来,由威廉·弗雷德里克·弗里德负责组织训练和研究此项工作。1891年他出生于俄国,从小就随家迁居美国。它的班子虽小,可他却变成了美国最伟大的密码破译专家。他的父亲叫沃尔夫·弗里德曼,能讲八国语言,在俄国一个邮局当翻译。威廉·弗雷德里克是匹兹堡中学的高材生,学习用功就读于康奈尔大学,专修遗传学。入研究院不久,他作为遗传学者,被一位纺织商人、农场主乔治·费比恩所雇用。

    原先,费比恩是想要证明莎士比亚的剧作,是由培根写出来的人之一。因此,他在自己的五百英亩的庄园里,设置了一个密码部门,拥有职员十五人,专门研究伊丽莎白时代密码式的原稿,以期从中找到‘培根创作莎剧学说’的证据。随后,弗里德曼就从遗传学的工作转到了那个密码部门。期间,弗里德曼同史密斯小姐在密码学中互相钦佩,于1917年结婚。就像大卫·卡恩所说的那样,形成了‘密码学史中最著名的夫妻当。费比恩在伊利诺斯州里弗班克的私人机构——是从事文学研究,这一条艰巨而看上去并走不通的路,看来不象是一个牵涉到某项国际谋略小组。然而,到了1917年,事情才有了转变,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里弗班克的班子已经具有足够的技术条件,为政府解决一些偶尔截获的电文。(此时,亚德利的MI8尚未设立。)

    其中有些电文很怪异,是有关战争侧面的希奇古怪的事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怀疑:一百二十五名印度人组织成一个集团,在德国的协助下,企图利用英国正忙于欧洲战争的时机起义,反抗英国的统治。电文的实质内容是:一些印度人正计划在美国购买起义用的武器。他们与德国人之间来往的电报被美国截获,并被送往里弗班克。弗里德曼那时已经是该密码部门的主管,很快就完成了破译这些印度人的密电的任务。从此,他的工作开始受到注意。英国由于消除了一起祸事,对弗里德曼感激不尽。当时恰巧英国陆军,正在考虑采用一种新装置来编密码。他们害怕这种装置万一被德国人缴获,敌人也可以利用。他们设想,敌人只有把这种装置,稍加修改后所编制的密码,甚至连他们自己也不容易破译。为了试验这种可能性,英国人把用这种方法加密的电文交给了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也没有怠慢,就与伊利塞白·弗里德曼一同研究交来的五份密电文。在收到电文的三个小时内,弗里德曼把译出的明文电报发回伦敦。第一份电报明文竟然讽刺性地是:‘这份密码是绝对不可能被破译的。’。这就宣布了这项新装置用途的末日。战后不久,弗里德曼开始在通讯部队供职。十年间,他在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这两个方面的技术越来越臻完善。他的贡献是写了一本有关这个题材的大作,书名为《密码分析原理》(EiementsofCrypta-lysis)。密码分析一词是他首创的。

    弗里德曼主持的通讯情报部门,于1930年开始工作。次年,日本开始了征服亚洲的进军。日本入侵中国,中国进行了顽强抵抗。日本不顾裁军协议,开始扩充他们的海军。他们开始sao扰美国,侵扰美国设在中国的医院和教会,并击沉一艘美国炮舰。为了掩盖他们的侵略计划,他们设计了几种特别复杂的密本和密表。其中最复杂的——仅用于绝密通讯的——是美国破译人员称之为‘紫密’的体制。

    ‘紫密’这个名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橙色’一词。为啥称‘紫密’,是因为美国军界称呼日本时习惯用的密码代号。再者因为美国人提到日本时用的密码代号是‘橙’,所以,美国人对日本人采用的难度很大的密本,就用‘红密’来作密码代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采用了更为复杂的密本,于是,美国按色谱上的次序从橙、红向前数而定名为‘紫密’。

    克拉拉通过培训学习,心里清楚,这是一种机编密码。编制这种密码所用的机械装置,日本人称之为‘九七式欧文印字机’(97-ShikiO-bunIn-ji-Ki),照英文来说,就叫做‘2597字母打字机’(AlphabeticalTypewriter2597)。她也读过日本历史,二五九七为开始使用的那年的日本纪年,即是公元一九三七年。

    恰好在那时,弗里德曼的通讯情报处,(SIS)已经成长壮大了。在海军中也另有一个‘对等的机构’,叫做‘OP-20-G’,它与SIS分担着截获日益增多的日本电讯的破译任务。但是对美国人来说,‘紫密’是一个自成系统的密码。破译这个密码共化了SIS二十个月的艰巨工作,大事不好,这种超强度的精神紧张的劳动,直搞得弗里德曼本人的精神也崩溃了。

    在日本人看来,这种‘紫密’自成体系,不但神秘又很机密,所以,日本外交部完全确信这种密码机械是不可破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